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烧伤救治常用检测指标

烧伤救治常用检测指标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RBC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约占34%,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呼吸载体携带氧气至全身各组织,并协同维持酸碱平衡。①日间变化: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早晨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波动可达40%左右。

一、血细胞和血小板检测指标

(一)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

1.理化性质 成熟红细胞为双凹圆盘形,平均直径7.2μm,厚约2μm,无核,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RBC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约占34%,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呼吸载体携带氧气至全身各组织,并协同维持酸碱平衡。

2.参考范围 成年人: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3.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增加:新生儿、高原地区居住者。②病理性增加:暂时性血液浓缩引起的相对增多(如大面积烧伤早期、呕吐、腹泻等);原发性绝对性增多(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等);由组织缺氧或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引起的继发性绝对性增多(如严重慢性心肺疾病、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肾癌等)。③生理性减少:主要见于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的6个月至2岁婴幼儿、造血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及妊娠中晚期等。④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包括红细胞生成减少(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白血病等),红细胞破坏过多(如高温烧伤所致溶血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以及红细胞大量丢失(如手术后、产后、大量失血等)。

(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或HGB)

1.理化性质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内形成的一种含色素蛋白质。色素部分为亚铁血红素,蛋白质部分为珠蛋白。血红蛋白的4条珠蛋白肽链每条可结合1个亚铁血红素,形成具有四级空间结构的四聚体,可结合O2和CO2

2.参考范围 成年人:男性120~17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婴儿:110~120g/L;儿童:120~140g/L;老年(>70岁):男性94~122g/L,女性86~112g/L。

3.临床意义 与红细胞计数相似,但判断贫血程度优于红细胞计数,某些类型贫血,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程度可不一致,同时测定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其他相关指标对了解贫血类型更有意义。

(三)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测定

1.理化性质 旧称红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e,PCV),是指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样本中所占的比值。

2.参考范围 男性:0.380~0.508;女性:0.335~0.450。

3.临床意义 ①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因此可作为计算补液的参考指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明显增高。②降低:见于各类贫血,但不同类型的贫血,Hct减少程度与RBC计数值不完全一致。

(四)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测定

1.理化性质 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

2.参考范围 <50岁:男性0~15mm/h,女性0~20mm/h;>50岁:男性0~20mm/h,女性0~30mm/h;>85岁:男性0~30mm/h,女性0~42mm/h;儿童:0~10mm/h。

3.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增快:见于生理性贫血和纤维蛋白原增加,如月经期、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的妇女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②病理性增快:见于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风湿病活动期、组织损伤和坏死(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后)、贫血、恶性肿瘤、高球蛋白和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五)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计数

1.理化性质 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的核糖核酸(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结构。

2.参考范围 ①成年人和儿童:0.005~0.025,新生儿:0.02~0.06(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比值);②成年人和儿童:(24~84)×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数)。

3.临床意义 ①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各种增生型贫血均可增多,溶血性贫血增加尤为显著,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在用维生素B12、叶酸或铁剂治疗后显著增多,表示有治疗效果;②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六)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leukocyte,LEU)计数

1.理化性质 白细胞是外周血常见的有核细胞,直径7~25μm,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等异物入侵的主要防线,由形态和功能各异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2.参考范围 成年人:(4~10)×109/L;儿童:(5~12)×109/L;6个月~2岁婴幼儿:(11~12)×109/L;新生儿:(15~20)×109/L。

3.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增加:新生儿、妊娠晚期、分娩期、剧烈运动、剧痛、情绪激动等;日间变化表现为早晨较低,下午较高。②病理性增加: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后、白血病等。③病理性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脓毒症、X线照射、肿瘤化疗后等。

(七)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DLC)

1.理化性质 计数白细胞中各种白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主要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参考范围 见表8-4。

3.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变化,因此两者计数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①增多见于:急性炎症或感染、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大面积烧伤、冻伤、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及血管栓塞等)、急性溶血或失血、急性中毒、非造血系统肿瘤、白血病,以及骨髓增殖性疾病等;②减少见于: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等)、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脾功能亢进等。

(2)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①日间变化: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早晨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波动可达40%左右。②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某些皮肤病如湿疹,某些血液病如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③减少见于:传染病急性期(如伤寒、副伤寒早期)、严重组织损伤早期(如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数小时嗜酸性粒细胞完全消失,并持续较长时间。若嗜酸性粒细胞不减低或减低很少,表明预后不良)以及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

(3)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增多见于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如荨麻疹、溃疡性结肠炎)以及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

(4)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①生理性增多见于:出生1周后婴儿淋巴细胞较高,可达50%以上,6~7岁后渐降至成人水平;午后和晚上检测值高于早晨。②病理学增多可见于:急性传染病(如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某些慢性疾病(如结核等)、肾移植术后(如移植排斥反应)以及白血病(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③减少见于: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以及严重化脓性感染等。

(5)单核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①生理性增多见于:出生后2周内婴儿可达15%或更多,正常儿童平均为9%;②病理学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某些血液病等;③单核细胞减低意义不大。

(八)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

1.理化性质 正常血小板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为1.5~3μm,其形态多数为圆形、椭圆形或略欠规则。PLT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的功能和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功能。

2.参考范围 (100~300)×109/L。

3.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100×109/L)见于: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如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②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等。

(2)血小板增多(>400×109/L)见于:①原发性,骨髓增生综合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②反应性,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等;③其他,外科手术后、脾切除术后等。

二、尿液检测指标

(一)酸碱度(pH)

1.理化性质 尿液酸碱度简称为尿酸度,分为可滴定酸度和真酸度。前者可用酸碱滴定法进行滴定,相当于尿液酸度总量,后者指尿中所有能离解的氢离子浓度,通常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表示。

2.参考范围 ①晨尿:pH5.5~6.5,平均pH6.0;②随机尿:pH4.5~8.0;③尿可滴定酸度:20~40mmol/24h尿。

3.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了解机体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情况,是临床诊断呼吸或代谢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同时,了解尿pH变化可用于调节结石患者的饮食,通过酸碱制剂的干预可帮助机体解毒或药物排泄。①pH减低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热、糖尿病、痛风等。②pH增高见于:碱中毒、严重呕吐、尿路感染等。③酸碱度也受饮食的影响,肉食者多为酸性,食用蔬菜水果可致碱性。

(二)蛋白质(protein,PRO)

