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神经麻痹(胡建华医案)

面神经麻痹(胡建华医案)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天前早起刷牙时,突然感到右侧面颊麻木,耳后压痛明显,继而发音口齿不清,到傍晚时,闭目不全,口涎外流,症状逐步加重。证为风热之邪入侵,经气失于宣扬,气血运行痹阻。 “面神经麻痹首重治风”为胡教授倡立的学术观点。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除了上述之法始终贯彻于整个治疗过程外,必兼清解病毒,而选用板蓝根、蒲公英;生地黄、淫羊藿,一阴一阳有类似激素样的作用,可加快病情痊愈。

李某,男,28岁。初诊:1986年11月20日。

3天前早起刷牙时,突然感到右侧面颊麻木,耳后压痛明显,继而发音口齿不清,到傍晚时,闭目不全,口涎外流,症状逐步加重。面部表情呆板,口舌斜,右眼不能闭合,皱额纹浅。进食时食物残留于齿颊间。右鼻唇沟变浅。舌苔薄黄,脉弦略数。证为风热之邪入侵,经气失于宣扬,气血运行痹阻。治宜熄风解毒,活血化瘀。处方:

明天麻9克,嫩钩藤20克(后下),炙白僵蚕9克,丹参15克,川芎9克,红花6克,板蓝根30克,蒲公英30克,大生地黄40克,淫羊藿9克,蜈蚣2克(微火烘脆,勿使焦,研细粉,分2次吞服)。7剂。

二诊:1986年11月27日。右侧面颊麻木已减,耳后压痛、口涎外流等症状消失。舌苔薄腻,脉象濡细。前方尚称合度,原法不变。处方:原方7剂。

三诊:1986年12月4日。右侧面颊麻木基本消失,语言较前清晰,眼睑闭合不全及口角斜等症均见好转。苔脉如前,再从原方增删。处方:

明天麻9克,嫩钩藤20克,炙白僵蚕9克,白芍药30克,丹参15克,川芎9克,全当归15克,枸杞子12克,菊花12克,炙黄芪20克,蜈蚣粉2克(分2次吞服)。14剂。

末诊:1987年2月27日。上方加减,续服2月余。右面颊麻木、口角斜等症均已消失,口齿清晰,进食如常,病已痊愈。再予成药调理,巩固疗效。处方:玉屏风冲剂40克,每服1包,日服2次。蜈蚣粉30克,每服0.75克,日服2次。

【按语】 “面神经麻痹首重治风”为胡教授倡立的学术观点。胡教授认为,本病由于正气亏虚,表卫不固,风邪乘虚而入,以致气血痹阻,经络失和,故而口眼歪斜,面肌瘫痪。治疗本病,必须抓住一个“风”字,故用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加蜈蚣、白僵蚕等虫类药物以搜风通络;配以丹参、当归、红花、川芎等活血药,以冀血行风自灭。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除了上述之法始终贯彻于整个治疗过程外,必兼清解病毒,而选用板蓝根、蒲公英;生地黄、淫羊藿,一阴一阳有类似激素样的作用,可加快病情痊愈。病延日久,气血亏虚则应扶正祛邪,标本兼顾,“非扶正无以增强肌体免疫能力(正气),则邪气难以蠲除,非祛邪无以疏通经络、理顺气血,则偏斜难以牵正”,重用黄芪为主的补气药如玉屏风冲剂,以扶正固表,增强抵抗病毒再次入侵的能力,能保无恙。

【出处】 《胡建华学术经验撷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