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通过临床和超声显像检查,阻塞性黄疸多能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相鉴别。对肝外阻塞性黄疸还应作出病因诊断。据统计,外科黄疸中90%~95%为结石或肿瘤病例,故主要区分此两大类。

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巩膜、皮肤、黏膜等黄染称为黄疸。

【病因】

1.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总管开口解剖异常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等,后者又称胆总管囊肿,部分患者于成年时出现症状。

2.结石 肝内外胆道结石均可致黄疸。

3.肿瘤 胆管癌、胆管内乳头状瘤、壶腹部癌、胰头癌、原发或继发性肝癌、肝门或胆道旁肿大转移淋巴结压迫等。

4.炎症 化脓性胆管炎、硬化性胆管炎,肝胰壶腹括约肌炎性狭窄以及十二指肠憩室炎等。

5.寄生虫 如胆道蛔虫症、肝棘球蚴病。

6.医源性损伤 手术后胆道狭窄,阻断和放射性胆囊炎等。

【诊断】 通过临床和超声显像检查,阻塞性黄疸多能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相鉴别。肝外阻塞性黄疸的鉴别有时较困难。对肝外阻塞性黄疸还应作出病因诊断。据统计,外科黄疸中90%~95%为结石或肿瘤病例,故主要区分此两大类。

1.病程与伴随症状

(1)黄疸急骤出现,伴有寒战、发热、腹痛者多为炎性疾患。

(2)缓慢发生的,年轻患者多见于先天性病变。

(3)中老年无痛性黄疸则多为肿瘤。

(4)胆道疾病(结石或寄生虫)的黄疸呈波动性。

(5)癌性黄疸80%以上为进行性加深。

2.有关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史 胆道蛔虫等有相应病史,并应排除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3.其他 注意有无胆道手术或内镜检查病史,手术前后黄疸或其他症状有何变化。

【鉴别诊断】 见表6-1。

表6-1 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要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