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癜肾炎红细胞阳性好治吗

紫癜肾炎红细胞阳性好治吗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者朱某,男,56岁。一年前出现皮疹、血尿、蛋白尿,在南京市某医院诊断为紫癜性肾炎,用激素治疗后病情好转。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过敏性紫癜相当于中医学血证范畴。紫癜性肾炎好发于儿童。紫癜性肾炎病因不明,但与过敏性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不仅是对鱼虾类食物容易过敏,对牛奶过敏也有可能。患紫癜性肾炎3年,安徽省人民医院诊断。此次复发已1月余。下肢水肿消失,面红减轻。

病例1

患者朱某,男,56岁。2006年12月22日初诊。一年前出现皮疹、血尿、蛋白尿,在南京市某医院诊断为紫癜性肾炎,用激素治疗后病情好转。半月前饮牛奶后双下肢再次出现皮疹,无瘙痒,尿检伴血尿、蛋白尿。家属认为激素副作用大,适合用中药治疗,乃陪同患者到江苏省中医院门诊。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6年前曾患过乙型病毒性肝炎。

查体:血压174/100mmHg。精神一般,营养中等。双下肢可见较密集、出血性皮疹,触摸稍隆起,呈对称性分布,以膝关节周围为多见。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部平坦,腹肌较紧张。双下肢无水肿。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8个/HP。血常规:红细胞5.31×1012/L,血红蛋白146g/L,白细胞6.4×109/L,血小板196×109/L。血生化:谷丙转氨酶38U/L,总蛋白76.3g/L,球蛋白35.4g/L,白蛋白/球蛋白1.15,碱性磷酸酶128U/L,总胆红素13μmol/L,血糖4.6mmol/L,尿素氮4.2mmol/L,肌酐102μmol/L,胆固醇5.3mmol/L,三酰甘油1.98mmol/L。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小三阳(+)。乙肝病毒(-),DNA:(+)。

证候:蛋白尿、血尿,伴皮疹,分布在下半身,血色暗红,无瘙痒,纳可,大便干溏不一,经常排便不爽,肢体困重,有时胸闷脘痞,口苦,微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细弦数。

病机:湿热邪盛,热入血分,邪犯少阳。

治法:清热解毒兼凉血。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石韦60g,金银花30g,车前草15g,猪茯苓(各)15g,薏苡仁15g,生地黄12g,牡丹皮12g,赤芍12g,柴草12g,丹参12g,炙甘草3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服用黄葵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服用依那普利,每日1次,每次5mg。另嘱忌服牛奶。

2006年12月29日二诊。皮疹减少。食欲正常,大便尚可。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数。血压140/90mmHg。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1个/HP,白细胞6个/HP。治法不变。上方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7年1月24日三诊。发热腹泻1周,纳呆口苦,舌苔黄腻,脉细弦数。

查体:体温37.8℃,血压144/88mmHg,皮疹消退。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坦,腹肌较紧张,无压痛,肠鸣音稍亢进。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33/HP,白细胞12个/HP。血常规:红细胞4.69×1012/L,血红蛋白150g/L,白细胞6.6×109/L,中性粒细胞74%,嗜酸性粒细胞8%,血小板212×109/L。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石韦45g,猪茯苓(各)15g,熟薏苡仁30g,葛根15g,黄连3g,鸡内金10g,泽泻15g,炙甘草3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黄葵胶囊、依那普利照服不误。

2007年12月7日四诊。症情好转。有时胸脘痞满,口苦,舌苔薄黄,脉细弦数。尿常规:蛋白(-),红细胞6个/HP,白细胞5个/HP。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石韦30g,猪茯苓(各)15g,车前草15g,泽泻15g,金银花15g,葛根15g,赤白芍(各)15g,薏苡仁15g,炙甘草3g。21剂。每日1剂,水煎服。黄葵胶囊、依那普利照服不误。

