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在现代意义上指的是红细胞输血,必要时辅以其他血液成分的支持。目的是提高贫血患者血液的携氧能力,改善组织器官缺氧状况,保持代谢的需要。
慢性肾病患者因促红素分泌不足,导致骨髓造血不足,出现肾性贫血,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严重贫血,有时需要输血暂时解决问题。但输血又会带来其他问题,如肝炎及其他传染病感染,增加肾移植排斥反应、抑制骨髓造血等弊端,输入体内的红细胞亦很快被破坏。现有资料认为,当血红蛋白为58g/L就能维持最低限度的氧供应,无需输血。基于此,目前对于肾性贫血,一般不主张用输血改善贫血。
肾性贫血病人的贫血是缓慢发生的,多数患者可以通过代偿,能够耐受和适应血红蛋白的降低。因此,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的高低不是决定输血的最好指标。是否输血,主要依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对贫血的耐受情况,并考虑病人的代偿机制,结合输血的直接效果和远期风险,无明显贫血症状者可暂不输血。肾性贫血病人不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输血只输红细胞,无须输全血,最好输保存期短(7d以内)的红细胞。
肾性贫血输血指征主要依据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血红蛋白值≤60g/L,伴有明显贫血症状者,通常可参照表5决定是否输血。还需根据病人的心血管功能、年龄、动脉血氧合情况、心排血量和血容量综合考虑。慢性肾衰竭出现急性失血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慢性失血对促红素不敏感也是输血指征。如无明显症状者,无论血红蛋白多么低,均不属输血指征,而应积极予以促红素及造血原料补充治疗。
表5 肾性贫血输血指征
贫血症状有脸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精神不好、心肌缺血或心绞痛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