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营养状态、手术部位和切口的大小等情况,决定缝线拆除的时间。而切口愈合的情况也分三级,分别用甲、乙和丙来表示。部分手术为了防止术后切口内积血或积液,术毕于切口内留置有橡皮条或细橡皮管作为引流用,一般24~48h后拔出。手术创面较大,渗出物较多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要经常更换已被浸透的敷料,防止切口的污染。切口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拆除缝线,敞开伤口充分引流。
(一)无感染的缝合切口
无感染缝合切口应按时拆除缝合线,并根据切口愈合情况,按统一要求作出准确的记录。
1.拆线时间 经临床观察无任何感染迹象的切口,可不更换下敷料。结合患者的年龄、营养状态、手术部位和切口的大小等情况,决定缝线拆除的时间。头面部和颈部血运丰富,切口愈合较快,术后4~5d即可拆线;胸腹部切口需7~10d;下肢、腰背部切口需10~14d;腹部的减张缝合线的拆除时间不得少于两周。较长的腹部切口,可分次拆线,或拆除缝线后继续用腹带包扎1~2d。切口一旦发生感染,拆线的时间应该提前。
2.切口的分类和愈合的记录 根据手术中的无菌程度,通常将缝合的切口分为三类,分别用罗马字Ⅰ、Ⅱ及Ⅲ来表示。而切口愈合的情况也分三级,分别用甲、乙和丙来表示。每个患者出院时都要对切口的愈合等级作出正确的记录如Ⅰ/甲、Ⅰ/乙、Ⅱ/甲或Ⅲ/丙等。
(二)引流切口的处理
部分手术为了防止术后切口内积血或积液,术毕于切口内留置有橡皮条或细橡皮管作为引流用,一般24~48h后拔出。手术创面较大,渗出物较多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要经常更换已被浸透的敷料,防止切口的污染。腹腔内的香烟引流,从24h后起逐日转动并拔出少许,直到全部拔完。
(三)感染切口的处理
切口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拆除缝线,敞开伤口充分引流。更换敷料时,要仔细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脓性分泌物应做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准确的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若感染逐渐控制,肉芽组织迅速生长,可争取二期缝合,以缩短病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