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生学的前科学阶段(从远古到19世纪80年代)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时,就出现有严重残疾的婴儿被遗弃和处死的现象,这就是一种不自觉的优生措施。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曾指出择偶和生育年龄对后代健康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增加了“妊娠期卫生”一项。古罗马曾颁布法令禁止表亲结婚。古犹太人禁止有多种亲属关系的男女结婚。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中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说法,已经认识到近亲结婚对后代的不良影响。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优生学作为科学尚未提出,但有重要的优生实践,并不断涌现出优生思想。
2.优生学的半科学阶段(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 1883年英国学者高尔顿首创了“优生学”,至今已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的最初1/4,出现了国际性的优生运动:①1905年在德国建立“国际民族卫生学会”——第一个国际性优生学组织;②1907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颁布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有关优生的立法;③1910年在纽约冷泉港建立“优生学记录馆”;④1912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国际优生会议,成立了“国际永久优生委员会;”⑤1913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次优生学委员会会议,并决定第二次国际优生学会议于1915年在美国的纽约召开。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延期至1921年召开。
高尔顿观点中的不当之处:“作为法官所需要的才能往往是遗传的”“高贵家族遗传下来聪明智慧、身体健康、仪容美丽、道德高尚的遗传因子,而卑贱的家族遗传下来的则是愚昧、疾病、犯罪和低能”。20世纪30-40年代,高尔顿以及一些北美、西欧的生物学家、医师、遗传学家关注种族的改良。在德国建立了“种族卫生学”,其奠基者Alfred Ploetz和Wilhelm Schallmayer认为“种族卫生学”是日耳曼种质的预防医学,用迫使他们绝育或“安乐死”的办法防止“劣生者”(inferiors)繁殖。他们将健康的、精神健全的、聪明的人称为“优等者”,有病的、患精神病的、智力低下的称为“劣生者”。他们企图利用政府和法律的力量强制推行他们的优生规划。于是,德国优生学家与纳粹政客结成了联盟,到1942年有38 000名德国医师参加了纳粹党,占德国全部医师的50%。他们联起手来,利用当时的人类遗传学实施了称之为“最后解决”的灭绝人类的大规模规划,使优生学走入歧途。此时,人们对优生学谈虎色变,一些人把优生学及种族主义及法西斯主义混为一谈。
3.优生学的科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 这一时期主要清除了种族主义伪科学的成分,又结合遗传学出现的一系列重大进展,使优生目标不仅可以通过社会措施在社会群体水平上实现,而且可以通过医疗措施,在每对夫妇个体生育水平上实现。
(1)种族主义伪科学的清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认清了种族主义者的一些伪科学谬论;把优生学和法西斯暴行区分开。1945年以后,原子弹造成的遗传损伤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因此,对人类遗传学的研究引起了更多的注意。1960年,美国遗传学家斯特思提出了负优生学(或预防性优生学)与正优生学(或演进性优生学)的概念。前者主要研究降低人类群体中有害基因的频率,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后者则研究优良基因的繁衍,如何出生优良的后代。
(2)现代遗传学与新优生学:遗传学的发展,遗传学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的大量涌现,优生目标不仅可以通过社会措施在社会群体水平上实现,而且可以通过医疗措施,在每对夫妇个体生育水平上实现。
1953年,DNA的双螺旋模型的建立;1956年证明人类染色体为2n=46条;1968年发现测定羊水中酶的活性,可诊断先天性代谢缺陷;1972年测定羊水中甲胎蛋白酶可诊断无脑儿、脊柱裂等先天神经管畸形。染色体分带技术、基因的分离与鉴定,基因序列的分析,为遗传病的诊断提供了可能。
人们把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称为新优生学。优生学传入我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其早期代表人物是潘光旦先生。他早年曾赴美国的冷泉港,专门研究人类遗传学和优生学,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优生学研究工作,著作颇丰。如《优生学概论》《优生学原理》《优生与民族》《优生与宗教》等。在他的影响和倡导下,全国许多高等院校均开设了优生学课程,对当时中国的优生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把遗传学和优生学作为伪科学加以全盘否定。1966-1976年,优生学更是被视为资产阶级的“血统论”,使这门科学无人敢于问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优生工作开始走上正轨,尤其是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以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已成为我国人口政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1979年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吴旻教授第一次提出应重视我国的优生学研究,并作了“关于优生学”的专题报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此之后,优生学被纳入国家科技发展长远规划,对我国的优生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优生学的综合性:我国学者严仁英于1982年曾提出,优生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发展中科学,可划分为基础优生学、社会优生学、临床优生学、环境优生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