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感染的预防
1.健全管理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2.健全各级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职责。
3.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4.灭菌器除进行工艺、化学监测外,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进行生物监测一次,环氧乙烷灭菌器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应每天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检修并复查灭菌效果。
5.消毒药械、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进货、使用及用后处理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管理办法》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并达到以下要求:①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③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④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6.使用中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使用液现用现配,使用时限≤24小时,每日进行检测(试纸);灭菌剂如2%戊二醛每次配制后及使用前进行检测。
7.手术室、血库对其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每月进行检测,新生儿室、ICU病房、供应室等重点部门对其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每季度进行检测。
8.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消毒药械、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及卫生用品的进货证件、储存、使用情况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用后的处理,消毒效果和环境等进行监督、检查。
9.合理应用抗菌药,临床监控医师、护士每月对本科用药情况进行监测,药剂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有计划地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建议。
10.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测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11.医护人员能够重点掌握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二)控制措施
1.各科监控医护人员必须执行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2.医院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①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③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应当于12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3.当发生以下情形时: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立即通报相关职能科室,由院感科上报主管院长。请有关专家会诊后,按要求逐级报告区/市疾控中心、卫生行政部门。由接诊医生填报院感登记表,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4.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对感染病人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报告。
6.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证实流行或暴发,计算罹患率,查找感染源,查找引起感染的原因,制订、组织落实控制措施及分析调查资料,并写调查报告。
7.调查报告及时报主管院长,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
8.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