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古称“面尘”“肝斑”“黧黑斑”;俗称“妊娠斑”“蝴蝶斑”,以发生于面部的对称性褐色色素斑为主要特征。多见于怀孕、人工流产及分娩后的女性。一般认为与雌激素代谢失调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另外还与日晒、长期使用化妆品和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以及某些慢性病有关。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肝、脾、肾3脏密切相关,气血不能荣于面为主要病机。治疗以调和气血、化瘀消斑为主。
【辨证论治】
(一)辨证分型
1.气滞血瘀 面色晦黯,斑色较深,口唇黯红,伴经前少腹痛、胸胁胀痛、急躁易怒、喜叹息;舌质黯红、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
2.肝肾阴虚 斑呈咖啡色。伴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质嫩红、少苔,脉细数。
3.脾虚湿困 斑色黯淡,面色白,体胖,疲倦乏力;舌胖而淡、边有齿印,脉濡细。
(二)治疗方案
1.治法 调和气血消斑。气滞血瘀兼行气活血化瘀,肝肾阴虚兼补益肝肾,养阴消斑,脾虚湿困兼补益脾胃,化湿消斑。每次选取3~5穴,酌情采用隔姜灸、艾条灸治疗。
2.处方 主穴:迎香、颧髎、阿是穴、合谷、血海、三阴交。辨证配穴:气滞血瘀者加膈俞、肺俞;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脾虚湿困者加脾俞、胃俞。
3.疗程 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4.方解 迎香、颧髎为局部取穴,以疏调局部经络之气,化瘀消斑;局部阿是穴灸之温经通络,活血消斑;合谷、血海、三阴交补益脾胃、调和气血,使脏腑之精气、津血能上荣于面,从而达到消斑的目的。气滞血瘀者加膈俞、肺俞行气活血化瘀;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补益肝肾,养阴消斑;脾虚湿困者加脾俞、胃俞补益脾胃、化湿消斑。
【腧穴定位】(图26-1)
图26-1 黄褐斑艾灸穴位
【操作流程】
(一)隔姜灸
1.根据治疗取穴方便,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
2.切取生姜片,直径2~3cm,厚约0.3cm(约1元硬币厚),在姜片中心处用毫针穿刺数孔。
3.将姜片置于腧穴之上,再把中艾炷或大艾炷置于姜片上,线香或打火机点燃艾炷顶端待其燃烧。
4.当患者灼痛难忍时,医者提起姜片,稍待片刻后放下再灸。
5.艾炷燃尽,除去艾灰,另换一炷依前法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一般每穴灸5~8壮。
6.灸毕,去除姜片,局部用温水擦拭干净。
(二)艾条灸
1.根据治疗取穴方便,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
2.选用纯艾条,点燃一端。
3. 回旋灸:隔施灸阿是穴上方2~3cm,作圆周状平行移动熏烤。雀啄灸: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于施灸部位上方2~3cm处,艾条一起一落,忽近忽远上下移动,如鸟雀啄食样。
4. 当艾条燃端产生灰烬时,将灰烬弹至医用垃圾盘内,继续施灸。
5.灸至皮肤红晕即可,一般每穴灸5~10分钟,局部阿是穴施回旋灸时可灸至5~15分钟。
【重点提示】
1.施隔姜灸过程中,患者灼痛时应及时提起姜片,防止灼伤。
2.施艾条回旋灸时,手持艾条回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3.施艾条雀啄灸时,应及时抖落烧尽的灰,防止燃尽的灰落下烫伤皮肤。
【技术要领】(图26-2~图26-10)
图26-2 迎香:艾条雀啄灸3~5分钟
图26-3 颧髎:艾条雀啄灸5分钟
图26-4 颧髎:隔姜灸5~8壮
图26-5 合谷:隔姜灸5~8壮
图26-6 血海:艾条雀啄灸5~8分钟
图26-7 三阴交:艾条雀啄灸5~8分钟
图26-8 膈俞、肺俞:隔姜灸5~8壮
图26-9 肝俞、肾俞:隔姜灸5~8壮
图26-10 脾俞、胃俞:隔姜灸5~8壮
【专家点睛】
1.艾灸治疗黄褐斑有一定的疗效,但疗程较长。
2.黄褐斑的发生可受多种因素影响,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因服用某些药物或使用化妆品引起的,要停用药物及化妆品。
3.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营养均衡,少吃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长时间户外风吹日晒等。
参考文献
[1] 陆寿康主编.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5-87.
[2] 冯淑兰主编.刺法灸法学技能实训[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2-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