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视频教程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视频教程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其操作简单故临床应用广泛。超声波雾化吸入器由超声波发生器、水槽、晶体换能器、雾化罐、透声膜、螺纹管和口含嘴(或面罩)组成,见图11-26。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输出高频电能,通过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转换为超声波声能,声能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作用于罐内药液,使药液表面张力破坏而成为细微雾滴,通过导管随患者的吸气而进入呼吸道。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是利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随患者吸气进入呼吸道的方法。特点:雾量大小可调,雾滴小而均匀,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进入支气管和肺泡,能对药液加温,使患者感觉舒适。因其操作简单故临床应用广泛。

(一)基本结构

超声波雾化吸入器由超声波发生器、水槽、晶体换能器、雾化罐、透声膜、螺纹管和口含嘴(或面罩)组成,见图11-26。

(二)作用原理

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输出高频电能,通过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转换为超声波声能,声能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作用于罐内药液,使药液表面张力破坏而成为细微雾滴,通过导管随患者的吸气而进入呼吸道。

(三)常用药物

1.控制呼吸道感染 常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

2.解除支气管痉挛 常用氨茶碱、非布丙醇等。

3.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 常用地塞米松等。

4.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常用α-糜蛋白酶、乙酰半胱氨酸等。

(四)操作方法

1.目的

(1)湿化呼吸道。

(2)治疗和预防呼吸道感染。

(3)减轻或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图11-26 超声波雾化吸入器

(4)间歇吸入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2.评估与沟通

(1)患者病情、意识,呼吸道有无痰液、黏膜水肿等。

(2)患者面部及口腔黏膜情况,有无伤口和溃疡。

(3)患者对雾化吸入法的了解情况,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4)向患者说明雾化吸入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3.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置超声波雾化吸入器1套、药液、冷蒸馏水、水温计、治疗巾。

4.操作流程

(续 表)

5.注意事项

(1)使用前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保证仪器的功能正常。

(2)水槽和雾化罐内切忌加温水或热水,一般水温不超过50℃。水槽内无水时不可开机。

(3)连续使用中间须间隔30分钟。

(4)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质脆,易破碎,应小心使用不可用力按压。

6.健康教育

(1)向患者和家属介绍雾化吸入的相关知识,指导吸入药液的正确方法。

(2)给患者及家属介绍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的相关知识。

7.评价

(1)患者症状减轻,感觉舒适。

(2)护士操作正确,患者愿意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