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术室风险评估安全防护

手术室风险评估安全防护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手术室风险评估安全防护是指手术室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为确保安全,针对不同手术、不同患者、重点对象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后而采取的防护措施。(八)凡术中增加清点范围内的物品,必须由巡回护士给予增加并由刷手、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登记后刷手护士要核对所登数字。(九)手术结束,由刷手护士及巡回护士再次共同清点术中所用的纱布、纱垫等物品,与登记相符后刷手护士在登记本上做标记并签字。

手术室风险评估安全防护是指手术室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为确保安全,针对不同手术、不同患者、重点对象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后而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正确识别手术患者措施

(一)术前访视患者,了解手术情况、手术部位。

(二)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和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四)患者参与核查。

二、防坠床措施

(一)接患者时:固定好床后再移动患者;及时固定床挡;必要时再用约束带固定。

(二)移至手术床后:立即使用约束带固定。

(三)体位固定要安全可靠,特别是侧卧、垫高、头低脚高、头高脚低等体位。

(四)麻醉时、手术结束时、麻醉恢复期间:有专人看护,不得离开。加强安全措施(约束带、床档)。

(五)术后固定好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三方护送患者。

三、防压疮措施

(一)填写皮肤预警表

(二)检查全身皮肤

(三)护理防护措施

1.床单位平整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局部适当加软垫,贴防褥疮膜(保护、支持皮肤,提高耐磨力和抗张力)或局部涂石蜡油。

3.安置体位时,避免皮肤张力过大。

4.受压部位定时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5.调节手术床前后倾或左右倾角度,减轻受压部位支重力(征得术者同意)。

6.做好记录并认真交接班。

四、防感染措施

(一)手术环境: 净化系统符合规范;控制手术间人数,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

(二)手术安排:按原则进行手术安排(先清洁后污染);感染手术在专科手术间进行。

(三)手术操作: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术中的器械要随时擦洗。

(四)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五、防异物遗留措施

(一)严格执行清点查对制度。

(二)凡是有刷手护士上台的手术均要做清点。

(三)刷手护士整理器械桌时,按次序清点器械、缝针、小方纱、纱布、纱垫。

(四)清点时刷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在登记本上清点1项登记1项。

(五)清点全部完毕,刷手护士核对登记数字;带教实习护士、进修护士及新护士时,必须由带教老师亲自清点、核对。

(六)手术开始时,不管是否须清点数字的手术,手术间的纱布、纱球、纱垫等清点物品清理干净。

(七)手术台上已清点的纱布、纱垫一律不得剪开使用。

(八)凡术中增加清点范围内的物品,必须由巡回护士给予增加并由刷手、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登记后刷手护士要核对所登数字。

(九)手术结束,由刷手护士及巡回护士再次共同清点术中所用的纱布、纱垫等物品,与登记相符后刷手护士在登记本上做标记并签字。

(十)如清点数字不对,应及时查找,若无其他原因,要提出重新打开伤口检查,并立即向上级汇报。

(十一)如果患者体腔内需要填塞纱布、纱垫、宫纱等物品,需要在清点单上注明,并请主刀医生签字确认。

六、安全用血措施

(一)输血前的检查:查血型化验单、备血单。

(二)认真执行输血查对重要环节。

(三)病历、血型化验单、取血单、血袋一一核对。

(四)查对时做到二人同时查、互查,手要指到位,眼要看到位、口要说到位。

(五)双签字:输血医生及巡回护士查对后须在清点单特殊交班位置登记血型及取血量并双签字。

(六)输血前不必加温。

(七)输血中严密观察患者,出现输血反应按输血不良反应处置。

七、防止标本遗失措施

(一)手术标本未经主管医生同意不得遗弃。

(二)手术标本不得由患者或家属本人拿走或送检,须专人送病理科。

(三)手术标本刷手护士要妥善保管。

(四)专柜专锁、专人负责,及时处理,严格落实查对、登记、签名制度。

(五)送标本的护士确认无误后送病理科,与病理科人员面对面交接班,并签字。

(六)焚烧标本逐级报批签字,按流程送焚烧。

八、防液体外渗措施

(一)穿刺时确保安全可靠,固定牢靠。

(二)定时检查输液部位。

(三)发生输液渗漏时及时拔除留置针,评估情况,妥善处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