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细菌感染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病变在鼓室,但中耳其他结构亦常受累。多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上以耳痛、鼓膜充血、鼓膜穿孔、流脓为主要特点。
【护理评估】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机体免疫力差或急、慢性鼻炎及咽部炎性病变反复发作者易患此病。
2.病因及发病机制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为本病常见的致病菌。细菌侵入中耳的途径多为以下三条。
(1)咽鼓管途径最多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合适的咽鼓管吹张、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用力擤鼻、哺乳姿势不当如平卧哺乳等,都易使细菌经耳咽管侵入中耳。
(2)外耳道鼓膜途径:细菌经外伤破裂的鼓膜侵入中耳。
(3)血行感染:极少见。
感染初期鼓室黏膜充血、肿胀、渗出为血清液,继之转化为脓性,鼓室积脓致鼓室压力增高,压迫鼓膜终致鼓膜局部坏死穿孔,脓液经外耳道溢出。若治疗及时,局部引流通畅,则炎症可逐渐消退、流脓停止,小的鼓膜穿孔可自行愈合,反之则可能引起各种颅内、外并发症或转化为慢性。
3.临床表现 鼓膜穿孔前,常出现体温升高、头痛、食欲缺乏,小儿则哭闹不安、呕吐、腹泻等。一旦鼓膜穿孔,鼓室脓液溢出,中耳压力减小后,上述症状即可明显缓解。耳痛鼓膜穿孔前较重。常感觉耳深部阵发性刺痛,重者可为剧痛,咳嗽、喷嚏时加剧,常放射至同侧头、枕及咽部,鼓膜一旦穿孔则即刻缓解。听力减退及耳鸣鼓膜穿孔前听力减退明显,常伴有低音调耳鸣,穿孔后听力会有所改善。耳流脓初期脓液为脓血性,后期则为脓性分泌物。
4.辅助检查 耳镜检查早期仅见鼓膜周边及锤骨柄充血,继之全鼓膜充血,正常标志消失,鼓膜向外膨隆,穿孔后则有脓液自穿孔处呈搏动性溢出,即所谓的搏动性排脓亮点,亦可称“灯塔征”。听力检查结果为不同程度传音性耳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偏高。
5.诊断 根据病人有耳痛、体温升高、听力减退等症状,鼓膜剧烈充血,正常标志消失,穿孔后有脓液自穿孔处溢出,出现“灯塔征”,听力呈传音性耳聋等,诊断应可成立。
6.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
7.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病人常因剧烈耳痛、流脓、听力下降而烦躁不安。因此,应评估其心理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剧烈耳痛 由鼓室积脓,中耳压力增高所致。
2.体温偏高 为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全身表现。
3.听力减退 因鼓室积脓与鼓膜穿孔所致。
4.潜在并发症 急性乳突炎、耳源性脑脓肿等。
5.焦虑不安 与本病所致耳痛、耳鸣、耳流脓尤以听力减退有关。
【护理目标】
1.自觉耳痛、耳鸣消失,耳流脓停止。
2.体温恢复正常。
3.自述听力改善或恢复正常。
4.无并发症发生。
5.能自行采用有效措施来缓解焦虑的心情。
【护理措施】
1.遵医嘱在鼓膜穿孔前给予3%酚甘油滴耳,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但穿孔后则不宜使用。鼓膜穿孔后,要及时清除外耳道脓液,给予抗生素滴耳剂滴耳,如:2%氯霉素滴耳剂、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滴耳剂等,禁止使用粉剂,以免与脓液结块,影响引流。
2.遵医嘱尽早给予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且在炎症消退、流脓停止后仍需继续用药3~5d,以免复发或转为慢性。
3.遵医嘱指导病人用0.5%~1%麻黄碱溶液滴鼻,使咽鼓管口黏膜肿胀消退,有利中耳引流。
4.观察体温变化,对发热者酌情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如解热药或物理降温等。
5.注意适当休息,保持良好心态,多饮水,保证足够的营养。
6.加强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本病转归的有关卫生知识,消除或缓解他们的焦虑心情。
【护理评价】
1.病人是否耳痛、耳鸣消失,耳流脓停止。
2.体温是否恢复正常。
3.病人是否听力改善或恢复正常。
4.有无并发症发生。
5.病人是否已了解了一些对本病转归的有关知识,并能自行采用有效措施来缓解焦虑的心情。
【健康教育】
使病人掌握一些有关本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如平时注意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母亲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