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临床以视物模糊、眼花或眼前发黑、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站立不稳为主要表现。西医的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及贫血等疾病可参照本病治疗。治疗原则为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辨证论治】
(一)辨证分型
1.肝阳上亢 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涨,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肢麻震颤,颜面潮红,口苦,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2.痰浊内蕴 头重昏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脘腹痞满,纳少神疲;舌苔白腻,脉濡滑。
3.气血亏虚 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神疲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4.肾精不足 头晕目眩,耳鸣如蝉,久发不已,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胁部隐痛,腰膝酸软,咽干口燥,少寐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二)治疗方案
1.治法 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肝阳上亢型平肝潜阳,泻火息风;痰浊内蕴型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气血亏虚型补益气血,调养心脾;肾精不足型补益肾精,滋养脑髓。可采用艾条温和灸、艾炷隔姜片灸治疗。
2.处方 主穴:百会、风池、合谷、太冲。辨证配穴:肝阳上亢型加行间、侠溪;痰浊内蕴型加阴陵泉、丰隆;气血亏虚型加足三里、三阴交;肾精不足型加肾俞、太溪。
3.疗程 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方解 主穴百会为诸阳之会,灸之可升举阳气,防晕止眩;风池为治疗风症要穴;合谷、太冲合用为“四关”穴,调整一身阴阳。肝阳上亢型加行间、侠溪,以疏泄肝胆之热,平肝潜阳;痰浊内蕴型加阴陵泉、丰隆,以化痰除湿,消胸脘之痞满;气血亏虚型加足三里、三阴交,以调理脾胃,补益气血;肾精不足型加肾俞、太溪,以益肾填精。
【腧穴定位】(图16-1)
图16-1 眩晕艾灸穴位
【操作流程】
(一)艾条温和灸
1.根据治疗取穴方便,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
2.选用纯艾条,点燃一端。
3.在穴上方2~3cm固定熏烤。
4.当艾条燃端产生灰烬时,将灰烬弹至医用垃圾盘内,继续施灸。
5.灸至皮肤红晕即可,一般每穴灸5~10分钟。
(二)艾炷隔姜片灸
1.根据治疗取穴方便,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
2.将鲜生姜切成直径约2cm、厚度约0.3cm的薄片,在姜片中心处用毫针穿刺数孔。
3.将姜片置于腧穴之上,再把中艾炷或大艾炷置于姜片上,线香或打火机点燃艾炷顶端待其燃烧。
4.灼痛时,可将姜片提起片刻,或缓慢移动以减痛。
5.艾炷燃尽,除去艾灰,另换一炷依前法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一般每穴灸5~8壮。
6.灸毕,去除姜片,局部用温水擦拭干净。
【重点提示】
1.施艾条温和灸时,手持艾条不要移动,不可距局部皮肤太近,以免烫伤。
2.施隔姜灸过程中,若患者灼痛时必须及时提起姜片,防止灼伤。
【操作流程】(图16-2~图16-11)
图16-2 百会: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16-3 风池: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16-4 合谷:艾炷隔姜片灸5~8壮
图16-5 太冲: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16-6 行间、侠溪: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16-7 阴陵泉: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16-8 丰隆: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16-9 足三里: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图16-10 肾俞:艾炷隔姜片灸5~8壮
图16-11 三阴交、太溪: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专家点睛】
1.灸法对眩晕有较好的效果,如内耳性晕眩,独灸百会可获良效。
2.眩晕发作时,令患者闭目安卧(或坐位),以手指按压印堂、太阳等穴,使头面部经气疏畅,眩晕症状可减轻。
3.痰浊上蒙者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少食油腻厚味之品,以免助湿生痰,酿热生风。避免辛辣食品,戒除烟酒,以防风阳升散之虞。
参考文献
[1] 陆寿康主编.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3-89.
[2] 冯淑兰主编.刺法灸法学技能实训[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98-118.
[3] 王启才主编.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5-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