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在脏主心肾,心肾对于精气的储藏和转化有关。精气来自饮食水谷的精华,从形迹上说应归类于水,水是藏于肾的,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气又是热能的物质基础,通过心可以转化为热能,热能从性质上说应归类于火,而火又是心之所主。因此,少阴就代表了心肾,而且水中有火,具有水火二气的妙用,对于人体的健康来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水火二气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因为二者相辅相成,另一方面也因为其相互之间能相制相约。在健康情况下,精气支援心脏转化为热能,心脏发挥其热能,反过来又促进肾脏对于精气的吸取、储藏与转化,这就是相辅相成。相辅相成,生生不息,人也就体魄壮健,精神饱满,健康无病。另一方面,肾水上承,能使心火热而不亢,心火下交,能使肾水行而不泛,这就是相制相约。相制相约,又避免了病态的出现,这在医学上叫作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人体脏腑之间的功能,是互相协调的、统一的,心肾之间水火既济,也是一个统一体。既然是一个统一体,就可分而又不可强分。不但少阴一经的心肾自身是这样,就和与之相表里的太阳经,也是一个统一体,同样是可分而又不可强分。因为少阴的精气与热能不但在体内起到相交、既济的作用,而且还支援了体表之阳,就像《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那样,“阴藏精而起亟,阳卫外而为固”。所以,少阴水火不虚,则太阳之阳必盛,心肾两虚,则太阳之阳必衰,少阴实即太阳的底面。健康时,热能活动在体表,就是太阳,活动在体内,就是少阴;受邪后,热能充实,反应为表热,就是太阳病,热能不足,反应为里虚,就叫少阴病。太阳和少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所以二经相表里。
明白了少阴的正常生理是水火既济、心肾相交,那么水火两虚、心肾不交或水虚不能制火,火虚不能制水,就都是病态。这其中最主要、最典型的就是水火两虚证。少阴病提纲指出:“脉微细,但欲寐”,就是水火两虚的脉证提示。脉微,是脉搏的弹力小,是心火不足,阳气不能鼓舞;脉细,是脉管的轮廓小,是肾水不足,阴血不能充实。其表现在症状上,由于肾藏精,精衰则体力疲乏;心藏神,神虚则精神萎靡,因此,患者常闭目躺卧,似睡非睡,口懒言,目懒睁,身懒动。这样的症状,伤寒论称之为“但欲寐”。伤寒出现但欲寐的症状,足见病已涉及元阴元阳,病情匪轻,就要提高警惕,不可等闲视之。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