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又称胃脘痛,以各种性状的胃脘部的疼痛为主症,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可参照本病治疗。临床常见证型为寒邪犯胃、食积伤胃、肝气犯胃、瘀血阻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寒,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
(一)辨证分型
1.寒邪犯胃 胃痛暴作,得温痛减,遇寒加重,恶寒喜暖,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2.食积伤胃 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
3.肝气犯胃 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攻撑走窜,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善太息,不思饮食,精神抑郁;舌苔薄白,脉弦滑。
4.瘀血阻滞 胃脘疼痛,状如针刺,痛有定处而拒按;舌黯或有瘀斑,脉涩。
5.胃阴不足 胃脘隐痛或隐隐作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咽干唇燥,大便干结;舌体瘦,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6.脾胃虚寒 胃脘隐痛,遇寒或饥饿时痛剧,得温或进食则缓,喜温喜按,神疲肢怠,四肢不温,食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1.治法 理气和胃止痛。寒邪犯胃兼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食积伤胃兼消食导滞、和胃止痛;肝气犯胃兼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瘀血阻滞兼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胃阴不足兼滋阴益胃、和中止痛;脾胃虚寒兼温中健脾。采用隔姜灸、艾条温和灸治疗。
2.处方 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辨证配穴:寒邪犯胃加神阙、梁门;食积伤胃加建里、梁门;肝气犯胃加太冲、陷谷;瘀血阻滞加膈俞、胃俞;胃阴不足加三阴交、太溪;脾胃虚寒加脾俞、胃俞。
3.疗程 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4.方解 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足三里乃胃之下合穴,两者合用可通调腑气,和胃止痛;内关为心包经络穴,沟通三焦,功擅理气降逆,和胃止痛;公孙为脾经络穴,调理脾胃而止痛,公孙配内关专治心、胸、胃病症。寒邪客胃加神阙、梁门温胃散寒;食积伤胃加建里、梁门消食导滞;肝气犯胃加太冲、陷谷疏肝理气;瘀血阻滞加膈俞、胃俞化瘀止痛;胃阴不足加三阴交、太溪滋阴养胃;脾胃虚寒加脾俞、胃俞温中散寒。
【腧穴定位】(图11-1)
图11-1 胃痛艾灸穴位
【操作流程】
(一)隔姜灸
参见上篇隔姜灸。
(二)艾条温和灸
参见上篇艾条温和灸。
【重点提示】
1.施隔姜灸过程中,患者灼痛时应及时提起姜片,防止灼伤。
2.施艾条温和灸时,手持艾条不要移动,不可距局部皮肤太近,以免烫伤。
【技术要领】(图11-2~图11-11)
图11-2 中脘:隔姜灸5~8壮
图11-3 足三里: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11-4 膈俞、胃俞:隔姜灸5~8壮
图11-5 梁门、建里:隔姜灸5~8壮
图11-6 脾俞、胃俞:隔姜灸5~8壮
图11-7 (A,B)梁门、神阙(先垫盐):隔姜灸5~8壮
图11-8 公孙:隔姜灸5~ 8壮
图11-9 内关: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11-10 太冲、陷谷: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11-11 三阴交、太溪:隔姜灸5~8壮
【专家点睛】
1.灸法治疗胃痛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慢性胃痛,由于病情缠绵反复,虽难以获得捷效,坚持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2.本病应注意排除胃癌及肝胆胰等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3.患者应饮食定时、定量,勿过饥、过饱;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力戒烟酒;保持心情舒畅。
参考文献
[1] 陆寿康主编.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5-87.
[2] 冯淑兰主编.刺法灸法学技能实训[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2-111.
[3] 王启才主编.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6-1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