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黄芪30g,桂枝15g,制川乌10g,石楠藤15g,桑枝30g,白芥子12g,鸡血藤15g,川芎12g,当归15g,皂角刺10g。
功效主治:温阳散寒、化痰逐瘀,佐以通络止痛。用于手部骨痹。
方解:手部骨痹是骨痹的一部分,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手指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此病应以温阳散寒、化痰逐瘀,佐以通络止痛为治法。方中黄芪、桂枝、川乌能益气温阳、散寒止痛;石楠藤、桑枝能除湿蠲痹;皂角刺、白芥子、鸡血藤、川芎、当归能化痰逐瘀、通络散结。
加减:如阳虚气弱,加干姜、人参、白术等;如寒邪明显,则重用川乌、桂枝,酌加细辛、麻黄、羌活等;如疼痛剧烈,则添土鳖虫、蜈蚣、延胡索;如湿盛,酌加苍术、薏苡仁、老鹳草;如痰瘀阻络、关节肿大变形,可加穿山甲、桃仁、三七粉;如兼关节红肿明显,可加黄柏、秦艽、赤芍、紫草等,减黄芪、桂枝。每日1剂,水煎服,一般连续服用20日左右,皆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本病病变在肢体末端,便于外治,故朱老师常在内服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使药力由表及里,直达病所,如此内外合治,相得益彰,可尽快缓解疼痛,缩短疗程。常用方药为:透骨草30g,生艾叶15g,威灵仙18g,防己15g,苏木15g,红花10g,芒硝20g。水煎,浸洗患处。方中透骨草、生艾叶、威灵仙、防己散寒除湿;苏木、红花活血通络;外加芒硝消肿止痛。
验案:患者,女,54岁,1995年11月6日来诊。患者经常左手第2、3、4指近端指间关节疼痛10年,伴双手第2、3、4指远端指间关节疼痛肿胀、逐渐变形5年,每因劳累及寒凉刺激而诱发或加重,有晨僵,时间约半小时,无发热。多次查血ESR、ASO、RF均无异常。查体:左手近端及双手远端指间关节肿胀变形,活动受限,有挤压痛,无皮下结节。左手X线片示:骨质疏松、指间骨隙变窄、关节边缘有增生征象。诊断为“骨痹(手部)”,西医诊断为:“手指关节骨性关节炎”。遂给予上述治疗措施,疼痛逐渐减轻,11月20日复诊,关节肿痛消失(关节变形仍在),临床缓解。[曹忠贞.朱晓鸣老中医治疗手部骨痹的经验.广西中医药,1998,21(3):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