1.理化性质 当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

2.参考范围 阴性。

3.临床意义

(1)生理性蛋白尿:①功能性蛋白尿,见于剧烈运动后、发热、低温刺激、过度兴奋紧张等;②体位性蛋白尿,又称直立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③偶然性蛋白尿,见于尿中混入了白带、月经血、精液、前列腺液等;④摄入性蛋白尿,在输注成分血浆、清蛋白及其他蛋白制剂,或摄入过多蛋白食品后;⑤妊娠性蛋白尿,见于妊娠期妇女,分娩后可消失。

(2)病理性蛋白尿:见于①浆细胞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浆细胞白血病等;②血管内溶血性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③大面积肌肉损伤,如挤压伤综合征、电灼伤、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肉萎缩等;④酶类增高,如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尿溶菌酶增高、严重胰腺炎尿淀粉酶增高等;⑤肾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⑥泌尿、生殖系统炎症以及泌尿系统结石、结核和肿瘤等。

(三)葡萄糖(glucose,GLU)

1.理化性质 正常尿液几乎不含或仅含微量葡萄糖,一般尿糖定性试验为阴性。定性试验呈阳性的尿液为糖尿。葡萄糖是尿糖的主要成分,偶尔亦可见乳糖、半乳糖、果糖、戊糖等。尿中是否检出葡萄糖取决于血糖浓度、肾血流量和肾糖阈。

2.参考范围  阴性。

3.临床意义 检测尿糖的同时应检测血糖,主要作为糖尿病的筛检和病情判断的检测指标。尿糖阳性分为:血糖增高性糖尿和血糖正常性糖尿,前者常见于:糖尿病、创/烧伤引起的应激性糖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等,后者又称肾性糖尿,是由于肾小管对滤过液中葡萄糖重吸收能力减低,肾糖阈减低所致,后者常见于:家族性肾性糖尿、新生儿糖尿、后天获得性肾性糖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

(四)尿液酮体(Ketone,KET)

1.理化性质 尿酮体是尿液中乙酰乙酸(占20%)、β-羟丁酸(占78%)及丙酮(占2%)的总称。酮体是机体脂肪氧化代谢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当糖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分解增高,酮体产生速度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时,可出现酮血症,酮体血浓度超过肾阈值,就可产生酮尿。

2.参考范围 阴性。

3.临床意义 尿酮体检查常被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等疾病或状态的辅助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酮体呈阳性,非糖尿病性酮症者,如频繁呕吐、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后也可出现酮尿。

(五)胆红素(bilirubin,BIL)

1.理化性质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分为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δ-胆红素。当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多并超出肾阈值时,尿液胆红素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2.参考范围 阴性。

3.临床意义 尿胆红素检测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尿胆红素阳性见于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而溶血性黄疸为阴性。

(六)尿胆原(urobilinogen,UBG)

1.理化性质 尿胆原为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进入肠道,在细菌作用下,逐步还原为中胆素原、尿胆原、粪胆素原等。从肠道重吸收的尿胆原,大部分经肝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再排入肠腔,小部分尿胆原从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排出为尿胆原。

2.参考范围 阴性或弱阳性(1:20稀释后阴性)。

3.临床意义 尿中尿胆原升高见于溶血性黄疸(如大面积烧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肝细胞性黄疸,而在梗阻性黄疸时降低甚至消失。

(七)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或HGB)

1.理化性质 正常人尿中无游离血红蛋白,当有血管内溶血时,形成血红蛋白血症,若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则游离的血红蛋白可经肾小球滤出,当其量超过1000mg/L时,血红蛋白可随尿液排出。血红蛋白尿外观呈浓茶色,严重者呈酱油色。

2.参考范围 阴性。

3.临床意义

(1)尿血红蛋白测定有助于血管内溶血疾病的诊断。引起溶血的疾病有①红细胞破坏:如大面积烧伤、严重肌肉外伤和血管组织损伤、心脏瓣膜修复术、剧烈运动、急行军等;②生物因素:如疟疾感染、梭状芽胞杆菌中毒;③动植物所致溶血:如蛇毒、蜂毒、毒蕈;④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⑤服氧化剂药物:如伯氨喹、阿司匹林、磺胺、非那西汀;⑥免疫因素: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血型不合的输血。

(2)检测尿血红蛋白的试带法除与游离血红蛋白反应外,也与完整红细胞反应,因此肾炎、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肿瘤、结核和结石等引起的血尿,尿血红蛋白检查也可呈阳性反应。

(八)亚硝酸盐(nitrite,NIT)

1.理化性质 当尿液中存在适量硝酸盐,感染了具有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并且尿在膀胱内停留足够细菌作用的时间(4h)时,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2.参考范围 阴性。

3.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检。①与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符合相关性很高,阳性结果常表示有细菌存在,但阳性程度与细菌数量不成正比;②结果阴性不排除菌尿的可能,结果阳性也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统感染,因此解释结果时应与白细胞酯酶、尿沉渣镜检结果综合分析。

(九)白细胞(leukocyte,LEU)酯酶

1.理化性质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含有特异性酯酶,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胞质中则无酯酶,酯酶活性的高低与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呈正比。

2.参考范围 阴性。

3.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肾脏疾病以及泌尿系统感染,但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时,白细胞酯酶检测呈阴性,应结合尿沉渣镜检结果。

(十)尿比重(specific gravity,SG)

1.理化性质 又称尿比密,指尿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是尿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尿中可溶性的固体物质主要有尿素(25%)、肌酐和氯化钠(25%)。

2.参考范围 ①晨尿>1.020;②随机尿:成人1.003~1.035,新生儿1.002~1.004。

3.临床意义 尿比密测定是临床上估计肾脏浓缩稀释功能的常用指标。①高比密尿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少尿期,以及肾前性少尿疾病,如肝病、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蛋白尿、高热、脱水等。②尿比密常小于1.015时,称低比密尿或低张尿。如尿比密固定在1.010±0.003者,称为等渗尿或等张尿,提示肾脏稀释功能严重损害,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尿崩症等。③因尿比密易受生理和病理多种因素影响,用于估计肾功能时,24h连续多次测定比一次测定更有价值。

(十一)维生素C(vitamin C,VitC)

1.理化性质 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尿中维生素C浓度增高可对血红蛋白、胆红素、葡萄糖和亚硝酸盐的试带法检测产生负干扰。

