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一些与绝经有关的症状,如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潮热,或面目、肢体浮肿,纳呆,便溏,或月经紊乱、神志不宁等,称为绝经前后诸症。西医学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其发生率高达80%。10%~30%的患者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西医认为是雌激素波动或缺乏所引发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中医认为女性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不足,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肾为先天之本,藏精寓阳,为五脏之根,肾本虚必及他脏,导致多脏腑功能失调。肾虚为本病基本病机,肾阴不足,则肝体失养,心阳失济,阳失潜藏,引起潮热,面红,出汗,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心悸失眠;阴虚精亏,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阴虚血燥生风,则皮肤麻木,瘙痒如虫行;肾阳虚则脾阳失煦,水湿不运,出现浮肿、痞满、腹胀、肥胖。
谢老治疗该病主要从补肾入手,治疗除补肾填精外,还考虑肝、脾、心的调理。补肾宜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之品,不可滥用苦寒燥热之品。谢教授基础方为柴胡、白芍、当归、川芎、何首乌、熟地黄、怀山药、菟丝子、女贞子、墨旱莲、淫羊藿、甘草。柴胡疏肝,白芍养血柔肝,当归补血活血,川芎、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怀山药健脾,菟丝子补益肝肾,女贞子和墨旱莲补肝肾、滋肾阴,淫羊藿补肾阳,甘草调和诸药。
附:典型病案
病案一:某女,47岁。
初诊:2004年11月16日。
停经5个月。现全身酸痛,烘热出汗,寐差,大便结,口干,纳可,尿频,夜尿10次,怕热。舌淡,苔薄,脉沉缓。
处方:中药8剂,水煎服,日1剂。
葛根30g,柴胡1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6g,浮小麦30g,五味子5g,牡蛎30g,珍珠母15g,远志6g,酸枣仁15g,桑螵蛸30g,海螵蛸30g,熟地黄10g,何首乌10g,菟丝子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淫羊藿15g,甘草5g。
二诊:2004年11月29日。
诉症状明显好转,舌脉同前。守原方10剂。
随诊未见异常。
按语:此证属于肾阴阳两虚,阴阳失衡,营卫不和,烘热出汗;肾阴虚致大便结,口干;肾阳虚,膀胱失于温煦,致尿频,夜尿10次;肾虚,心肾不交致睡眠差。舌淡、苔薄、脉沉缓示肾阴阳俱虚之征。治以阴阳双补,养心安神。
病案二:刘某,女,49岁。
初诊:2005年7月29日。
绝经5年,出汗,心烦,寐差,口干,口苦,手心发热,纳食正常,二便调,白带正常。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处方:中药10剂,水煎服,日1剂。
葛根 30g,柴胡10g,白芍10g,熟地黄10g,何首乌10g,栀子10g,珍珠母15g,牡蛎30g,龟甲15g,远志3g,酸枣仁15g,浮小麦30g,合欢皮12g,大枣10g,甘草5g。
二诊:2005年8月9日。
诉症状明显好转,大便稍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原方去白芍、栀子,加党参10g,白术10g。10剂。
三诊:2005年8月22日。
诉口稍干,寐差,余无不适,舌脉正常。
处方:中药10剂,水煎服,日1剂。
葛根 30g,石斛10g,白芍10g,龙骨20g,熟地黄10g,何首乌10g,珍珠母20g,牡蛎30g,夜交藤15g,远志3g,酸枣仁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2g,酸枣仁10g,甘草5g。
随诊:未见明显不适。
按语:此证属于肾阴虚,阴不维阳,虚阳上越,故出汗,心烦;阴虚内热,故口干,口苦,手心发热;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为肾阴虚之象。治以滋肾潜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