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阴病的成因与分类

太阴病的成因与分类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太阴病促成的原因不同,病理不同,主症、治法也就不同,因此,有必要将太阴病重新作出分类。未经治疗,一得病就发展为太阴虚寒证,这样的病人必是素质虚弱,中阳不振。所谓“阴”,是指三阴,是包括太阴在内的。这些,虽然有的还兼有太阳未尽之邪,但都是误治后太阴转为虚寒。这些症状暂时还不能称之为太阴病,所以就叫作“伤寒系在太阴”。

277条提示,太阴病的主症是“自利不渴”,治则是“当温之”,方剂“宜服四逆辈”,这是对太阴病提纲证更简练的归纳。但是《伤寒论》中任何一经的提纲,都只能是各经病重点的、典型的提示,并非是,也不可能是各经病全部的总概括,因此,不能说太阴病提纲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太阴病了。由于太阴病促成的原因不同,病理不同,主症、治法也就不同,因此,有必要将太阴病重新作出分类。

(一)太阴虚寒证

这是最典型的太阴病,如前面讲的就是。太阴虚寒证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发的,一是误治后转属的。

未经治疗,一得病就发展为太阴虚寒证,这样的病人必是素质虚弱,中阳不振。里阳素盛的人是不会这样的。由于素体阳衰,所以当感受外寒时必发不起热来,而表现为无热恶寒的病型,这就是论中所说“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所谓“阴”,是指三阴,是包括太阴在内的。这种病人既然中阳不振,所以不但发不起热来,而且还必伴有饮食不下,甚至精神不振等。至于吐利腹痛等则是继发症状。多于发病三日“三阳为尽”之后出现,而不是第一日就出现。这是因为,患者虽然平素就脾阳不健,但外感寒邪要由表寒转化为脏寒而下利,还必须有这么一段短时间阳气的消耗,这就和平素里阳未必虚衰,一得病当天就吐利交作,形成肠胃功能性紊乱的霍乱病不同,也和内伤生冷而吐利的杂病不同。论中270条说:“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主要就是指的太阴受邪发病。但太阴究竟发病与否,还与胃气能不能恢复有关,胃气恢复,则“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反之,在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之后,不是能食而不呕,却于四五日增加了腹中痛,并有气下趋少腹,这就是欲自利,我们知道,自利不渴,就属太阴也。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苦转气下趋少者,此欲自利也。

至于转属的太阴病则多是误治伤脾阳所致,例如“太阳病第八讲”之“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第四讲“表兼里寒”治法中之“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和“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等。这些,虽然有的还兼有太阳未尽之邪,但都是误治后太阴转为虚寒。这些已详前篇,兹不多赘。

(二)太阴气滞证

本证见于“太阳病第五讲”,系平素脾运不健之人,发汗耗损脾阳,致脾虚气滞,出现腹胀满之证,宜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见前述。

(三)太阴腹痛证

这里所说的太阴腹痛,是指太阳病误下后所出现的腹满时痛和大实痛说的。太阳病误下后,怎么会转属太阴而出现腹痛?这是因为太阳病表邪未解之时,其脉浮身疼等症,标志着气血抗邪趋向于体表,但经过误下之后,挫伤了气血向外抗邪的趋势,反使气血内陷于腹内肠外(包括诸膜)的脉络之间,使脉络不通,甚至肿胀充血,因而出现腹痛证。这样的腹痛,其病理,可以用《素问·举痛论》中两段来加以说明。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这段“举痛论”中所说的寒气,是泛指外邪,是说病邪入于肠胃之间的膜原之下,使血行不畅,牵引细小的络脉,使之处于拘急状态,故出现腹痛,揉按一下,使气血暂时通畅,小络脉不拘急了,疼痛也就停止了。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

这段《举痛论》是说:如果邪客之处,不止是细小的络脉,而是客于较小络为大的“经脉”之中,那么经脉中的“炅气”(火热之气),与邪气相薄,就会“脉满”。“脉满”,浅显一点讲,就是血管充血肿胀。之所以充血肿胀,是由于炅气乃火热之气,而火性炎上所致。脉管既然充血肿胀,气血就不能正常流通而紊乱,所以就痛甚不可按了。

《素问·举痛论》这两段文字,前者对太阴腹满时痛是很好的病理解释,而后者对太阴大实痛也是很好的病理解释。更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腹痛都是在肠胃之间而不是肠胃之中,肠胃之间有膜存在,而膜中就充满着大小脉络,这就产生了疼痛。明白了这样的病理,就可知桂枝加芍药汤是在调和荣卫的基础上,重用芍药以破阴结、通脾络;而大实痛者单加芍药还不行,故又加苦寒的大黄以活血通瘀,兼泻脉中之炅气。

