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某,女,37岁。初诊:1975年4月2日。
今年春节前探亲途中,患者感受风寒,引起咳嗽。2个多月来,曾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服愈咳糖浆、碘化钾以及中药等,咽痒咳嗽持续不减,干咳无痰,剧咳时引起气急恶心。胸膺闷痛,精神困惫,气短,口干,脉细略数,苔薄腻。咳嗽缠绵已久,肺金气阴亏虚,肺失清肃,气逆而致频咳。治宜益气养阴,宣肺镇咳。处方:
生黄芪9克,南、北沙参(各)12克,生麻黄4.5克,炙地龙9克,桔梗4.5克,生甘草4.5克,罂粟壳9克,炙紫菀15克,炙枇杷叶12克(包煎)。7剂。
二诊:1975年4月9日。近3天来,咳嗽已明显好转,未见剧咳,气急渐平,口干亦减,脉细,苔薄腻。再予前法出入:
生黄芪9克,生麻黄4.5克,炙地龙9克,罂粟壳4.5克,桔梗4.5克,生甘草4.5克,炙枇杷叶12克(包 煎),北沙参9克,麦冬9克。7剂。
三诊:1975年4月16日。咽痒咳嗽已除,各症均安,惟略觉神疲气短、口干而已。此乃气阴尚未完全恢复所致。再予益气养阴为主,生脉散加味。处方:
太子参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4.5克,南、北沙参(各)12克,野百合10克,生甘草4.5克,桔梗4.5克。7剂。
【按语】 本例咳嗽2月余,缠绵不愈。剧咳日久,气阴亏虚,故见神疲、气短、口干;肺失清润肃降,气失宣扬,故见剧咳无痰。方用黄芪、沙参益肺气、养肺阴,乃一般常法;关键在于用麻黄之辛散配罂粟壳之收敛,相辅相成,起着宣通、收敛肺气的作用,以达到镇咳止嗽的目的。一般治疗咳嗽并不常用罂粟壳,恐其收敛邪气,但用之合度,可获显效。《医门法律》说:“凡邪盛咳频,断不可用收涩药,咳久邪衰,其势不脱,方可涩之。”所谓“邪盛”,是指表证未罢,痰浊未清;所谓“邪衰,其势不脱”,是指外无寒热表证,内无痰浊留恋,而咳势仍剧。必须抓住这两个辨证要点,方可使用收涩之剂。《丹溪心法》说:“治嗽多用粟壳,不必疑,但要先去病根,此乃收后药也。”朱氏之见,可谓深得使用本品之要领。
【出处】 《胡建华学术经验撷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