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于月经前5d贴第1次,月经始行或觉小腹痛时贴第2次,3个月为1疗程。另外在发泡过程中,要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摩擦。气调血行,通则不痛,故获效满意。治验:张某,女,24岁,未婚。痛经8年,始于16岁初潮,经期周期35~40d/4~5d。即用发泡膏外贴于关元穴,于月经始行贴第2次于中极穴。经第3次治疗后疼痛消失,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施振东,等.发泡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8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2002;23:29
【药物组成】 斑蝥、白芥子各20g。
【操作方法】 上药研末和匀,以50%二甲基亚砜调成软膏状,取麦粒大小状软膏,置于2cm×3cm大小的胶布中心,贴于中极或关元穴(二穴交替使用),3h后揭去药膏,稍后即可出现约0.5~1cm大小的水泡,2~3d后干瘪结痂,一般不留瘢痕。每于月经前5d贴第1次,月经始行或觉小腹痛时贴第2次,3个月为1疗程。另外在发泡过程中,要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摩擦。
【功效主治】 疏经通络止痛。
【经验心得】 根据中医“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原理,治疗当以疏经通络止痛为主。取关元、中极既是任脉之经穴,又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通于胞宫,用斑蝥、白芥子性温发泡,刺激经穴,能调理冲任之经气,温通胞脉,调气行血。气调血行,通则不痛,故获效满意。
治验:张某,女,24岁,未婚。痛经8年,始于16岁初潮,经期周期35~40d/4~5d。每于经前数日或行经时小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冷肢楚,甚则出冷汗,面色苍白,经量多、色紫暗、夹血块,行经2d后小腹疼痛减缓。现月经期将至,小腹始痛,舌苔薄、衬紫气,脉细弦,脉症合参,当属寒凝血瘀所致,治当温经散寒、活血止痛。即用发泡膏外贴于关元穴,于月经始行贴第2次于中极穴。经第3次治疗后疼痛消失,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方剂出处】 施振东,等.发泡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8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2002;23(12):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