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桑六藤饮(王新陆方)

五桑六藤饮(王新陆方)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桑枝微苦,性平,祛风湿、利关节,《普济本事方》和《景岳全书》分别用其单味药煎服或熬膏治疗风湿痹痛。诸药合用,其主要功效是疏通经络、养血活血、解痉止痛、滋补肝肾,用于风湿痹证,可以作为各种关节痛的基本方。验案:李某,女,29岁。治疗关键在于舒筋活络,使气血周流。五桑六藤饮无大寒之品,亦无燥烈之药,用之恰如其分。随访数年未见关节疼痛。

组成:桑枝、桑叶、桑寄生、桑白皮、桑螵蛸、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钩藤、忍冬藤、青风藤。

功效主治:疏通经络、养血活血、解痉止痛、滋补肝肾。用于风湿痹证。

方解:方中选用六种藤类药物,凡藤蔓之属,藤枝攀绕,性能多变,皆能通经入络,其中鸡血藤苦、微甘,性温,一举多能,一则温通气血,宣络蠲痹;二则活血养血,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三则补血生血,以达祛邪而不伤正之目的。《本草纲目拾遗》云:“其藤最活血,暖腰膝,已风瘫。”海风藤辛、苦,微温,祛风除湿、通脉行络。络石藤苦,微寒,祛风通络、凉血消肿,《要药分剂》云:“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患者筋脉拘挛不易伸屈者,服之无不获效。”钩藤味甘,性凉,清热平肝、缓急解痉。忍冬藤味甘,性寒,清热疏风、通络止痛。青风藤苦、辛,性平,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本草汇言》云:“散风寒湿痹之药也,能舒筋活血,正骨利髓,故风病软弱无力,并劲强偏废之证,久服常服,大建奇功。”桑枝微苦,性平,祛风湿、利关节,《普济本事方》和《景岳全书》分别用其单味药煎服或熬膏治疗风湿痹痛。桑寄生苦、甘,性平,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本草蒙筌》记载:“凡风湿作痛之证,古方多用独活寄生汤煎调,川续断与桑寄生气味略异,主治颇同,不得寄生,即加续断。”桑白皮味甘,性寒,行水消肿、清热止痛,《本草求原》云:“治脚气挛痹。”《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治风湿麻木。”桑叶苦、甘,性寒,祛风清热、凉血止痛,《日华子本草》云:“利五脏,通关节。”《图经本草》曰:“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桑螵蛸咸、甘,性平,补虚损、益肝肾,可调整多种脏器功能失调,益肾而不升阳助火,补虚而不腻膈壅痰。诸药合用,其主要功效是疏通经络、养血活血、解痉止痛、滋补肝肾,用于风湿痹证,可以作为各种关节痛的基本方。

此方针对痹证的主要病机,具有4大特点:①药性平和,适用于多种风湿痹痛;②药力集中,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疗效显著;③标本同治,除痹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敛邪;④组成简约,便于记忆。

加减:临证时可根据病变部位不同或兼夹症的不同进行加减。如痹在上肢可选加桂枝、羌活;痹在下肢可选加独活、川牛膝;颈部不适较重,可加用葛根、片姜黄;腰痛甚者,可加狗脊、杜仲;关节拘挛较重,可加木瓜、防己;关节腔积液者,可加土茯苓、猫爪草;小关节疼痛肿胀较甚,可加土贝母、猫眼草。另外,痹证患者往往由于长期服药而导致胃脘不适,则可减少胃肠道副反应较重的药物用量,重用千年健,千年健不仅可以祛风湿、强筋骨,还可以行气和胃,有一举两得之效。

验案:李某,女,29岁。患“类风湿关节炎”5年余,症见双膝关节、双足跟、双足中小趾关节,左手中指、食指末节肿大变形,第七胸椎至骶骨肿痛,行走困难,周身重胀,疼痛如锥,脉弦紧,舌质稍淡、苔薄黄。X线摄片示各关节呈类风湿样改变,血沉67mm/h,类风湿因子阳性。王氏认为,此属风、寒、湿邪阻滞经络、筋脉,气血流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所致。治疗关键在于舒筋活络,使气血周流。五桑六藤饮无大寒之品,亦无燥烈之药,用之恰如其分。处方如下:桑枝18g,桑叶18g,桑寄生15g,桑白皮10g,桑螵蛸6g,鸡血藤18g,海风藤15g,络石藤15g,钩藤15g(后下),忍冬藤15g,青风藤15g,黄芪30g,千年健30g。服药2周后疼痛减轻,但时发剧痛,寒盛之象稍显,上方去络石藤、忍冬藤、桑叶,加附子6g,赤芍15g,白芷9g。又服药1个月后,除左膝关节和右足跟外,其他关节疼痛均消失,行走大有改善,观其舌苔渐黄,有化热之象,易以首方,更进月余,周身各关节疼痛消失,步履如健,血沉、类风湿因子测定正常,继以上方化裁配水丸1料,再服1个月以善其后。随访数年未见关节疼痛。[周永红.王新陆治痹证经验方述略.江西中医药,2004(4):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