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创术及更换敷料

清创术及更换敷料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换药次数:清洁伤口在缝合后第3天换药1次,至伤口愈合或拆线时,再度换药;肉芽组织生长健康、分泌物少的伤口,每日或隔日更换1次;放置引流的伤口,渗出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脓肿切开引流次日可不换药,以免出血,感染重、脓液多时,1d需更换多次,保持外层敷料不被分泌物浸湿。局部以70%乙醇消毒后,更换敷料。④创面脓液量多而稀薄时用抗菌溶液的纱布湿敷。

(一)换药室的管理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换药时室内空气清洁,光线明亮,温度适宜。

3.换药顺序:先换清洁伤口,再换污染伤口,最后换感染伤口(2008/05考试命题点)。特异性感染伤口应专人换药。

4.换药次数:清洁伤口在缝合后第3天换药1次,至伤口愈合或拆线时,再度换药;肉芽组织生长健康、分泌物少的伤口,每日或隔日更换1次;放置引流的伤口,渗出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脓肿切开引流次日可不换药,以免出血,感染重、脓液多时,1d需更换多次,保持外层敷料不被分泌物浸湿。

(二)换药方法

1.换药前准备 向病人做好解释,取得配合。按无菌操作原则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操作前清洁双手。了解伤口情况。物品准备。

2.操作 去除伤口敷料,处理伤口,包扎固定伤口。换药后整理。

(三)不同伤口的处理

1.缝合伤口的处理 无引流物的缝合伤口,如无感染现象,可至拆线时更换伤口敷料。对于手术中渗血较多或有污染的伤口,伤口内常放置橡皮片或橡皮管引流,如渗血、渗液湿透外层纱布,应随时更换敷料,引流物一般术后24~48h取出。局部以70%乙醇消毒后,更换敷料。术后3~4d若病人自觉伤口疼痛或有发热,应及时检查伤口,是否有感染发生。如出现缝线反应,针眼周围发红,可用70%乙醇湿敷或红外线照射,使炎症吸收。出现线眼处小脓疱时,即刻拆去此针缝线并去除伤处脓液(2008/05考试命题点),再涂以碘酊。伤口感染初期给予物理疗法,化脓时应拆除部分缝线,进行引流。

2.伤口拆线时间 一般头、面和颈部手术4~5d拆线,四肢手术10~12d拆线,其他部位手术7~8d拆线,减张缝合需14d拆线。年老体弱或营养不良者,应适当推迟拆线时间。

3.肉芽创面的处理 ①健康肉芽先以生理盐水棉球蘸吸除去分泌物,外敷等渗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②肉芽生长过度应将其剪平,以棉球压迫止血,或用硝酸银烧灼后生理盐水湿敷,再拉拢创缘或植皮。③肉芽水肿宜用3%~5%高渗氯化钠液湿敷,并注意病人全身营养状况。④创面脓液量多而稀薄时用抗菌溶液的纱布湿敷。⑤创面脓液稠厚,坏死组织多,且有臭味者,应用含氯石灰硼酸溶液(氯亚明)等湿敷。

4.脓肿伤口的处理 伤口深而脓液多者,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冲洗脓腔。浅部伤口常用凡士林或液状石蜡纱布;伤口较小而深时,应将凡士林纱条送达创口底部,但不可堵塞外口,个别小的引流口需再切开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