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系膜缺血症又称慢性肠系膜动脉闭塞症、肠绞痛或慢性内脏病、慢性内脏综合征、Ort-ner综合征,是由于肠系膜动脉的慢性阻塞性疾病导致的以间歇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较少见。
【病因】
慢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绝大多数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主要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尸检资料显示,6%~10%的尸检病例至少存在肠系膜上动脉或腹腔干狭窄50%以上。
导致本病发病的其他原因有:内脏血管肌纤维组织发育不良、腹部外伤、腹主动脉瘤或(和)内脏动脉瘤。
引起本病的动脉硬化病变与冠心病及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病变具有同样的发病机制,病变部位多位于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硬化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的狭窄或闭塞,但由于发病缓慢,且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建立,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如动脉硬化累及的范围较广,2~3支均有病变时,将会出现血供应量不足,加之餐后胃肠道需要更多血供,侧支循环不能满足内脏的血液需求,患者即出现典型的餐后腹痛。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冠状动脉硬化、脑血管硬化、周围动脉闭塞疾病、主动脉瘤等疾病。
1.症状
(1)腹痛:典型症状为餐后腹痛,一般发生在餐后15~30min,上腹或脐周持续性、痉挛性疼痛,2~3h后达到高峰,后逐渐消退,可向背部放射。腹痛严重程度与持续时间长短和进食的量有关系。有时仅有饱胀或钝痛,有时则为剧烈绞痛伴恶心、呕吐,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发作日益频繁。
(2)体重下降:患者因餐后腹痛而改变食物的种类,减少进食量,甚至出现不敢进食,患者体重有明显下降,平均在10kg以上,常被疑有恶性肿瘤。肠缺血越重,体重减轻越明显。
(3)其他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肠胀气、便秘、腹泻或恶心、呕吐,粪便量多呈泡沫状,含有大量气与脂肪。部分患者可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等。
2.体征 除营养不良外,患者多无明显阳性体征,腹平软,无明显压痛,虽然60%~90%的患者可在上腹部听到收缩期杂音,但无特异性。
【辅助检查】
动脉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腹主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造影包括正位、侧位,不但可显示病变部位、受累血管数,还可显示病变程度。动脉造影多显示内脏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建立等。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彩超、腹部CT增强扫描、磁共振等。
【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包括餐后腹痛、体重减轻及影像学检查。X线钡剂及钡灌检查和内镜检查对诊断虽然帮助不大,但可排除胃肠道的其他器质性病变。B超及CT检查可进一步排除腹腔或腹膜后占位病变。血管造影及磁共振血管造影对本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总之,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腹痛,具有动脉硬化症,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同时做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诊。
【治疗】
症状轻的患者可以试用非手术治疗,给予血管扩张药物,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防止血液浓缩,少量多餐,给予静脉补液等。
如发现腹腔动脉或肠系膜动脉出口处有明显狭窄,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时,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不仅能解除肠绞痛,还可避免以后发生急性梗死。手术方式主要有:①血管内膜剥脱术;②动脉再植术;③动脉搭桥术。第3种手术方式应用较多,操作简便,效果较好。
1.动脉内膜剥脱术 肠系膜动脉(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阻塞性病变多位于动脉开口部位,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邻近部位主动脉的动脉硬化病变,可以经腹主动脉行动脉内膜剥脱术,以直接恢复动脉的血流通道。
手术一般采用腹膜外途径。患者上半身抬高呈45°或60°,下半身平卧,切口从左侧腋后线第8或9肋间,斜向腹部正中线或右髂前上棘,切开膈肌及膈肌角,显露胸主动脉远段及腹主动脉近段,在左肾前方将后腹膜连同腹腔内脏向前向右游离,左肾及输尿管不做游离。游离出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左肾动脉,游离腹腔干上方及肾动脉下方的腹主动脉及其腰动脉,以便主动脉切开之前阻断以上动脉。腰动脉也可不予游离,而在切开主动脉后用Fogarty导管行腔内阻断。距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0.5~1cm做腹主动脉前外侧壁活瓣式切开,内膜剥脱从主动脉瓣片切缘开始,将内膜牵引而剥离至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正常段,修整内膜至光滑,肝素盐水及回血冲出腔内血栓及斑块碎屑,关闭主动脉切口,一般在30min左右可完成操作,不会出现明显肾缺血损害。若无法从主动脉瓣片处剥除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近段的斑块,则可切开斑块处动脉直接剥除斑块,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处行大隐静脉补片成形。恢复血运后检查肠管血运情况,效果满意后关闭切口,胸腔置管闭式引流。
这一手术需做胸腹联合切口,损伤较大,且有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目前更倾向于内脏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内脏动脉切断再植术。
2.内脏动脉旁路移植术 旁路移植的材料可选用自体大隐静脉、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等。切口多采用中上腹正中切口,根据动脉病变情况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旁路移植术式。
(1)腹腔干动脉旁路移植:腹腔干旁路移植术损伤较大,单纯腹部切口操作困难,多采用中上腹正中切口上延至左胸切口。可选用以下术式。①脾动脉-腹主动脉吻合术:先切除脾,游离出脾动脉,再将脾动脉与肾下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也可保留脾,保留胃短动脉,距脾动脉分叉前1~2cm切断脾动脉,结扎脾侧断端,脾保留于腹腔内,胃短动脉的血供不会使脾发生缺血,脾动脉近断端与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②脾动脉左髂总动脉旁路移植术:用自体大隐静脉或6mm人工血管通过胰后途径做脾动脉与左髂总动脉旁路移植。③主动脉-腹腔干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切开左肝三角韧带,将左肝拉向右侧,切断肝胃韧带,显露腹腔干及主动脉,在腹腔干上方部分阻断主动脉,取直径6~8mm人工血管做主动脉与腹腔干旁路移植。
(2)肠系膜上动脉旁路移植:可采用以下术式:①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吻合术;②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侧侧吻合术;③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旁路移植术。旁路移植材料选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
如果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均有阻塞,可同时行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旁路移植术,旁路移植材料选用12mm×6mm分叉型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将人工血管主干修剪成斜面,先做人工血管主干与主动脉的吻合,再将人工血管两支分别与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做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