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双重血浆滤过

什么是双重血浆滤过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刚刚了解了血浆置换,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将患者体内分离的血浆全部丢掉,这其中除了致病的有害物质外,还有不少有用的成分,全部丢弃岂不是太浪费了?由于致病物质分子量在15万~300万道尔顿,分子体积跨度较大,一些学者提出了应用双重滤过法进行选择性血浆置换的设想。自此之后,双重血浆滤过技术日臻完善,目前在临床中广泛用于各种疑难重症病例。

前面刚刚了解了血浆置换,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将患者体内分离的血浆全部丢掉,这其中除了致病的有害物质外,还有不少有用的成分,全部丢弃岂不是太浪费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血液净化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又发展起来一种新技术,这就是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也称双重血浆滤过,就是从分离的血浆中进一步分离出含有与病因物质相关的成分,通过对一级分离后的致病血浆进行二级分离,然后将弃除致病因子后的血浆与血液有形成分一同输回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选择性血浆分离疗法。简单说,就像过了两道筛子,第一道先分离血浆,回收血细胞,第二道按设定的分子量将血浆成分区分,舍大留小,回收分子量较小的白蛋白和其他需要的成分。其他血浆成分分离技术还包括冷却滤过法、盐析分离技术等,但应用较少。

1978年,Millward最先提出膜式血浆分离法。由于致病物质分子量在15万~300万道尔顿,分子体积跨度较大,一些学者提出了应用双重滤过法进行选择性血浆置换的设想。1979年,Agishi等首先在体外循环中设置了两个不同孔径的膜滤过器,分两段滤过血浆。自此之后,双重血浆滤过技术日臻完善,目前在临床中广泛用于各种疑难重症病例。

双重血浆滤过具体实施时,在体外循环的回路中装置有两个不同孔径膜的滤过器。一次膜为血浆分离器,用于从全血分离血浆,所用分离膜目前还没有多大选择的余地。二次膜通常称为血浆成分分离器,膜孔径比一次膜小。膜的滤过特性用筛系数表示,选用不同种类和不同筛系数的膜可以分离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成分。临床使用时可根据期望分离的成分选择不同的血浆成分分离膜。

用于临床的血浆成分分离膜,根据用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为选择性除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开发的,血浆白蛋白丢失较少,一般不需要补充液。第二类是为清除免疫球蛋白而开发的,由于免疫球蛋白分子体积与白蛋白接近,因而对免疫性疾病如重复多次进行双重血浆滤过治疗,则难免不发生低白蛋白血症,需注意适当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