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是现代急救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挽救生命与院内的后续救治赢得时间和创造条件。院前急救、院内急症科和重症医学科治疗构成了完整的急症医疗体系(EMSS)。院前急救的工作既包括日常的急救工作,又包括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或灾难性人身伤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我国目前院前急救体系处于一个完善流程、规范管理和建设、标准化发展阶段。
(一)发达国家院前急救的概况
美国建有急救医疗、警察和消防共享的“911”通讯系统;法国建有105个医疗急救服务系统(SAMU)和320个流动急救与复苏服务系统(SMUR)主管全国的院前急救,配有权威医师的指挥调度中心,根据需求派出不同类别的急救车,并指导现场救治;日本的院前急救主要由消防机构承担;德国急救中心有4条线路与警察队相连,负责调度所在地的救护车和直升机,并协调医院接收病人工作,医护人员于5~20min可抵达事故或灾害现场,20~45min将伤病人送到医院。
(二)我国院前急救的现状
我国院前急救医疗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大中城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发展迅速,实现了急危重症疾病、重大事故、意外灾害的紧急医疗救护。但急救文化建设滞后,急救人才资源匮乏,学科发展动力不足,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疗救治成功率较低。我国现阶段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急救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1.急救文化建设体系不完整 建设现代急救医疗文化是提升急救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保证,也是急救系统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任务。在长期从事急救医疗临床、科研、教学、管理中共同形成并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其核心是规范和引导医护人员的自主行为,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急救事业发展的驱动力。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急救中心尚未建立完整、先进的急救文化体系,大城市的急救体系也存在着如何完善和提升自身文化体系并将其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问题。
2.急救模式不合理 我国院前急救发展不均衡,急救模式多样型,管理不规范。大多数急救医疗体系采用的是传统的等级式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制度死板。急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通讯设备、医疗服务系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急救需求。
3.急救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院前急救病人病种多、病情复杂多变;家属对救治心理需求高,而现场条件有限,又没有较为隐蔽的治疗与护理空间,急救医护人员经常在病人家属和围观者的视线下进行救护,医护人员的言行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各种医患纠纷。
(三)我国院前急救发展的趋势
我国院前急救应开创急救的全新模式,实现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代化、知识普及化,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优质、高效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挽救病人生命,降低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院前急救追求社会效益,体现公益性。
1.模式规范化 规范我国院前急救模式,缩小急救半径,缩短呼叫反应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的“无治疗期”。规范急救医疗行为,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急救路径,是我国院前急救的发展方向。
2.完善院前急救网络 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建立院前急救网络,以缩短急救半径,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能力,建立院前急救与公安交通、消防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并健全覆盖城乡的急救网络。只有全社会与交通、消防等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迅速有效的组织实施成功的救援。
3.高素质急救医疗队伍 对急救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包括各种急救现场应变及处理原则、医疗转运注意事项、避免加重病人病情的注意事项、急救药物的应用、抢救器械的使用和配置等。完善院前急救人员的执业资格考试,对其进行绩效考核,确保院前急救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对驾驶员和担架员进行急救技术人员的培训。我国院前急救人才培养的方向是素质高、业务精、应急能力强。
4.急救大众化 我国应大力开展“第一目击者”的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工作,使现场第一目击者掌握急救技能在发病早期及时抢救,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院前抢救成功率。公众健康、急救知识教育是减少意外伤亡最有效手段。对意外事故易发、多发部门为急救知识普及重点,如安全员、消防员、机动车司机、地铁站务员、交通警察、巡警、消防战士等。普及重点应从青少年抓起。
5.完善急救表格病例 对急救时病人主诉和体检结果及病情进行文字记录,制定规范化的表格式病历,是急救中心与医院的急症科之间联接的纽带,是有效的法律依据。急救各项标准化问题和急症医学教育问题将得到不断完善。
6.院前急救的建设与管理 院前急救的机构建设、日常急救、应急救援、学科建设、急救培训、医疗质量、社会效益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提高院前急救能力,调动院前急救人员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