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附子汤加减

附子汤加减

时间:2023-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辨证为寒痹,以附子汤加减。药后,痛势减轻,浮肿及心背冷感均有好转。诸药合用,共奏温经助阳,祛寒除湿之功。用麻黄汤之标准,“除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更须注意两点:第一是无汗,第二是口中和。如其有汗,麻黄是禁药,如其口渴、舌干、唇绛,桂枝也是禁药。只要是真确无汗,口中和,此方是唯一无二的妙法,可以药到病除。”

【组成】 附子9克,党参9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芍药9克,桂枝9克,黄芪15克。

【功用】 温经助阳,祛寒除湿。

【适应证】 阳虚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

【姜氏临证心得】 曾治黄某,男,49岁。患风湿性关节炎已7年,下肢浮肿,关节疼痛较剧,遇寒更甚,得暖则减,关节屈伸不利,心背后常有冷感,舌淡苔白,脉弦紧。辨证为寒痹,以附子汤加减。处以上方7剂。辨证为寒痹,病程已久,故以附子汤加黄芪温阳益气以扶正;人参、黄芪与茯苓、白术同用,益气利尿,可消肿;附子、桂枝同用,温通血脉,有强心作用,增加心排血量可改善心背冷感。药后,痛势减轻,浮肿及心背冷感均有好转。

【解读赏析】 明·方贤著的《奇效良方》中,本方治房室忽中风,恶风多汗、汗出黏衣、口干上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名曰内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本方治五脏中风寒,手足不仁,口面唩斜,昏晕失音,眼目动,牙关紧急,不得转动。方中重用附子温经壮阳;人参补益元气;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芍药和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经助阳,祛寒除湿之功。恽铁樵说:“太阳病发热,形寒,头痛,项强,口中和,汗自出,始可用桂枝汤。口中和就是舌面润,舌质不绛,唇不干绛,不渴,如其口渴,舌干,唇绛,即是温病,桂枝是禁药。”用麻黄汤之标准,“除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更须注意两点:第一是无汗,第二是口中和。如其有汗,麻黄是禁药,如其口渴、舌干、唇绛,桂枝也是禁药。只要是真确无汗,口中和,此方是唯一无二的妙法,可以药到病除。”临床凡见脉细无力,二便可,舌淡白而滑,或有齿印者,多可用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