2.参考范围 阴性。

3.临床意义 检测维生素C用于判断尿试带法其他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因为血红蛋白、胆红素、葡萄糖和亚硝酸盐的检测可因维生素C浓度增高而产生负干扰,干扰程度随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甚至会产生假阴性结果。

(十二)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1.理化性质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主要包括:尿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分析、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上皮细胞计数和分类、管型计数和分类、结晶计数和分类、细菌、真菌、精子、寄生虫等,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2.参考范围 光学显微镜法:红细胞 0~3/HP,白细胞 0~5/HP,透明管型0~1/LP。

3.临床意义 尿沉渣检查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有重要意义。有形成分检查可以弥补尿液理学、化学等检查中不能发现的异常变化,对减少漏诊、误诊有重要价值。

三、粪便检测指标

(一)粪便隐血试验

1.理化性质 胃肠道少量出血时,粪便中无可见的血液,因红细胞被溶解破坏,显微镜检查也未见红细胞,需采用化学法、免疫法才能证实的出血,称为隐血。

2.参考范围 阴性。

3.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筛检和鉴别。大面积烧伤发生应激性胃溃疡时,隐血试验可呈阳性。

(二)粪便显微镜检查

1.理化性质 粪便显微镜检查主要是检查粪便中有无病理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虫体或虫卵、异常细菌、真菌、原虫等。

2.参考范围 正常粪便偶见白细胞,无红细胞、寄生虫等。

3.临床意义 肠道炎症可见白细胞增多,下消化道炎症、痔疮、肿瘤等可见多少不等红细胞。在排除标本污染的前提下,真菌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放、化疗患者粪便。找到寄生虫虫体或其虫卵可确诊寄生虫感染。

四、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

(一)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rothrombin time,PT)

1.理化性质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该试验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2.参考范围及报告方式

(1)直接报告PT秒数:参考值(凝固法)为:11~13s,超过正常3s为异常。

(2)报告凝血酶原比值(prothrombin time ratio,PTR):PTR=受检者PT/正常对照PT,参考值:0.85~1.15。

(3)报告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n,INR):需先求得所用组织活酶的国际敏感度指数(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ISI),是所用组织凝血活酶与ISI已知的国际参比品或经其标定过的参比品之间敏感度相比较的参数。INR=PTRISI。参考值:用口服抗凝剂治疗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INR。

3.临床意义 ①PT延长或PTR增加:见于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减低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维生素K缺乏症、血循环抗凝物增多(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等。②PT缩短或PTR降低:见于先天性因子Ⅴ增多、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疾病等。③监测口服抗凝剂:临床常将INR 2~4作为口服抗凝剂治疗的适用范围。

(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1.理化性质 37℃条件下,以白陶土激活因子Ⅻ和Ⅺ,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第三因子,在Ca2+参与下,乏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即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内源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2.参考范围(凝固法) 25.07~35.00s。受检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超过10s以上有病理意义。

3.临床意义 ①APTT延长的最常见疾病为血友病,APTT检测对内源凝血途径因子(Ⅷ、Ⅸ、Ⅺ)缺乏较凝血时间敏感(血小板异常不影响APTT)。对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缺乏则不够敏感。另外,抗凝物增多与纤溶亢进时,APTT延长。②APTT缩短可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及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烧伤等。③APTT检测用于监测肝素治疗。一般在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

(三)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测定

1.理化性质 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分子量为34kD,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可被凝血酶和因子ⅩⅢ作用后转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

2.参考范围(凝固法) 2.0~4.0g/L。

3.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高:①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时,机体凝血功能增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如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恶性肿瘤等;②蛋白合成增多,如结缔组织病、多发性骨髓瘤等;③反应性增多,如急性感染、急性肾炎、烧伤、休克、大手术后等。

(2)病理性降低:①见于消耗过多,如DIC等;②纤溶系统活性增强,纤维蛋白原被分解,如原发性纤溶亢进症等;③合成减少,如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3)FIB测定可用于溶栓治疗和蛇毒治疗的监测。

(四)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

1.理化性质 在乏血小板血浆中加入一定量“标准化”凝血酶后,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时间。

2.参考范围(凝固法) 16~18s,若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者为异常。

3.临床意义 TT延长见于:①血中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严重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②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③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五)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s)

1.理化性质 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产生X、Y、D和E片段,降解纤维蛋白则产生X′、Y′、D-D和E′片段,上述所有片段统称为FDPs,FDPs对血液凝固和血小板功能均有一定影响。

2.参考值(乳胶免疫比浊法) FDPs<5mg/L。

3.临床意义 FDP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亢进和溶栓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恶性肿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肝疾病、肾疾病、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外伤及外科手术后。

(六)D-二聚体(D-Dimer,D-D)

1.理化性质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确定体内有无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的指标。

2.参考范围(乳胶免疫比浊法) 0~0.256 mg/L,D-D>0.5mg/L有临床意义。

3.临床意义 ①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中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症肝炎等疾病中升高;②继发性纤溶症D-D为阳性或增高,而原发性纤溶症为阴性或不升高;③陈旧性血栓患者D-二聚体并不升高;④凡有血块形成的出血,本试验均可呈阳性(如术后、烧伤后),故其特异性较低。

五、机体细菌、真菌感染的检测指标

(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1.理化性质 由肝细胞合成,为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还能结合多种细胞、真菌和原虫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卵磷脂和核酸。CRP可以引发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理作用和吞噬作用。为急性时相反应一个极灵敏的指标,在发热性疾病、各种炎症状态和创伤时,血清CRP水平会明显增高。

2.参考范围 ≤10mg/L。

3.临床意义 CRP在炎症开始数小时就升高,48h即可达峰值,随着病变消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而降至正常水平。此反应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是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其升高可见于:①组织损伤、感染、肿瘤、心肌梗死及一系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血管炎等;②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指标:手术后病人CRP升高,术后7~10d CRP水平应下降,如CRP不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可能并发感染或血栓栓塞;③可作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大多数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CRP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则多数不升高;④近年来有研究指出用超敏乳胶增强法测CRP,提高测定的敏感性,可区别在正常范围内和低程度炎症反应中的CRP水平,其浓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及预后中的重要作用已被临床重视。

(二)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

1.理化性质 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kD的糖蛋白。PCT的半寿期为25~30h,在体内外稳定性好。健康人血浆PCT含量极低,低于0.5ng/ml。

