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常体温
1.体温过高(hyperthermia) 又称发热(fever)。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一般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时,称为发热。发热是临床很多疾病所表现的常见症状。导致发热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主要由病原体引起,较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包括无菌性物质吸收引起的吸收热、变态反应性发热及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损伤引起的发热。
(1)发热程度(fever level):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程度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低热:体温37.5~37.9℃(99.5~100.2℉)。
中等热:体温38.0~38.9℃(100.4~102.0℉)。
高热:体温39.0~40.9℃(102.2~105.6℉)。
超高热:体温41.0℃以上(105.8℉以上)。
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约为41.0℃,体温持续超过41℃,可造成大脑的永久性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常可导致休克及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43℃(109.4℉)则很少存活。
(2)发热过程(fever process):一般发热包括3个时期,但不同疾病引起的发热及发热过程的症状会有明显不同,见表5-2。
表5-2 发热过程
(3)热型(fever type):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某些发热性疾病具有独特而规律的热型,加强观察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但应注意,目前由于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解热药等的广泛使用,使热型变得不典型。常见的热型,见图5-2。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持续高热,体温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持续高热,体温持续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水平以下,经过一个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和正常体温可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等。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4)伴随症状(simultaneous phenomenon):不同原因引起的发热,常伴有不同的症状。
寒战:发热前有明显寒战,多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淋巴结肿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要排除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局部淋巴结肿大提示局部有急性炎症,如口、咽部感染常有颌下淋巴结增大。
出血现象:常见于血液病及重症感染。前者包括白血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后者包括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
肝、脾大: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白血病、肝胆道感染等。
结膜充血: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等。
单纯疱疹: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关节肿痛:见于风湿热、败血症等。
意识障碍: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图5-2 常见热型
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
2.体温过低(hypothermia)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致使体温在35.0℃以下,称为体温过低。
(1)体温过低原因如下。
散热过多:长期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使机体散热过多、过快,而产热不能相应增加。
产热减少:疾病或创伤的原因,如重度营养不良、失血性休克、极度衰竭等,使机体产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如脊髓受损、颅脑外伤;药物中毒等。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对外界温度变化不能自行调节,加上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较多,而致体温不升。
(2)体温过低程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体温过低程度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轻度:32~35℃(89.6~95.0℉)。
中度:30~32℃(86.0~89.6℉)。
重度:<30℃(86.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73.4~77.0℉)。
(3)临床表现:躁动、嗜睡、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心搏呼吸减慢、血压降低、轻度颤抖、皮肤苍白、四肢冰冷。
(二)异常体温的护理
1.高热护理
(1)病情观察。①生命体征的观察:定时测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及时注意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②原因及诱因有无解除的观察:发热的诱因可有受寒、过度疲劳、饮食不洁;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免疫抑制药、抗肿瘤药物等);老年人、婴幼儿、术后患者等。③治疗效果的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④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变化的观察。
(2)降温措施。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①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患者体温超过39℃,可局部冷疗采用冷毛巾、化学制冷袋、冰袋,通过传导方式散热;患者体温超过39.5℃时,全身冷疗可采用乙醇擦浴、温水擦浴方式,达到降温目的(具体要求见冷、热疗法章)。②药物降温一般是在物理降温无效时才使用。是通过机体的蒸发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使用时应注意,对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防止体温骤降而发生大汗虚脱或休克现象。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交接班。
(3)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补充高热的消耗。鼓励患者多饮水,心、肾功能良好者,以每日补充3 000ml为宜,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代谢产物和毒素的排出。
(4)舒适护理。①注意保暖:体温上升期,患者如伴寒战,应及时调节室温,注意保暖,必要时可饮热饮料。②注意休息: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提供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环境安静、室温适宜、空气流通)。③口腔护理: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④皮肤护理: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对持续高热者,应协助其改变体位,防止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出现。
(5)心理护理:护理中应经常探视患者,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体温上升期,患者突然出现发冷、寒战、面色苍白,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高热持续期,应注意解除高热带来的身心不适,合理处理患者的要求。退热期,满足患者舒适的心理,注意清洁卫生,及时补充营养。
(6)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简易的物理降温方法,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休息、营养、饮水、清洁的重要性。
2.体温过低患者的护理
(1)病情观察:持续监测体温的变化,至少每小时测量1次,直至体温恢复至正常并且稳定,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
(2)保暖措施:给予毛毯、棉被、热水袋、电热毯、添加衣服,防止体热散失;给予热饮,早产儿给予保温箱保暖,提高机体温度;但对老年人、小儿及昏迷患者,保暖的同时要注意防止烫伤。
(3)病因治疗:去除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使体温恢复正常。
(4)环境舒适: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维持室温在22~24℃。
(5)健康教育:教会患者避免导致体温过低的因素。如营养不良、衣服穿着过少、供暖设施不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