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感染的形成与发展

医院感染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当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就构成了感染链,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由鼠类污染食品,可导致医院内鼠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传播。非生物性传染源:包括患者衣物、食品、医务人员的手、医院环境、设备、器械、垃圾等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而成为感染源。常发生于感染源周围,是外源性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一)医院感染的形成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当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就构成了感染链,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1.感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感染源是指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储存并能排出的宿主(人或动物)或场所,包括生物性的传染源及非生物性传染源两类。

(1)生物性传染源:①已感染的患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患者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且患者的某些症状有利于病原体排出。②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也是重要传染源,因其不出现临床症状,易被人们忽视,危害有时甚于患者。③患者自身正常菌群,当个体抵抗力下降,或由于药物等的应用发生菌群失调或菌群移位,可引起自身感染或传播感染。④动物,主要是鼠类。由鼠类污染食品,可导致医院内鼠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传播。

(2)非生物性传染源:包括患者衣物、食品、医务人员的手、医院环境、设备、器械、垃圾等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而成为感染源。

2.传播途径(modes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常发生于感染源周围,是外源性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分为:①直接接触传播,是感染的宿主与易感者之间不经媒介、直接接触引起病原体传播,如性病、母婴间的传播感染等。②间接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通过媒介传递给易感宿主的传播方式,包括共同媒介传播(如经污染的食物和水源等可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医源性传播(经医务人员的手、治疗、检查、污染的医疗器械及药物、血制品等引起的疾病传播);生物媒介传播(如蚊子传播乙型脑炎、疟疾,老鼠传播鼠疫,蝇及蟑螂传播肠道传染病)等。

(2)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病原体的传播。可长时间浮游,能长距离传播,如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肺结核等。

(3)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病原体的传播。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谈笑时,会从口腔、鼻孔喷出很多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微小液滴称为飞沫,在空气中悬浮时间不长,只有在近距离接触时才会发生感染,如SARS、肺结核、流行脑膜炎、猩红热、麻疹等。

3.易感人群(susceptible hosts) 指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病原体传播到宿主后并不总是引起感染,它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因素与宿主两方面的因素,下列人群更为易感。

(1)老年人及婴幼儿:老年人的生理防御功能逐渐衰退;婴幼儿由于体内产生抗体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抗体缺乏,全身抵抗力低,均易发生感染。

(2)烧伤、外伤的患者:由于皮肤屏障结构被破坏,为病原菌的侵入打开了门户,特别是烧伤患者,更易发生感染。

(3)营养不良的患者:其皮肤黏膜的防御功能,抗体生成能力以及白细胞吞噬能力等均会有所下降,极易发生感染。

(4)接受各种损伤性诊疗操作的患者:如手术、动静脉插管、各种穿刺、体外循环、透析装置均可直接破坏机体防御屏障,给病原体进入体内提供了有利途径。

(5)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时,可改变人体皮肤、黏膜正常菌群、造成菌群失调症且促使耐药菌株的生长。

(6)长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等的患者:抵抗力降低而易感。

(7)患有严重影响或损失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疾病的患者:如白血病患者。

(二)医院感染的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感染性疾病的及时诊治率大大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引起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越来越多,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也随之发生不同的变化。

1.医院感染的病原体 传染病的病原体(如可致暴发的鼠伤寒、乙肝、SARS、结核、甲型H1N1病毒感染呼吸道传播疾病等)不是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主流,医院感染的病原体90%为人体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外源性或内源性感染;由于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课题,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2.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老龄者患各种慢性病、肿瘤的比例增多,具备免疫功能减低的基础;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或生物学治疗后,容易合并各种感染;各种创伤性、侵入性检查治疗措施的广泛应用使得病原体有更多的机会入侵机体造成感染;各种免疫抑制药、细胞毒性药物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技术的普遍开展,导致患者机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增加了易发感染尤其是机会感染的因素。

3.感染途径 大多数病原体的传播依赖于环境中媒介物的携带和传递,侵入人体某一部位进行定植而造成感染。随着侵入性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导管、内镜、活检、机械通气以及手术等都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在诊断、治疗的同时,往往将病原体直接带入患者体内,或间接为病原体侵入创造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