2.参考范围 ①健康人、慢性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病毒感染、轻微至中度局部细菌感染:<0.5ng/ml; 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发伤、烧伤:0.5~2ng/ml;③严重细菌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ng/ml(通常10~100ng/ml)。

3.临床意义 可在感染后2h后检测到,在感染后12~24h达到高峰,体内、外稳定性好,可用于严重细菌感染(腹膜炎或软组织感染等)和脓毒症的早期诊断。PCT浓度和炎症严重程度成正相关,随着炎症的控制和病情的缓解而降低至正常水平,因此PCT又可作为判断病情与预后以及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并可用于脓毒症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鉴别诊断、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性炎症的鉴别诊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脓毒症休克和非脓毒症休克的鉴别诊断,以及器官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吸收热与排斥反应的鉴别诊断。

(三)1,3-β-D葡聚糖(1,3-beta-dglucan,BG)抗原检测(简称G试验)

1.理化性质 BG广泛存在于除结合菌、隐球菌之外的真菌细胞壁中,占真菌细胞壁成分的50%以上,在酵母菌中含量最高,细菌、病毒、动物和人体细胞中均无此成分。BG由D-葡萄糖聚合而成,以β(1→3)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骨架作为主链,分枝状β(1→6)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作为侧链。BG可特异性激活鲎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凝血因子——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此过程称为G试验。

2.参考范围 ①正常值<20ng/L(Fungitec-G试剂盒检测);②正常值<60ng/L(Glucatell试剂盒检测)。

3.临床意义 BG可在念珠菌属、曲霉属、毛孢子属、镰刀属、酵母属、枝顶孢属等所致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血清中存在。G试验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和真菌血症的快速诊断,除结合菌和隐球菌外多种侵袭性真菌感染都可能为阳性,可用于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脑脊液中真菌的检测。临床有效的抗真菌治疗能降低血浆BG水平,连续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G实验阳性时间通常早于临床出现症状和影像学变化。溶血、血液透析(纤维素膜)、输注白蛋白或球蛋白、输注抗肿瘤的多糖类药物可出现假阳性,连续2次阳性才能作为微生物诊断的依据。

(四)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抗原检测(简称GM试验)

1.理化性质 GM是曲霉细胞壁上的一种多糖抗原,由核心和侧链两部分构成,核心为α-(1-2)(1-6)-糖苷键连接成的甘露聚糖,侧链主要由4~5个呋喃半乳糖组成。当曲霉在组织中侵袭、生长时可释放进入血循环,因此可用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

2.参考范围 ≥0.5为阳性。

3.临床意义 侵袭性曲霉病患者血清GM阳性表达可早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对高危患者连续动态监测(每周2次)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联合胸部CT检查更有助于早期诊断。抗真菌治疗后血清GM升高者预后不良,连续的血清GM检测可监测病情变化。某些真菌的细胞壁中存在类似GM的结构,如青霉属、红色毛癣菌、支孢霉属和地丝菌属等,可与曲霉GM发生交叉反应,导致假阳性结果,通常假阳性结果血清GM的检测值较低。此外,使用半合成青霉素尤其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食用可能含有GM的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和污染的大米等也可导致假阳性。G试验、GM试验鉴定范围对比,见表8-5。

六、心肌损伤和心脏功能检测指标

(一)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NP,NT-ProBNP)

1.理化性质 BNP为神经激素,主要由心室肌细胞生成。心室壁张力增高是激发BNP生成的主要因素,BNP的分泌可以产生利钠、利尿、血管舒张和平滑肌松弛等作用。当BNP前体自心肌细胞释放至血循环时,分裂为有生物活性、含有3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5kD的BNP及无生物活性、含有7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8.5kD的NTPro-BNP两部分。BNP与NT-Pro-BNP的血浆半衰期分别为21min、120min。BNP通过与利钠肽受体结合或由中性肽链内切酶进行降解而清除,而NT-Pro-BNP主要由肾清除,故其血浓度受肾功能影响明显。

2.参考范围 ①BNP<100pg/ml;②NT-pro-BNP<125pg/ml,NT-pro-BNP<450pg/ml(大于75岁者)。

3.临床意义 ①血浆BNP与NT-Pro-BNP在心力衰竭时均升高,并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血浆BNP<100pg/ml可以排除心力衰竭,阴性预测值为90%,血浆BNP>500pg/ml可以诊断为心力衰竭,阳性预测值为90%,NT-Pro-BNP<300pg/ml,可以排除心力衰竭,血浆NTPro-BNP>450pg/ml可以诊断为心力衰竭(50岁以上>900pg/ml,70岁以上>1800pg/ml)。②BNP与NT-Pro-BNP是呼吸困难患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预示因子,能有效鉴别慢性阻塞性呼吸困难和心源性呼吸困难。③BNP与NTProBNP可作为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和瓣膜性心脏病的预后指标。

BNP检测的主要特点:①可用于快速的床旁即时检测;②它受年龄和肾功能的影响较小;③在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有统一阈值。NT-proBNP检测的特点:①以大的实验室为平台,可降低检测费用;②与肾功能有密切相关性,肾脏清除率降低,NT-pro-BNP血浆浓度升高;③NT-pro-BNP的阈值受病人年龄影响较大,因为NT-pro-BNP的肾脏清除率受年龄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而阈值出现由125pg/ml到75岁后的450pg/ml的跳跃性改变。

(二)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

1.理化性质 是心肌肌纤维胞质中细肌丝的组成成分,是心肌细肌丝上结合Ca2+、触发兴奋—收缩偶联的调节蛋白,由三种不同基因的亚基组成:分别是心肌肌钙蛋白T(cTnT)-原肌球蛋白结合亚单位(分子量为37kD)、心肌肌钙蛋白I(cTnI)-抑制亚单位(分子量为22.5kD)和肌钙蛋白C(TnC)-钙结合亚单位(分子量为18kD)。由于心肌中的T和I亚基结构与其他肌肉组织不同,目前用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

2.参考范围 cTnT和cTnI有两个决定限,低的异常值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决定值和参考范围上限之间,决定有无心肌损伤,高的异常值用于诊断AMI。①cTnT正常值<0.01μg/L,诊断AMI的判断值为>0.1μg/L;②不同厂家提供的健康人群cTnI参考范围上限不一致,通常为0.1~1.0μg/L,诊断AMI的判断值为1.0~3.5μg/L。

