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常发生瘢痕增生与挛缩,导致关节畸形甚至脱位,利用夹板外固定可对抗关节挛缩。
一、夹板的种类
1.固定夹板 保持肢体良好位置,对抗挛缩防止畸形,患者通常白天功能锻炼,夜间固定。另外,植皮术后植皮区需24h连续固定,避免皮片移动。
2.功能夹板 利用弹簧、橡胶条等物为动力,是进行积极运动的工具。有增强肌力训练,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3.矫正夹板 用于防止瘢痕挛缩引起的关节变形、错位、脱位。
二、夹板的特点和制作
1.特点 制作夹板的材料很多,一般都以在高温下能塑形的可塑板块为多。从1982年8月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首选应用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研制的以氯乙烯-醋酸乙烯为主要原料的氯醋夹板,其特点是无毒,无刺激性,在温度40~50℃开始变软,70℃左右可随意塑形。常温下1~3min内硬化,可反复使用。所有夹板应夜间使用,白天以锻炼为主。
2.制作方法
(1)手部可塑夹板的制作方法:手背烧伤可用可塑夹板制成腕背伸15°~30°,掌指关节屈曲70°~80°,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外展对掌位的夹板(图41-10)。
图41-10 腕部及指间关节伸直位固定板
手掌烧伤病人,可采用手部固定于伸直位的夹板(图41-11)。
图41-11 掌指固定板
(2)各大关节可塑夹板制作方法:先在可塑板上按制作部位画好图形,放入70℃水中软化后剪下图形,然后在病人制作部位放置衬垫,再将软化的可塑图形置于衬垫上手法造型,外用绷带包裹即可应用。
(3)可塑夹板固定的方法
肩关节:保持上肢外展90°,前倾10°,制成三角架形夹板(图41-12)。
肘关节:夹板置于肘前,保持肘关节伸直位(图41-13)。
膝关节:夹板置于腘窝后,保持膝关节伸直位(图41-14)。
踝关节:保持中立位,背屈90°,趾伸直,足跟垫以棉垫(图41-15)。
图41-12 肩关节夹板
图41-13 肘关节夹板
图41-14 膝关节夹板
图41-15 踝关节夹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