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寒湿久痢(乔士湖医案)

寒湿久痢(乔士湖医案)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数年夏季痢疾年年为患,今年4月又发,延5月不愈。证属脾胃虚弱,寒湿气阻之痢。治应以温脾化湿、益胃补肠为大法。《医学入门》谓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二药合用,温而不燥,既入血又入气分,守而不滞,收中寓散,相得益彰,治疗寒湿久痢,最为合拍,辨证伍之它药,常获奇效。运化复职,寒湿被除,久痢霍然。

吴某某,女,37岁。护士。1993年8月5日初诊。

近数年夏季痢疾年年为患,今年4月又发,延5月不愈。诊见痢下赤白黏胨,赤少白多,日三五度作,伴里急后重,头身目重,饮食乏味,小便一般,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证属脾胃虚弱,寒湿气阻之痢。治宜温脾益胃,暖中燥湿。处方:

仙鹤草30克,炮干姜、焦白术各15克,苍术、陈皮、云木香、厚朴、大枣各10克,泽泻、云茯苓、当归各12克,炙甘草6克,1日1剂,水煎服。

治疗旬余,竟获痊愈。随访至今2年未复发。

【按语】 寒湿久痢,或素体脾胃不充,大肠虚弱,寒湿久侵而为患,或急性痢疾久服苦寒,损害脾胃而然。治应以温脾化湿、益胃补肠为大法。《滇南本草》谓仙鹤草“性微温,味苦涩”,主“日久赤白血痢”。《医学入门》谓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二药合用,温而不燥,既入血又入气分,守而不滞,收中寓散,相得益彰,治疗寒湿久痢,最为合拍,辨证伍之它药,常获奇效。

本例寒湿痢,日久脾胃虚寒,雪上加霜,津液统摄失固,而运化失常,故寒湿滞留不去。病在中焦,非温不能奏效。投胃苓汤去桂枝、猪苓又走下分利有余,加重剂仙鹤草温固胃肠,收敛止痢;生姜易炮姜温脾,守而不走,佐苍术、白术、泽泻、茯苓温化寒湿;陈皮、厚朴、木香理气导滞,又防仙鹤草、炮姜固守太过之虞;当归、甘草、大枣健脾理血。如此脾胃温健。运化复职,寒湿被除,久痢霍然。

【出处】 乔士湖. 妙用仙鹤草治久痢. 浙江中医杂志,1995,30(11):5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