3.临床意义 ①不仅能检测出AMI而且能检测微小损伤如不稳定心绞痛、心肌炎。②心肌损伤后4~8h,可检测到血中cTnT、cTnI明显升高,24~48h达高峰。cTnI可持续升高4~7d,而cTnT可达10~14d。诊断的窗口期长,兼有CK-MB和乳酸脱氢酶1的优点,有利于诊断迟到的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炎的一过性损伤。③肌钙蛋白血中浓度和心肌损伤范围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判断病情轻重,指导正确治疗。④烧伤后机体缺血缺氧与严重感染均能对心肌产生损伤,同时患者存在的肌肉损伤也会引起CK、CKMB、Mb升高,因此cTnT、cTnI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升高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可望成为烧伤患者理想的缺血性心肌损伤标记。⑤局限之处在于心肌损伤6h内,敏感度低,对确定是否早期使用溶栓治疗价值较小。另外,由于窗口期长,诊断近期发生的再梗死效果差。

(三)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同工酶

1.理化性质 CK分子量为86kD,是肌肉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催化肌酸进行可逆的磷酸化反应。CK是由脑型(brain,B)和肌型(muscle,M)两种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形成3种同工酶:CK-BB主要存在脑组织、CK-MB和CK-MM存在各种肌肉组织中,骨骼肌中98%~99%是CK-MM,1%~2%是CK-MB,心肌中约80%是CK-MM,15%~25%是CK-MB,CK-MB在心肌的相对含量为所有组织中最高,因此,CK及CK-MB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2.参考范围 ①血清CK(连续监测法)总活性:24~195U/L(男),24~170U/L(女);②CK-MB活性<25U/L;③CK-MB(质量法)<5μg/L。

3.临床意义 ①与AMI的关系:若患者具有CK-MB活性升高和下降的序列性变化,且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又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应考虑AMI;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在3~8h出现升高,8~24h达到峰值,48~72h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总CK测定比较,CK-MB的峰值稍有提前,且消失也较快。由于诊断窗较窄,无法对发病较长时间的AMI进行诊断。临床上可利用这一特点对再梗死进行诊断。②溶栓治疗时,CK-MB早期升高及短时间内达到峰值是AMI的征兆。溶栓治疗2h后,若CK-MB水平增加超过2倍,则提示心肌出现再灌注。③当心肌缺血时CK-MB常不增高,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大多数无CK-MB增高,即便增高也不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④CK-MB对心肌并不完全特异,在骨骼肌中也少量存在,外科手术和骨骼肌损伤(如烧伤、电烧伤)常出现一过性升高。

(四)肌红蛋白(myoglobin,Mb)

1.理化性质 肌红蛋白分子量约为17.8kD,是具有153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和1个含铁血红素辅基组成的亚铁血红素蛋白,存在于横纹肌(骨骼肌和心肌)的胞浆中,约占横纹肌细胞中蛋白的2%。肌红蛋白能可逆地与氧分子结合,增加氧扩散进入肌细胞的速度。

2.参考范围 男性:20~80μg/L;女性:10~70μg/L;诊断限:>100μg/L。

3.临床意义 ①发病后1~3h AMI患者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9h达峰值,Mb从肾小球滤液中清除较快,18~30h内可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目前是AMI发生后出现最早的可测标志物;②Mb半寿期短(15min),在胸痛发作2~12h内,Mb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③Mb测定有助于在AMI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死或梗死再扩展;④是溶栓治疗中判断有无再灌注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由于Mb也存在于骨骼肌中,而且仅从肾清除,所以烧伤、电烧伤、急性肌肉损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病患者、长时间的休克、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时Mb都会升高。

七、肝胆疾病的检测指标

(一)血清转氨酶(serum transaminase)

1.理化性质 氨基转移酶是催化α-氨基酸和α-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酶。机体内存在60多种氨基转移酶,其中用于检测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ALT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中,肝脏含量最高,其次为肾、心脏、骨骼肌等。AST也存在于多种器官中,主要分布于心脏、肝、骨骼肌和肾等。ALT主要分布在细胞质,AST既分布在细胞质也分布在线粒体中。血中ALT的半衰期为47±10h,AST的半衰期为17±5h。

2.参考范围 ①ALT:<40U/L(酶速率法);②AST:<45U/L(酶速率法);③AST/ALT:1.15左右。

3.临床意义 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血清ALT活性高低多与临床病情相平行,如大面积烧伤早期。随病情恶化,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下降,甚至在正常范围内,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表现为“酶胆分离”现象,此为重症肝炎临终期的表现,预后极差。②急性肝炎肝细胞轻度损害时,线粒体未受破坏,血中ALT升高程度大于AST,若损害严重(如酒精性肝炎),线粒体受到破坏,AST升高程度大于ALT。③慢性肝损伤患者中,ALT活性通常较AST高;随着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ALT的活性明显下降,AST/ALT逐渐上升,至肝硬化并且病变累及线粒体时,AST常高于ALT。但在肝硬化晚期,两者的活性均下降,可正常或低于正常,这与大量的肝组织被破坏有关。④ALT活性检测对非酒精性、无症状病人更为特异。AST用于具有潜在肝脏毒性药物的治疗监测,超过正常参考上限的3倍即应停止用药。⑤酒精摄入、药物治疗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均可引起无症状患者氨基转移酶慢性升高。

(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

1.理化性质 碱性磷酸酶是一组在pH 9~10.5的碱性环境中催化有机磷酸酯水解的酶。ALP以不同类型的同工酶的形式出现在肝、骨骼、肾、肠道以及胎盘中,肝ALP半寿期约为3d,位于肝毛细胆管的表面,是胆道功能障碍的指标之一。

2.参考范围 女性:1~12岁<500U/L,>15岁40~150U/L;男性:1~12岁<500U/L,12~15岁<750U/L,>15岁40~150U/L。

3.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增高:孕妇血清ALP在妊娠3个月即开始升高,9个月达峰值,约为正常值的2倍。骨骼生长期的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ALP高于成年人。②肝胆管梗阻、原发或继发肝癌、肝炎或肝硬化,血清ALP均可升高。③骨骼系统病变(成骨细胞瘤、骨折恢复期、变形性骨炎、佝偻病和转移性骨肿瘤),ALP可有不同程度升高。

