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益气解毒活血祛湿方

益气解毒活血祛湿方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为因病致虚,徒补无益,仍以治病为本,治病以病毒为本,肝炎为标;肝炎为本,瘀滞为标;瘀滞为本,气郁为标;气郁为本,虚损为标。尤其是转氨酶增高时,清热解毒,利湿之治常放在重要地位。肝炎乃是肝细胞肿胀坏死,属肝血郁滞,方与实质之“肝”,主藏血之肝有关。转氨酶不高,锌浊度、絮状反应阳性,加用牡丹皮1.5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土大黄30克以清热凉血。

【组成】 党参15克,黄芪50克,五味子9克,瓜蒌15克,黄柏9克,土大黄15克,苍术9克,茯苓9克,赤芍9克,丹参9克,地耳黄15克,鸡骨草15克,白茅根15克。

【功用】 清热解毒,化湿,清营凉血,散瘀。

【适应证】 慢性肝炎。四肢倦怠,动作少力,易于疲劳,常口干苦,唇红而干。

【姜氏临证心得】 慢性肝炎临床有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类。除了病程长短有别,其病理变化的差别亦很大。部分病人无明显症状,因此,中医的治疗不能光凭辨证论治。大部分病人根据其症状可以分为三类。气虚型:即四肢倦怠,动作少力,易于疲劳,两胫酸软,胃纳不香,大便溏软,面色微黄苍白,两目少神,舌胖苔白,或身体转肥胖,但肌肉松弛,腹壁肌肉增厚。阴虚型:常口干苦,唇红而干,舌偏红,苔薄黄,心烦,失眠多梦,小便黄,大便干,或有虚热,头晕目眩。气阴两虚型:兼而有之,或各不具备。此外,尚有少数肝气郁结型:情怀抑郁,肝区不舒,或有隐痛,或有胀闷;肝脾不和型:肝区不舒,胃纳减退,肠鸣腹胀;肝火旺盛型:性躁易怒,目赤口干;湿热留滞型:有湿热症状;血瘀气滞型:肝区隐痛刺痛,两胁胀满。

本病有些无症可辨,只在化验时反映出慢性指标或急性活动,其有症状者大多表现气虚、阴虚、气阴两虚、肝胃不和、肝郁气滞、肝郁血瘀、血不养心、血结为痛(肝脾肿大)、湿热留滞等类型。不论本病此阶段有无症状,或症状以虚还是以实为主,本病的病因仍是病毒,由病毒引起了病理变化,造成了体质上的改变,因此,祛邪之治不可废。一般认为慢肝阶段常见虚症,应从虚治疗,以补为主,是不妥的。此为因病致虚,徒补无益,仍以治病为本,治病以病毒为本,肝炎为标;肝炎为本,瘀滞为标;瘀滞为本,气郁为标;气郁为本,虚损为标。尤其是转氨酶增高时,清热解毒,利湿之治常放在重要地位。纯从辨证出发,见虚补虚,容易忽略疾病的本质,应以化验指标为衡量治疗效果的标准。

【解读赏析】 肝主藏血,主疏泄,主情志。肝炎乃是肝细胞肿胀坏死,属肝血郁滞,方与实质之“肝”,主藏血之肝有关。气为血阻而致气行不畅,郁结为痛,利气柔肝只治其标,不治其本,活血化瘀才是治本之道。因此,对肝区痛,用活血化瘀兼加利气药是正确的。具体运用时,春华先生主张分作三步走,即一步用活血化瘀基本方,二步加九香虫,三步再加五灵脂、制乳香。由此,先生对于慢性肝炎,直到肝硬化腹水都以活血化瘀为主。活血化瘀则贯穿于治疗始终,除非不适合时暂停,如虚症十分明显,必须先补虚,等病情好转再用,若情况允许,则化瘀法一用到底。由于本病病程已长,缠绵难愈,久病伤及人体正气,患者表现了各种虚损的症状,如气虚阴虚等,且久病不愈,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致病的邪毒已不占主要地位,反以人的体质改变、正气不胜为主要的治愈障碍。因此,通过辨证论治,培补正气,增强抗病力,亦是治疗慢性肝炎的一个重要治法。

春华先生还视病程短者,或无症状者及湿热型者,与清热解毒利湿之法,治同急性肝炎。病程长者,虚证或其他症状较为明显者,以辨证论治为主,气虚用益气药:如党参(人参)15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黄精15克等。阴虚用养阴药:如地黄30克,麦冬30克,石斛9克,墨旱莲15克,女贞子15克等。气阴两虚可同用上述药物:可酌加五味子9克,瓜蒌15克,垂盆草15克,栀子9克,牡丹皮9克,连翘9克,鸡骨草15克,蝉蜕6克,僵蚕9克。早期用垂盆草15克,病程长者用五味子。

在春华先生的诸多医案中,我们还看到其针对具体情况,辨证加入了如下各药,经验甚为可贵。转氨酶不高,锌浊度、絮状反应阳性,加用牡丹皮1.5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土大黄30克以清热凉血。γ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倒置,加穿山甲6克,鳖甲9克,蚕蛹9克,白术12克。肝脾肿大,以下瘀血汤为主,加用丹参15克,紫参15克,赤芍9克,当归9克,红花9克,泽兰15克。肝区胀痛,加川芎6克,九香虫6克。腰膝酸楚,加熟地黄15克,牛膝12克,续断12克。失眠,肝胆火旺者加栀子9克,豆豉9克。肝阴不足加白芍12克,枸杞子12克,酸枣仁15克,制何首乌15克,首乌藤30克。痰湿中阻加半夏9克,茯苓9克,黄连3克。鼻衄,加土大黄30克,栀子9克,茅花9克,藕节9克,蒲黄9克。面部痦瘰,亦称痤疮,加用防风9克,荆芥6克,蝉蜕9克,薄荷9克,牡丹皮9克,栀子9克,连翘15克,或服防风通圣散,日3次,每服9克。食欲不振,常用“消”“开”二法。胃有积滞,以焦三仙、鸡内金等消导之。“开”分二途:湿郁中焦,以草豆蔻、砂仁、厚朴花之属芳香开胃;湿郁化热,以黄连苦寒燥湿,健胃开食。肝病外感发热,不能用麻黄汤、桂枝汤之属,应以小柴胡汤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