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因产后气血两伤,胃络失养,兼之进食肥甘厚腻,重伤胃气,食滞化湿,而致胃气不和,上逆作呕,治当和胃降逆,兼以理气化湿。7剂后三诊:呕吐未作,食纳正常,气力渐复。此处单师辅以太子参扶助胃气,橘皮、竹茹消解食积,扶正祛邪使胃气恢复通降之职而得良效,并未直接使用降气类药物。
刘某,女,25岁。
初诊:诉自生产时开始恶心、呕吐,产后进食偏滋补,今已产后半月,仍每日呕吐,自觉恶心,不欲食,饮水亦吐,有时吐出黄色胆汁样物。苔白腻,脉小弦。此因产后气血两伤,胃络失养,兼之进食肥甘厚腻,重伤胃气,食滞化湿,而致胃气不和,上逆作呕,治当和胃降逆,兼以理气化湿。处方:
太子参10克,橘皮5克,竹茹5克,黄连2克,紫苏叶5克,豆蔻2克,吴茱萸1克。
3剂后二诊:诉服药1剂后呕吐已止,3剂尽数服毕后,呕吐未作,现仍进食较少,欠香。原方去黄连、吴茱萸,加炙鸡内金6克,炒谷芽、麦芽各15克。7剂后三诊:呕吐未作,食纳正常,气力渐复。以调理脾胃为主。处方:
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法半夏6克,陈皮5克,云茯苓12克,炒谷芽、麦芽各15克。7剂平复,后未再诊。
【按语】 方中黄连、紫苏叶、豆蔻、吴茱萸四味为张简斋先生治疗呕吐之验方。取意辛开苦降,又兼化湿疏肝,处方轻灵,配伍精到,适当配伍后对各种呕吐均有良效。此处单师辅以太子参扶助胃气,橘皮、竹茹消解食积,扶正祛邪使胃气恢复通降之职而得良效,并未直接使用降气类药物。二诊邪气已去,中病即止,加以健胃消食药助脾胃恢复。三诊以健运脾胃之平剂善后,而收全功。
【出处】 沈瑜倩. 单兆伟教授论“胃以通为用,以降为和”及验案举隅. 中外健康文摘,2008(3):1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