此后间断服用中药,随访3年,症情无复发。

临证心悟:紫癜性肾炎由过敏性紫癜发展而来。过敏性紫癜相当于中医学血证范畴。本例患者初诊发现皮疹分布在下半身,血色紫红,伴有蛋白尿血尿,而且胸闷脘痞,口干苦,舌苔黄腻,脉细弦数。诊断为湿热邪盛,热入血分,邪犯少阳。用柴苓汤与犀角地黄汤加减组方治疗。三诊时发热腹泻,纳呆口苦,舌苔黄腻,脉细弦数。证候变化为邪犯少阳,中焦湿热。用柴苓汤合葛根芩连汤化裁组方治疗。四诊时病情明显好转,再以柴苓汤为主方收功。紫癜性肾炎好发于儿童。本例患者年龄为56岁,已属少见。紫癜性肾炎病因不明,但与过敏性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不仅是对鱼虾类食物容易过敏,对牛奶过敏也有可能。

病例2

患者陈某,男,18岁。2012年1月11日初诊。患紫癜性肾炎3年,安徽省人民医院诊断。用过泼尼松与骁悉,多次复发。复发原因不明。此次复发已1月余。

查体:体重81kg,血压150/88mmHg。肥胖。上下肢伸侧可见散在紫癜,色暗不鲜。满月脸,黛黑,多痤疮。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壁脂肪肥厚,无压痛。双下肢轻度水肿(+)。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1个/HP。血常规:红细胞5.89×1012/L,血红蛋白167g/L,白细胞13.4×109/L,中性粒细胞73%,血小板216×109/L。血生化:谷丙转氨酶28U/L,白蛋白44g/L,球蛋白35g/L,白蛋白/球蛋白1.26,总胆红素16.5mmol/L,碱性磷酸酶67U/L,血糖5.38mmol/L,尿素氮6.4mmol/L,肌酐86.3μmol/L,尿酸412μmol/L,胆固醇7.8mmol/L,三酰甘油3.64mmol/L。

证候:下肢水肿,伴蛋白尿血尿,皮疹隐隐,色暗不鲜,体胖面红,多痤疮,无腰痛,食欲旺盛,大便干结,1~3天一行,口渴不欲多饮,舌红苔薄黄,脉濡数。

病机:湿热壅盛,肝胃郁火,瘀血内结。

治法:清肝和胃,利湿活血。

处方:牡丹皮15g,栀子10g,柴胡15g,黄芩15g,金银花30g,车前草30g,制大黄15g,赤白芍(各)15g,当归15g,蒲公英30g,生地黄20g,紫草15g,泽泻15g,猪茯苓(各)15g,炙甘草3g。21剂。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服用雷公藤多苷片,每日3次,每次4片;血塞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控制血压用厄贝沙坦,每日1次,每次150mg。停用其他西药。

2012年2月1日二诊。症情无明显变化。舌苔薄黄,脉濡数。患者诉中药味苦难以下口。血压138/82mmHg。尿常规:蛋白(+),红细胞7~9个/HP。血常规:红细胞5.81×1012/L,血红蛋白170g/L,白细胞11.6×109/L,中性粒细胞66%,血小板179×109/L。

处方:牡丹皮12g,栀子6g,柴胡10g,黄芩10g,车前草15g,蒲公英15g,石韦45g,生地黄15g,白茅根30g,猪茯苓(各)15g,炙甘草3g。21剂。每日1剂,水煎服。雷公藤多苷片、血塞通胶囊以及厄贝沙坦服法不变。

2012年2月22日三诊。下肢水肿消失,面红减轻。食欲好转。大便成条件,1~2天一行。舌苔薄黄,脉细。血压130/80mmHg。尿常规:蛋白(-),红细胞(-)。

继续调理1年左右。2013年2月8后暂停中药,予以随访。

临证心悟: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当肾小球毛细血管被累及,就称作紫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大多有过敏性体质。泼尼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肾脏外症状控制效果较好,但对肾病变疗效不理想。骁悉等免疫抑制剂常常与激素联合应用,但效果尚不能肯定。我认为治疗紫癜性肾炎还是用中医药好。本例患者年轻,临床表现为邪气盛的证候。《内经》指示:“邪气盛则实”。祛邪是治疗原则,什么是原则?就像我们办事必须依照法律一样,否则就犯错误,会遭惩罚。我对此一向是高度重视的。

我用丹栀逍遥散、柴苓汤、五味消毒饮数方合参,并加大剂量,清利湿热,解毒凉血,清泄胃火。同时合用雷公藤多苷片以消除蛋白尿,合用血塞通胶囊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经中医药治疗1个多月,病情得到控制,证候得到改善,蛋白尿血尿消失。观察1年多,病情无反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