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是与非

中医是与非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的学者开始探讨中国医学向何处去的问题,引爆了第一次中医存废之争,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国民政府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取消废止中医的提案。第四次:1950年,新中国后的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上,人们再一次讨论起中医存废问题,最后达成了“西医中国化,中医科学化”的共识。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况是辩证发展的。中医认识到人体与环境是相应共生的。错误的认识是导致中医不被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的另一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上广为传播。

然而,自从西医在我国医疗事业中取得主导地位,中医的处境也越来越尴尬。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中医存废之争。

第一次:清朝晚期,西方人开始来华兴办医疗机构。“技法新奇”的洋医逐渐受到追捧,对传统中医产生了冲击。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的学者开始探讨中国医学向何处去的问题,引爆了第一次中医存废之争,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第二次:1912年,中国成立中国科学社,开始探索科学教育问题。大学该不该开设中医课,成了第二次中医存废之争的基本内容。当时,北洋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没有把“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第三次:1929年2月,南京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会上讨论了四项关于“废止中医”的提案,最后通过了余云岫起草的废止中医案。此举立即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抗,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国民政府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取消废止中医的提案。

第四次:1950年,新中国后的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上,人们再一次讨论起中医存废问题,最后达成了“西医中国化,中医科学化”的共识。“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成了新时期中医存废争论双方的焦点。

第五次:2006年,中南大学的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以及在网络上发动“取消中医”的签名,中医界人士和卫生部发言人表示明确反对,新一轮的中医存废争论又掀起波澜。发起者认为,国内关于“中医”、“西医”的概念有错误,本身不存在中西医之称,并认为西方医学比传统医学可靠,质疑我国古代的诊脉等传统的中医疗法,认为仅靠脉诊不可能把病诊断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患者在就诊时,也往往先求治于西医,在西医治疗无效后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中医。

其实,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医方法更准确有效。许多被西医定为疑难绝症的疾病,中医只要辨证准确、用药恰当,就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中医的独特与高明之处在于四诊八纲的辩证方法,六经六气的对应原则,阴阳升降的平衡观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认识,卫气营血的循行规律,经络脏腑的五行生克属性。这些共同构成了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的治疗体系。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况是辩证发展的。虽然有突发原因引起的伤病如烧伤、跌打、虫兽咬伤,但主要的伤病是长期外界和自身的不良因素积累的结果。伤病在身体内的发展是由表及里、由轻到重、由一脏转至多脏的过程,治疗是其发展的逆过程。

中医认识到人体与环境是相应共生的。人不能生活在真空的环境中,身体的外部和内部存在大量的其他生物,有其相互的适应性,只要控制在某种范围内就不会引发疾病。如果一味讲求彻底干净的治疗,往往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得不偿失。西医的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就说明了抗生素是异体物质,会在体内集聚。输血不如造血,直接干预体内微生物群的发展不如调动体内积极因素抵抗。

可悲的是,现在很多中医院在用药过程中往往更多想到的是西医的检查结果,迷恋于各种生化指标,忽略了对病人直观症状的观察,甚至是用西医的结论阐述相关的病情。这些没有中医的辨证方法作依据和指导,即使用中药治病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医。

中医之所以不被现代人接受,还表现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上。比如说中药见效慢,就是片面的认识之一。殊不知高明的中医用药效如桴鼔,治疗难症有时一剂而愈,是西医难以想象的。错误的认识是导致中医不被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的另一原因。

可喜的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客观地看到,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现代医学以及药物学虽然不断发展,但我们周围的病人和病种也越来越多。从癌症到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肾炎等,几乎到处都是。人们在反思西医的同时,接受并执着于中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