(三)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

1.理化性质 GGT是在氨基酸吸收中,参与γ-谷氨酰基循环的一个重要的酶。该酶在体内分布较广,按其活性强度的顺序排列依次为:肾、前列腺、胰腺、肝、脾、肠、脑等。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少量来自肾和胰腺。

2.参考范围 ①男<64U/L,女<45U/L(37℃,IFCC法);②男:11~50U/L,女:7~30U/L(欧洲常规Szasz法)。

3.临床意义 ①检测GGT有助于鉴别ALP的来源,GGT与ALP同时增高常源于肝疾患,GGT正常、ALP升高源于肝外疾患,如骨骼肌系统疾病等;②GGT是胆汁淤积、胆道梗阻最敏感的酶,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GGT排泄受阻而反流入血,血中GGT升高明显;③病毒性肝炎、急慢性酒精性肝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血清GGT升高;④肝硬化代偿期GGT多正常,如失代偿或伴有炎症、进行性纤维化则GGT可升高。

(四)假性胆碱酯酶(pseudocholinesterase,PCHE)

1.理化性质 胆碱酯酶分为两大类:真性胆碱酯酶也称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存在于红细胞、肺、脑组织、交感神经节等处,主要作用是水解乙酰胆碱。假性胆碱酯酶存在于血清或血浆中,除可作用于乙酰胆碱外,还可作用于其他胆碱类化合物。假性胆碱酯酶是一种糖蛋白,由肝合成。此酶将胆碱酯水解为胆碱和有机酸,临床上即根据其水解产物多少测算出PCHE的活性。含有有机磷的杀虫剂能抑制红细胞内ACHE和血清中的PCHE。

2.参考范围 4.0~12.6kU/L。

3.临床意义 ①胆碱酯酶是反映肝细胞蛋白合成代谢功能的指标,在病情严重的肝炎患者中,PCHE降低与肝病变程度成正比,与血清白蛋白平行;慢性肝炎、肝硬化、 肝癌时如PCHE持续降低则提示预后不良;肝功能不全时PCHE明显降低。②是协助有机磷中毒诊断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手段。有机磷中毒时ACHE和PCHE都降低,但以PCHE的降低作为诊断依据;中毒者经碘解磷定、氯解磷定等有效治疗后,PCHE活性可上升,上升的程度表明中毒的恢复程度。③PCHE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肥胖、脂肪肝、肾疾病(排泄障碍)等。

(五)胆红素(bilirubin)

1.理化性质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主要代谢产物。在脾脏巨噬细胞中,血红蛋白被裂解为游离的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被微粒体血红素氧化酶氧化产生胆绿素,进而被胆绿素还原酶还原成胆红素。基于胆红素是否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前者是由胆红素n分子与1~2个葡萄糖醛酸分子单独酯化的结构,易溶于水,可通过肾脏排泄,能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后者是主要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不能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必须在“加速剂”的参与下才能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病理血清发现四种胆红素成分,即:①α组分胆红素:即为未结合胆红素,可与白蛋白可逆结合,通过血清白蛋白运输到肝。②β组分胆红素:即单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③γ组分胆红素,即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这两种成分均溶于水,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④δ组分胆红素:以共价键与白蛋白结合,不能通过肾排泻,能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总胆红素是这四种胆红素组分的总和。常规液体化学方法测得的间接胆红素约等于α组分胆红素,而β、γ、δ组分胆红素之和约等于直接胆红素。

2.参考范围 偶氮反应法:①血清总胆红素1.7~20μmol/L(0.1~1.2mg/dl);②血清直接胆红素0~6.8μmol/L(0~0.4mg/dl);③间接胆红素1.7~13.2μmol/L(0.1~0.8mg/dl)。

3.临床意义 ①血清总胆红素和以间接胆红素增多为主的是溶血性黄疸,例如严重大面积烧伤时因热力造成的红细胞破坏增加、大量输入库存血、溶血性贫血等;②血清总胆红素和以直接胆红素增多为主是梗阻性黄疸,如胆石症、肿瘤等;③血清总胆红素、直接和间接胆红素皆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如烧伤后肝功能不全、病毒性肝炎等;④δ-胆红素的半寿期大约21d,在正常人血清中检测不到。在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时,含量增高。疾病恢复期,总胆红素下降,尤其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由于δ-胆红素半寿期长,消失慢,因此相对百分比却反而增高,最后可达到总胆红素的80%以上。若δ-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持续或逐渐降低,提示预后不佳。

(六)胆汁酸(bile acid,BA),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

1.理化性质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由胆固醇在肝内降解而形成,随胆汁分泌进入肠道,协助脂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在肠道中约有95%胆汁酸通过肠肝循环被重吸收,剩余的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人类胆汁中存在的胆汁酸是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主要有胆酸、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还有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熊去氧胆酸。

2.参考范围 <10μmol/L。

3.临床意义 ①胆汁酸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中毒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等引起肝细胞损伤的疾病均会引起血清TBA显著增高;②胆石症、胆道内肿瘤、胆管性肝硬化、新生儿胆汁淤积、妊娠性胆汁淤积等疾病引起肝内、肝外胆管阻塞时胆汁酸排泄受阻,血清TBA增高;③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分流,肠道中次级胆汁酸经分流的门脉系统直接进入体循环,血清TBA升高;④进食后血清TBA可一过性升高,此为生理现象。

(七)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测定和白蛋白(albumin,Alb)与球蛋白(globulin,Glo)比值(A/G)测定

1.理化性质 血清总蛋白是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总和。白蛋白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20d,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白蛋白是血浆中重要的运输蛋白,许多非水溶性的物质与白蛋白结合后被运输。白蛋白还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缓冲血液酸碱的能力。

2.参考范围 ①总蛋白:60~80g/L;②白蛋白:35~55g/L;③球蛋白25~35g/L;④白球比:1.5~2.5。

3.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降低一般与白蛋白减少相平行,总蛋白升高同时伴有球蛋白升高。①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严重腹泻、呕吐、休克、饮水量不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②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的主要原因:由肝细胞损害引起的白蛋白合成下降、蛋白质摄入不足、蛋白质丢失过多(烧伤时大量血浆渗出、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尿)、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组织损伤或炎症)以及血清水分增加等。③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当血清总蛋白>80g/L,成为高蛋白血症;当球蛋白>35g/L称为高球蛋白血症。总蛋白增高主要是因为球蛋白增高,其中以γ球蛋白增高为主,如慢性肝脏疾病、M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等。④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常见于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儿)、免疫功能抑制(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以及先天性r球蛋白缺乏。⑤A/G倒置: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八)前白蛋白(prealbumin,PA)

