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便秘患者的护理
便秘患者常因排便困难,使肠腔内粪便持久滞留,导致有害气体和毒性物质不能及时排除,造成蓄积或吸收,出现食欲下降、腹泻、乏力等轻度毒血症症状。慢性便秘可由于粪便长期压迫直肠,以及用力排便,使直肠静脉回流受阻,淤血、扩张而形成痔。因此,对便秘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解除患者便秘痛苦。
1.心理护理 给予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反应。当患者有便意时,护士应为其提供私密的环境和充足的时间,防止干扰。
2.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排便的知识,选择适宜的固定排便时间(如饭后,因此时胃-结肠反射最强),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不随意使用缓泻药或灌肠等方法。排便时,做腹部环形按摩,用手沿结肠解剖位置自右向左环形按摩,促进结肠内容物向下移动,以促进排便。也可指端轻压肛门后部促进患者排便等。
3.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素食物。如病情许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 000ml。适当食用油脂类、香蕉、蜂蜜等有润肠排便功效的食物。
4.选择适宜的排便姿势 卧床患者可抬高床头或采取半坐位。病情许可时,最好让患者下床上厕所,采取自然排便姿势。对手术后须卧床患者,在术前应训练床上使用便器排便。
5.鼓励患者适当活动 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制订规律的运动计划,督促检查或协助患者进行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卧床病人进行床上活动。
6.应用简易通便剂 如甘油栓、开塞露等,以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7.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或灌肠 一般措施无效者,给予口服缓泻药或灌肠。应注意避免长期使用缓泻药或灌肠方法促进排便,以免过分刺激肠黏膜,使神经反射减弱乃至消失而导致慢性便秘。
(二)粪便嵌塞患者的护理
1.使用简易通便剂,如开塞露或口服缓泻药,如番泻叶来润肠通便。
2.可行油类保留灌肠,待粪便软化,2~3小时后再做清洁灌肠。
3.必要时人工取便。如果清洁灌肠无效,按医嘱执行,方法是:术者戴上手套,将示指涂润滑剂后慢慢插入患者直肠内,触到粪块时注意大小、硬度,然后碾松粪块,再取出。操作时应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直肠黏膜。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人工取便易刺激迷走神经,引起不良反应。如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心脏病、脊椎受损者慎重使用。
(三)腹泻患者的护理
胃肠道是营养物质进入机体的途径。正常情况下,胃肠道每日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因此,腹泻可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导致机体脱水。长期腹泻会引起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应给予及时护理。
1.评估患者 判断引起腹泻的病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2.根据病情减少活动 卧床休息,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
3.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根据病情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严重腹泻伴呕吐时暂禁食。
4.防止水、电解质的紊乱 遵医嘱口服补盐液或止泻药;需要时遵医嘱静脉输液。
5.皮肤护理 年老体弱者、婴幼儿,排便次数多,可引起肛门周围皮肤糜烂。因此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擦干并涂抹软膏,保护局部皮肤。
6.密切观察病情 观察并记录粪便的形状、颜色、气味、内容物及量,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病情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如疑为传染病应按肠道隔离要求进行护理。
7.心理支持 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及时为患者更换污染的床单、衣裤,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时给予便器或将便器置于易取处,使患者身心舒适。
8.健康教育 向患者解释有关腹泻的知识,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排便失禁患者的护理
1.心理护理 排便失禁的患者会产生窘迫、自卑和忧郁的心理,期望得到情感支持、理解和帮助。护士应尊重、理解患者,给予心理安慰与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2.保护皮肤 床上铺防水布或一次性尿布;每次便后及时用温水洗净肛门周围及臀部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必要时,涂擦软膏保护皮肤,避免破损感染;注意观察骶尾部皮肤变化,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发生。
3.帮助患者重建控制排便的能力 了解患者排便时间,掌握规律,及时给予便器,促使患者按时自己排便;与医生协调定时应用导泻栓药或灌肠,以刺激定时排便;教会患者进行有规律的肛门括约肌及盆底部肌肉收缩锻炼:指导患者取立、坐或卧位,试做排便动作,先慢慢收缩肌肉,然后再慢慢放松,每次10秒钟左右,连续10次,每次锻炼20~30分钟,每日数次。以患者感觉不疲乏为宜。
4.摄入足量的液体 如无禁忌,保证患者每天摄入足量的液体。
5.维持患者的整洁 及时更换污湿的衣裤、被单,保持床褥、衣服清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五)肠胀气患者的护理
1.指导患者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饮食习惯。
2.去除引起肠胀气的原因,如勿食产气食物和饮料,如豆类、可乐等。积极治疗肠道疾患。
3.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如散步;卧床患者可在床上活动或变换体位,以刺激肠蠕动,减轻肠胀气。
4.轻微胀气时,可腹部热敷或按摩、针刺疗法;严重胀气时,遵医嘱行药物治疗或肛管排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