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遗精艾灸治疗

遗精艾灸治疗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梦而遗精,称为“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称“滑精”。未婚或已婚但无正常性生活的男子每月遗精2~4次者属正常现象。西医的男子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神经衰弱、精囊炎及睾丸炎等疾病可参照本病治疗。可以使用隔姜灸、艾条温和灸治疗。由于某些器质性疾病引起者,须同时治疗原发病。

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频繁遗泄的病症,又称“失精”。有梦而遗精,称为“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称“滑精”。未婚或已婚但无正常性生活的男子每月遗精2~4次者属正常现象。西医的男子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神经衰弱、精囊炎及睾丸炎等疾病可参照本病治疗。遗精分为虚实两型。实证多为湿热下注;虚证多为肾气不固、心脾两虚、阴虚火旺。治以清热利湿、调气固精;或补虚固本、育阴潜阳。

【辨证论治】

(一)实证

1.辨证分型 湿热下注:梦中遗精频作,尿后有精液外流,小便短黄混浊且热涩不爽,口苦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疗方案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固精。一般不用艾灸,可用针刺泻法(参见《中医针刺疗法教程》)。

(二)虚证

1.辨证分型

(1)肾气不固:遗精频作,甚则滑精,面色少华,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2)心脾两虚:遗精常因思虑过多或劳倦而作,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四肢倦怠,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

(3)阴虚火旺:梦中遗精,夜寐不宁,头昏头晕,耳鸣目眩,心悸易惊,神疲乏力,尿少色黄;舌尖红、苔少,脉细数。

2.治疗方案

(1)治法:补虚摄精。肾气不固者补益肾气,培元固本;心脾两虚者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培元固本;阴虚火旺者育阴潜阳、护肾摄精。可以使用隔姜灸、艾条温和灸治疗。

(2)处方:肾俞、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辨证配穴:肾气不固加志室、命门;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阴虚火旺加太溪、神门。

(3)疗程: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4)方解:肾俞为肾气输注之处,能补肾以固摄精宫;气海、关元、中极培补元气以振奋肾气;三阴交乃足三阴经之交会穴,补益肝肾。志室又名精宫,固精摄精;命门大补肾中阳气,益肾固精。心俞、脾俞为心、脾之气输注之处,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太溪、神门为心、肾经原穴,以交通心肾,滋阴降火。

【腧穴定位】(图14-1)

图14-1 遗精艾灸穴位

【操作流程】

(一)隔姜灸

1.根据治疗取穴方便,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

2.切取生姜片,直径2~3cm,厚约0.3cm(约1元硬币厚),在姜片中心处用毫针穿刺数孔。

3.将姜片置于腧穴之上,再把中艾炷或大艾炷置于姜片上,线香或打火机点燃艾炷顶端待其燃烧。

4.当患者灼痛难忍时,医者提起姜片,稍待片刻后放下再灸。

5.艾炷燃尽,除去艾灰,另换一炷依前法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一般每穴灸5~8壮。

6.灸毕,去除姜片,局部用温水擦拭干净。

(二)艾条温和灸

1.根据治疗取穴方便,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

2.选用纯艾条,点燃一端。

3.隔施灸经穴上方2~3cm固定熏烤。

4.当艾条燃端产生灰烬时,将灰烬弹至医用垃圾盘内,继续施灸。

5.灸至皮肤红晕即可,一般每穴灸5~10分钟。

【重点提示】

1.施隔姜灸过程中,患者灼痛时应及时提起姜片,防止灼伤。

2.施艾灸温和灸时,手持艾条不要移动,不可距局部皮肤太近,以免烫伤。

【技术要领】(图14-2~图14-7)

图14-2 肾俞、志室、命门:隔姜灸5~8壮

图14-3 三阴交: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14-4 心俞、脾俞:隔姜灸5~8壮

图14-5 气海、关元、中极:隔姜灸5~8壮

图14-6 神门: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14-7 太溪: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专家点睛】

1.遗精多属于功能性疾病,在治疗的同时应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嘱患者放下包袱,开朗乐观。由于某些器质性疾病引起者,须同时治疗原发病。

2.睡眠宜养成侧卧习惯,被褥不宜过厚,衬裤不宜过紧。

3.饮食宜清淡,慎食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参考文献

[1] 陆寿康主编.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5-87.

[2] 冯淑兰主编.刺法灸法学技能实训[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2-111.

[3] 王启才主编.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9-1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