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肠型放射病

肠型放射病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机体受肠型剂量照射后,造血器官损伤比骨髓型更为严重。肠黏膜上皮广泛坏死脱落并出现畸形细胞,是肠型放射病的病理特征。死亡早者,出血不及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严重,若经治疗而延长生存期者,亦可发生严重出血。

【发病机制】 肠型放射病是以呕吐、腹泻、血水便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非常严重的急性放射病。机体受肠型剂量照射后,造血器官损伤比骨髓型更为严重。但因病程短,造血器官的损伤尚未发展,小肠黏膜已发生了广泛坏死脱落,因此肠道病变是肠型的主要病理特点。

由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更新周期为5~6d,所以肠型放射病在1周左右即出现小肠危象,小肠黏膜上皮广泛坏死脱落。眼观肠壁变薄,黏膜皱襞消失,表面平滑。镜观隐窝细胞坏死,隐窝数减少甚至完全消失,绒毛裸露,在隐窝和绒毛可见巨大的畸形细胞(亦称ω细胞)。畸形细胞是肠腺细胞受损伤后,丧失了正常分裂能力,但仍能合成DHA,以致胞体肿大,失去了正常的上皮细胞形态和功能。肠黏膜上皮广泛坏死脱落并出现畸形细胞,是肠型放射病的病理特征(图33-7A)。在小肠黏膜上皮变化的同时,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血管充血、间质水肿,有少量粒细胞和圆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及诊断】 肠型放射病由于病情重、发展快、病程短,所以临床分期不如骨髓型明显,临床表现有以下主要特点:

1.初期症状重,假愈期不明显 在照射后20min~4h内全部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呕吐、全身衰竭、血压轻度下降、有时腹泻。症状持续2~3d后稍有缓解。经过3~5d假愈期,在照射后1周即转入极期,或不出现假愈期直接转入极期。

2.极期突出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进入极期后,患者出现反复呕吐,呕吐物多含胆汁或血性液体。严重腹泻是极期的突出表现,每天可达到20~30次。腹泻以血水便为其特征,血水便中含肠黏膜脱落物。腹泻伴有腹胀、腹痛。由于肠蠕动功能紊乱,肠套叠、肠梗阻、肠麻痹等发生率较高。

3.造血损伤严重 肠型放射病造血器官损伤比骨髓型重,外周血象变化快,数天内白细胞可降至1×109/L以下。照射剂量接近肠型放射病剂量下限者,经大力救治若渡过肠型死亡期,即表现出严重的骨髓衰竭,一般都不能自行恢复造血功能。死亡早者,出血不及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严重,若经治疗而延长生存期者,亦可发生严重出血。

4.感染发生早 由于造血损伤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肠道失去屏障,致使体液和电解质大量丢失,肠腔内细菌、毒素和有害分解产物侵入血流(图33-7B),很快造成脱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毒血症、菌血症等并发症,成为死亡的原因。肠型放射病后期常出现坏死性肠炎、腹膜炎和坏死性扁桃体炎、败血症等。临终前机体衰竭,体温可骤然降低。

5.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患者进入极期后,病情迅速恶化,血压下降,虚汗、四肢厥冷、发绀、寒战、谵妄、昏迷,很快濒临死亡。死亡高峰在10d前后。治疗可延长生存期,但迄今尚无治活的先例。

【治疗原则】 肠型放射病多在1~2周死于脱水、酸中毒、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因此首先应针对肠道损伤采取综合对症治疗,同时早期进行骨髓移植。待渡过肠型死亡期后,重点便是治疗造血障碍。

图33-7 肠型放射病小肠黏膜上皮变化及其后果

A1正常小肠的隐窝和绒毛;A2照射后隐窝细胞变性坏死,细胞碎片排入肠腔;A3隐窝细胞减少,隐窝变短;A4隐窝破坏,出现畸型细胞,绒毛暂时尚未有上皮细胞恢复;A5隐窝和绒毛上皮细胞完全消失,仅见少量崎形细胞;如照射剂量在肠型下限,经治疗延长生存期者,亦可见隐窝再生。B.隐窝绒毛破坏后失去屏障功能,导致机体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