1.理化性质 在肝细胞合成,在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而得名。其半寿期很短,仅约12h。因此,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比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前白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组织修补材料和运载蛋白,参与T3、T4、维生素A的运输。

2.参考范围 200~400mg/L。

3.临床意义 ①PA是负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创伤等任何急需合成蛋白质的情况下,血清PA均迅速下降;②PA是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早期肝炎患者血清PA可在其他蛋白含量改变之前降低,这与PA的半寿期很短有关;③PA是营养不良的指标。

八、肾功能的检测指标

(一)尿素(urea)

1.理化性质 尿素又称脲,是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的终末产物,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而从尿液中排泄,少量尿素可经汗液、胆道排泄。血尿素占血中非蛋白氮的45%,是体内含量最高的非蛋白质含氮物质。血尿素的浓度取决于机体氮分解代谢能力和肾的排泄能力。

2.参考范围 尿素酶法:①血清尿素1.8~7.1mmol/L(11~43mg/dl); ②尿尿素250~570mmol/24h(15~34g/24h)。

3.临床意义 ①在蛋白质摄入及体内分解代谢较恒定的条件下,血尿素浓度取决于从肾排出的速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血尿素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只有在有效肾单位约50%以上受损时,血尿素才开始上升。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肌酐清除率开始下降,但血肌酐和血尿素尚无明显变化,到氮质血症阶段这两项指标开始明显增高。②血尿素升高除肾本身因素外,还有肾前和肾后因素。肾前因素:肾血流量明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退,导致尿素排出减少,血中浓度上升。常见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脱水、急性失血、休克等有效循环容量急剧减少时。肾后因素:见于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肿瘤或肥大等。③蛋白分解亢进症:见于大面积烧伤、消化道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挤压综合征等。④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后。⑤生理性降低,见于妊娠。

(二)肌酐(creatinine,Cr)

1.理化性质 肌酐是肌酸代谢的终末产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由于肌酐基本不受肾外因素影响,在食物摄取及体内分解代谢较稳定的情况下,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故血(尿)肌酐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2.参考范围 ①酶法:成年人30~106μmol/L(0.3~1.2mg/dl),儿童18~53μmol/L(0.2~0.6mg/dl);②苦味酸法:成人44~133μmol/L(0.5~1.5mg/dl),儿童27~62μmol/L(0.3~0.7mg/dl)。

3.临床意义 ①反应肾小球滤过率减退的后期指标。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至50%时,血清肌酐仍可正常。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水平大约1/3时,血清肌酐有明显上升,且上升曲线斜率会陡然变大,在此阶段血清肌酐是氮质血症病情观察和疗效判断的有效指征。因此其升高见于各种肾病、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②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血肌酐也可升高。③妊娠、进行性肌萎缩血肌酐可降低。

(三)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简称肌酐清除率)

1.理化性质 在严格进食不含肌酐的食品情况下,自身肌肉中磷酸肌酸的代谢产物是肌酐的唯一来源。人体肌肉以1mg/min速度将肌酐排入血中,血浆内生肌酐比较稳定,不受蛋白摄入影响。由于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只要测定血肌酐和尿肌酐浓度,并根据每分钟尿量即可计算得到Ccr,其计算公式为:Ccr=(UCr×V)/SCr(ml/min)(其中UCr、SCr分别代表尿肌酐和血清肌酐浓度;V代表每分钟尿量,由24h尿量换算所得)。

2.参考范围 80~120ml/min。

3.临床意义 ①能较早反应肾功能损害,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血清肌酐和尿素尚在正常范围时,Ccr可低于正常范围的80%以下。②反应肾小球损害程度:Ccr低至51~70ml/min,为肾功能轻微损害;Ccr低至31~50ml/min,为肾功能中度损害;Ccr低至30ml/min以下,为肾功能重度损害;Ccr低至20ml/min以下,为肾功能衰竭;Ccr低至10ml/min以下,为终末期肾衰。

(四)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

1.理化性质 β2-微球蛋白是体内所有有核细胞膜上Ⅰ型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轻链蛋白,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分子量约为11.8kD,因电泳时位于β2区带而得名。血中β2-微球蛋白可自由通过肾小球,约99.9%在肾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分解破坏,仅0.1%由终尿排出体外。

2.参考范围 ①血清β2-微球蛋白<2.5mg/L;②尿β2-微球蛋白<0.2mg/L。

3.临床意义 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血清β2-微球蛋白升高较血肌酐更灵敏,能较好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②肾移植中,移植物存活后血清β2-微球蛋白下降比血清肌酐更早;发生排异时,β2-微球蛋白的排出减少、合成增加,血清β2-微球蛋白回升。③血清β2-微球蛋白升高还可见于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④尿β2-微球蛋白是监测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如烧伤诱发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应注意的是,肾小管重吸收β2-微球蛋白的阈值为5m/L,超过此阈值,可出现非重吸收功能受损的大量尿β2-微球蛋白排泄。故应同时检测血β2-微球蛋白,只有血β2-微球蛋白<5mg/L时,尿β2-微球蛋白升高才反应肾小管损伤。

九、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检测指标

(一)钾(K)

1.理化性质 人体钾98%分布于细胞内,仅有2%分布于细胞外液。钾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调节体液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和保持细胞应激功能的重要电解质之一。

2.参考范围 3.5~5.5mmol/L。

3.临床意义 血清钾低于3.5mmol/L以下,为低钾血症;高于5.5mmol/L以上,称为高钾血症。

(1)烧伤后低钾血症较为常见,主要原因是:①从烧伤创面丢失钾;②从肾排钾增加;③呕吐、腹泻等引起从消化道丢失钾;④碱中毒、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引起的钾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增加;⑤食欲缺乏或禁食导致的钾摄入不足。

(2)烧伤后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是:①肾排钾功能障碍;②静脉输入钾盐过多,或大量输入库存较久的血液;③大面积烧伤后皮肤和肌肉组织大量破坏,钾从细胞内释放增加。

(二)钠(Na)

