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
灸法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期。《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这段记载,说明灸法来自于北方。究其发源之时期,则是人类对火的发现和利用之后。火不仅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战胜猛兽、饥饿的武器,而且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灸法的发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群居而生,猎取的食物以火烤之,寒冷侵袭时围火取暖,在这些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原本身体不适的部位和疼痛之处,受火的熏烤和热熨后,不适和疼痛减轻甚至彻底消除了。人们逐渐认识到温热刺激是可以治病的,如热物熨腹,可以缓解因受寒而致的腹痛、肠鸣;熏烤关节可以减轻寒湿造成的关节疼痛等等。由偶然对火的体验到主动用火祛病防病,这时灸法已作为一种独特的外治方法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并被后人沿用和发展。
(二)发展
随着历史的前进,灸法也在不断发展,从治疗中逐步积累经验并上升为理论。据早期可考文字记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已有《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两部经脉著作,其中就叙述了经脉的循行部位,所主疾病及灸法冶疗等。在战国时期的《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也记载了与灸法相关的内容:“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灵枢·经脉》云:“陷下则灸之。”《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这说明灸法在当时已较为盛行,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春秋战国时期,灸法称为“攻”法。《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581年晋景公患了重病,秦国派名医医缓前往诊治,医缓给晋景公看完病后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这里所说的“攻”就是指的灸法,“达”指针刺。《孟子·离娄》说:“七年之疾,求三年之艾,苟为不蓄,终身不得。”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就把“艾”作为主要施灸材料来使用并运用至今。比起远古时期燃烧树枝、干草等明火施灸,艾绒燃烧时是暗火,不容易烫伤,而且火力温和而持久,能深入脏腑、趋达病所。灸材的改进在灸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灸法也因此称为艾灸疗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艾灸疗法有了进一步发展。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涉及灸法的就有十二条之多,且重点论述了灸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即所谓“可火,不可火”,并提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见解。三国时期《曹氏灸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最早的灸疗专著诞生,此书是集秦汉以来灸法经验之大成,为促进我国灸疗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可惜因年代已久,此书已遗。晋代医家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将灸疗用于急证之中,如卒死、五尸、霍乱、吐痢等。他的妻子鲍姑,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女灸师,她医术精湛,尤善于灸法。
到了唐代,灸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就记载了用竹筒及苇筒塞入耳中,在筒口施灸以治耳病。他还提出了灸法预防传染病、中风等疾病,认为灸疗具有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抗衰老的作用。宋代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法》认为:“仓卒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宋代还有一个叫窦材的人,他的著作《扁鹊心书》就注重灸关元、气海、中脘等穴,培补元气,延年益寿。《骨蒸病灸方》一书,主要论述了灸治痨病的方法,使崔氏四花穴灸疗流传百世。宋太祖亲自为某弟施灸,并取艾自灸,为后人传为佳话。《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医籍中均收录了大量灸疗的内容,使灸法成为当时的急救措施之一。元代著名医家刘完素、朱丹溪还创立了热病可灸理论。
明代针灸名家辈出,《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一批针灸名著相继问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艾绒加药物的“雷火神针”等新的灸疗方法,以及“桑枝灸”“灯火灸”等,为丰富灸法的内容做出了贡献。清代的《神灸经纶》是一部灸疗学专著,全面总结了历代灸法成就,它标志着我国灸疗学发展的一个新高度。到了清代末年,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朽,帝国主义的入侵,西洋文化的传入使灸疗学备受摧残,濒于灭迹。
新中国成立之后,艾灸疗法如同中医、针术一样也得到了较大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数千年历史的灸法越来越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好的造福于人类,在防治疾病,康复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