不要错误地认为大实痛是实在阳明。试想,本证是太阳病误用下法所促成的,下法本来是泻阳明之实的,岂有用过下法反而使阳明大实的道理。再想一想,即使阳明果真大实,三承气汤用大黄都是四两,而且还得配伍枳、朴、芒硝等气分药、软坚药,而本方只用了二两大黄,分为三服,每服只合今制六克左右,又没有枳朴芒硝等药相配伍,却加入桂枝汤之中,这样的方剂能泻大实的阳明病吗?尤其不要忘了,仲景对桂枝加芍药汤和桂枝加大黄汤的用法,还做过这样的叮嘱,即“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弱易动故也”。也就是说,太阳病下后,其人不是泻一二次即止,而大便仍是继续通畅快利,这样,用此两方就得把芍药和大黄的用量,再次酌予减少。因为其人经过泻下,其脉已较前为弱,若不减轻芍药大黄的用量,怕胃弱易动,因而致成腹泻。看吧,加芍药和大黄,竟怕出现腹泻,这能说加大黄汤是泻阳明之实吗?

也不要一见到用大黄就认为是泻大便。《本草经》明明指出大黄的作用是“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可证大黄是血分药,善破血滞,兼走肠胃。所以仲景在治水与血俱结在血室的大黄甘遂汤中用之,治热结膀胱的桃核承气汤中用之,治热在下焦少腹硬满的抵当汤、丸中用之,治吐血衄血的泻心汤中用之,治肠痈的大黄牡丹汤中用之。这些都是为了破血逐瘀,而不是为了通大便。本条的大实痛,同样是血滞脾络,不把加大黄从破血通瘀上考虑,却硬说6g大黄加在桂枝汤中能泻阳明之大实痛,这实在是把《伤寒论》的精湛理论简单化了。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弱易动故也。

(四)伤寒系在太阴证

什么叫伤寒系在太阴?“系在”是相关联、有联系的意思。伤寒系在太阴是指外感之后,邪尚在表,但同时又见到与太阴有关的一些症状,如脉浮中兼缓、手足自温、小便不利、大便不实等。这些症状暂时还不能称之为太阴病,所以就叫作“伤寒系在太阴”。伤寒系在太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脉证呢?这是因为,脉浮为伤寒邪在表,脉缓是夹有里湿。脾主四肢,脾湿阻遏,使阳气不能充达于四肢,就手足不热而温。所谓“温”即指不厥冷,同时对比伤寒之身热却又不算热而言。脾不运化,故小便不利,大便虽不泄泻,也必溏而不实。这些,都是脾化湿散精的功能不太健旺,无病时还看不出来,一旦感受外邪,脾运不健的这些弱点,就暴露出来了。

或问,何以知伤寒系在太阴还兼见小便不利大便不实?答曰,这是从《伤寒论》条文的字里行间推敲出来的。187条曾说:“太阴者,身当发黄”;但接着又说:“小便利者,不能发黄”,这就证明伤寒系在太阴是小便不利的。又说:“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七八日之后才大便硬,那么转属阳明之前必然大便不实。

伤寒系在太阴,不但有发展成发黄和大便硬的可能,而且脾阳充实之后,还可能驱湿下出,出现暴烦下利日十余行的症状。这种现象,从表面看来,好像病情加重,但实质是脾气逐渐健旺之后,驱使肠中腐秽自去的好现象,泻后腐秽去,病人反精神慧爽,疾病若失。

伤寒夹有里湿,是湿热还是寒湿,注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根据“身当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推测,认为是湿热,又有的认为既然系在太阴,当以寒湿为是。其实,伤寒系在太阴的初期,只能说夹有里湿,不要强分寒热。因为病是要发展变化的,发黄是“当发”,估计的是将来,而不是已发。大便硬也需要七八日的时间,这正说明有一个化热的过程,可见七八日之后,身黄如橘子色,才能说明这是湿热(如260条)。如果不是经过七八日,初得即行发汗,而汗后又即时身目为黄,那就是阳耗之后的发黄,也就是“寒湿在不解故也”的阴黄了。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五)太阴中风证

太阴中风的症状是四肢烦痛,至于脉象,论中未提出,但我们可以从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推想其未愈时的脉象,一定是阳脉不微,阴脉涩而不长。阳脉不微当是浮脉,浮为风,涩主湿,这样的浮涩之脉,正好说明是风中夹湿。按太阳篇的风湿证,有“伤寒八九日、身体疼烦、脉浮虚而涩”之文,可见浮涩兼见,常是风湿之脉。风湿搏于太阳之表,便身体疼烦,搏于脾所主之四肢,便四肢烦痛。至于怎样治法,同样可以仿桂枝附子汤例,以桂枝配甘草,通阳祛风,附子驱湿镇痛,姜枣和荣卫。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