1.理化性质 正常人体内的钠50%分布于细胞外液,10%在细胞内液,40%在骨骼内。钠离子是细胞外液含量最高的阳离子,对保持细胞外液容量、调节酸碱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

2.参考范围 135~145mmol/L。

3.临床意义 当血钠水平低于135mmol/L时为低钠血症,高于145mmol/L为高钠血症。

(1)烧伤后发生低钠血症的原因:①过量输注水分;②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丢失,致使失钠量超过失水量;③肾损伤。

(2)烧伤后发生高钠血症的原因:①创面水分大量蒸发或溶质利尿水分丧失而未及时补充;②脓毒症常伴有高钠血症,机制不明。

(三)钙(Ca)

1.理化性质 人体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其余1%存在于体液和软组织中。血浆中的钙约占机体总钙的0.1%,称为血钙。血钙以离子钙和结合钙两种形式存在,约各占50%。绝大部分结合钙与血浆清蛋白结合,为不扩散钙,小部分与柠檬酸、重碳酸盐等结合,与离子钙总称为可扩散钙。血浆钙中只有离子钙直接发挥生理作用。

2.参考范围 ①血清总钙:2.25~2.75mmol/L;②离子钙:0.94~1.26mmol/L。

3.临床意义 血钙浓度低于2.25时为低钙血症,超过2.75mmol/L时为高钙血症。烧伤早期可出现低钙血症,主要原因为:①从烧伤创面丢失;②1,25-(OH)2D3合成减少,引起钙从小肠吸收降低;③大量输注库存血(枸橼酸保存液可结合钙);④长期禁食,肠道外营养支持;⑤碱中毒等。

(四)镁(Mg)

1.理化性质 人体镁大约一半分布在骨中,其余在细胞内,是细胞内含量仅次于钾的阳离子,细胞外液镁不超过总量的1%。红细胞镁可作为细胞内镁的指标来测定,可用于了解镁在细胞内的动态。血清镁以游离镁(55%),与碳酸、磷酸、枸橼酸等结合的镁盐(15%)和蛋白结合镁(30%)三种形式存在。前两种属于可滤过镁,离子镁具有生理活性。镁和钙有相似的生理功能,其中一个发生紊乱,另一个也常有紊乱,如低镁血症常同时有低钙血症。

2.参考范围 0.75~1.25mmol/L。

3.临床意义 烧伤后组织损伤释放镁,血清镁浓度短暂升高,随后下降。烧伤后期多为低镁血症,其丢失途径有:①镁从创面大量丢失或蓄积于烧伤局部;②醛固酮分泌增多、呋塞米等利尿药均促使Mg2+从肾排泄增多;③胃肠道负压吸引、呕吐、腹泻及吸收不良等,导致Mg2+从消化道丢失。

(五)血气分析

理化性质 是了解人体内环境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通过测定血液的酸碱度(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碳酸氢盐(HCO3-)等几个分析指标来评价心肺功能状况和酸碱平衡状态。成人血气分析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见表8-6。

A代表动脉,V代表静脉

(蔺 静 于 勇)

参考文献

[1] Struelens MJ,Denis O,Rodriguez-Villalobos H.Microbiolog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progress and challenges.J Microbes Infect,2004,6(11):1043-1048.

[2] 倪语星,杨莉.临床微生物学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中华医学杂志,2006,86(9):581-583.

[3] Susan E.Sharp.人类共生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徐建国.临床微生物学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3-36.

[4] Heggers J.Microbiology for surgeons.//Kerstein MD.Management of surgical infections.MtKisco,NY:futura,1980:27-55.

[5] Herndon DN.Total burn care.Third editon.Philadelphia:Saunders,2007:154-157.

[6] Murray PR,Baron EJ,Jorgensen JH,et al.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8th edition.Washington,DC:ASM,2003:53-62.

[7] 黄敏.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贾文祥.医学微生物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3-87.

[8] 于勇,盛志勇,柴家科,等.烧伤病区病原菌结构的变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289-291.

[9] 肖光夏.烧伤感染.//黎鳌.黎鳌烧伤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7-80.

[10] 于勇.烧伤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变迁.//盛志勇.烧伤学临床新视野——烧伤休克、感染、营养、修复与整复.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9-160.

[11] Rello J,Jubert P,Valles J,et al.Evaluation of outcome for intubated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due to Pseudomonas aeruginosa.J Clin Infect Dis,1996,23(5):973-978.

[12] Mayhall CG.The epidemiology of burn wound infections:then and now.Clin Infect Dis,2003,37(4):543-550.

[13] Mayhall CG.Hospital 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n control,1st edn.Baltimore,Maryland:Williams &Wilkins;1996.

[14] Sedat Y,Nursal TZ,Tarim A,et al.Bacteriological polfile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comparison of findings in a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other intensive care units,and the hospital services unit of a single center.J Burn care Rehabil,2005,26(6):488-492.

[15] Mousa HA.Aerobic,anaerobic and fungal burn wound infections.J Hosp Infect,1997,37(4):317-323.

[16] 柴家科.烧伤感染的病原菌.//盛志勇.危重烧伤治疗学与康复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8.

[17] 李峰,柴家科.烧伤创面产超广谱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对比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9):3042-3044.

[18] Schreckenberger PC,Alexander von Graevenitz.不动杆菌属、无色杆菌属、产碱菌属、莫拉氏菌属、甲基杆菌属.//徐建国.临床微生物学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770.

[19] 洪秀华.微生物检验.//张卓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5-496.

[20] 于勇.病原菌耐药与抗菌药物使用的宏观量化关系.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186-189.

[21] Weber M,Hamm C.Rol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and NT-proBNP in clinical routine. Heart,2006,92(6):843-849.

[22] 丛玉隆,金大鸣,王鸿利,等.中国人群成人静脉血血细胞分析参考范围调查.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4):1201-1205.

[23] 王欣茹,龙宪连,张立军.血液体液常规检验.//于勇,董梅.检验与临床诊断——呼吸病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85-106.

[24] 高建川,柴家科.烧伤后水与电解质平衡.//盛志勇,郭振荣.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95-306.

[25] 郑铁生,鄢盛恺.临床生物化学检验.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60-308.

[26] 熊立凡,刘成玉.临床基础检验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76,140-169.

[27] 中级/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临床医学检验与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90,258-270,342-4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