首页 理论教育 眼科手术前后的护理

眼科手术前后的护理

时间:2023-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眼手术包括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等手术。手术造成眼内与眼外相通,增加了术后感染的机会,因此护理上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内眼手术需在术前日剪去术眼睫毛,并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采取俯卧位等特殊体位。

(一)外眼手术术前护理

外眼手术包括眼睑、眼肌、泪囊、结膜、眼眶等手术。

1.术前3d术眼常规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术前1d冲洗结膜囊和泪道,避免术后感染。

2.手术当日检查病人有无炎症,如无禁忌则按外眼手术常规洗眼。

3.给病人交代术中的注意事项、手术时间等,消除紧张情绪,以很好的配合手术。

(二)外眼手术术后护理

1.告知病人手术大概情况,术后用药、换药、拆线等情况。

2.观察敷料有无渗血及绷带松紧情况,如霰粒肿手术后病人嘱其用手掌加压按压手术部位10min。保持敷料干燥、避免污染。

3.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必要时给予镇痛药或者镇静药。

4.新生物切除后,一般常规送病理检查。若为恶性肿瘤,切勿直接告知病人。

5.多吃水果蔬菜,易消化饮食,避免大便干燥。

(三)内眼手术术前护理

内眼手术包括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等手术。手术造成眼内与眼外相通,增加了术后感染的机会,因此护理上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1.根据病情向病人讲清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和紧张。

2.协助医师观察和掌握患者全身情况,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以便顺利进行手术。如遇发热、咳嗽、月经来潮、全身感染等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

3.术前3d开始给术眼常规应用抗生素滴眼液,避免术后感染。内眼手术需在术前日剪去术眼睫毛,并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4.训练病人按要求向各个方向转动眼球,以利于术中或者术后观察和治疗。指导病人如何避免术中咳嗽和打喷嚏,即用舌尖顶压上腭或者用手指压人中穴,以免术中及术后因突然振动,引起前房积血或者切口裂开。

5.嘱咐病人做好个人卫生。必要时练习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6.术前一餐不宜过饱,以免手术时发生呕吐。全身麻醉病人术前6h禁食禁水。

7.手术日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遵医嘱执行术前用药,如青光眼术前30min滴缩瞳药;白内障术前30min点散瞳药。

8.去手术室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摘掉义齿、手表及首饰等。

(四)内眼手术术后护理

1.嘱病人安静卧床休息,头部放松,全身麻醉病人未醒期间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2.遵医嘱取体位。青光眼、虹膜周切、板层角膜移植等术后可采取普通体位,卧床数小时即可取自由体位。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采取俯卧位等特殊体位。

3.术眼加盖保护眼罩,防止碰撞。嘱咐病人不要揉眼,不可用力挤眼或者摇头。观察敷料有无渗血及绷带松紧情况。勿随意解开眼带,以免感染。

4.术后数小时内疼痛者可按医嘱给予镇痛药,24h仍持续剧痛者及时通知医生。

5.为避免感染,术后换药所用抗生素滴眼液、散瞳药等应为新开封的。指导出院病人药物不能放在口袋里,以防温度高使滴眼液变质。

6.多吃有营养易消化食物,水果和蔬菜,以利于创口愈合;保持大便通畅,术后便秘者宜给缓泻药,避免病人腹压升高。

7.术后感染常发生于48h内,护理时注意观察眼部及全身情况。如病人出现发热,伤口渗血、渗脓、异味或术眼剧痛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顾秋艳)

思考题

1.眼科病人和眼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有哪些?

2.眼科病人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3.常用的眼科护理技术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