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穴位除具有局部治疗的作用,有的还具有治疗邻近部位病症或远隔部位病症的作用。
1.本经腧穴主治本经病 如心脏病取心包经的络穴内关穴;牙痛取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合谷穴;胃病则取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如其郄穴梁丘、合谷、足三里穴等。
2.表里脏腑经脉选穴 因表里经脉在生理和病理上有紧密的关系,所以在患病相表里的经脉上选穴,同样具有较好的疗效。如皮肤病,取肺经相表里的大肠经脉的合穴曲池,治疗效果较好,胃病取脾经的公孙穴等。
3.循行相邻经脉选穴 十二经脉在体内逐经相连,循环传注,周流不息。循行相邻经脉,其治疗作用也有相通之处。如牙痛,除取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外,还可取足阳明胃经的内庭穴等。
4.对侧同名经脉取穴 由于同名经脉呈左右对称分布,它们的调节功能也是相通的,在临床上经常有选取健侧穴位而治愈患侧疾病。
5.依据脏腑生理功能取穴 选取相应穴位,发挥脏腑功能的调节作用,如因肝开窍于目,所以近视眼和远视眼取穴肝俞;如消化不良,可取穴脾俞、胃俞;神志疾病可取穴心经的神门穴。
6.局部取穴 因为任何穴位均有十二经脉分布体表各部,如:眼病取穴睛明、攒竹、阳白、承泣;胃病取穴中脘、梁门等;膝关节疾病取穴内膝眼、外膝眼、鹤顶、阳陵泉;耳病取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
7.特殊穴 长期治疗有特效的穴位,如:哮喘可取经外奇穴定喘穴;落枕可取手背部的落枕穴;戒烟可取甜美穴;发热取大椎穴;至阴穴矫正胎位;天枢穴治疗腹泻和便秘;内关穴可以减慢心动过速的心率等。
8.远近端相配取穴 如胃病可取中脘穴、远取足三里穴,牙痛可近取承浆、颊车,远取合谷穴等。远治的经脉在肘关节和膝关节以下的穴经,不但可以治疗局部病症,还可以治疗远隔部位组织器官的病症,甚至可以影响全身的功能,如足三里穴不但治疗下肢病,还可以调整消化系统功能,甚至对全身免疫功能都有一定作用。
9.前后或左右相配取穴 如肺病,前取募穴中府穴,后取俞穴肺俞穴;胃病前取中脘穴,后取胃俞穴等。
10.按子午流注时辰相配取穴 古人将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子与午是相对的两个时辰,子时是夜间23点至1点,是阴退阳进的时候,午是中午11点到13点,是阳退阴进的时候。
另外,还有将五输穴配以木、火、土、金、水行,如肺经表现实证时,则应泻属水的子穴(尺泽穴),如肺经表现为虚证时则应补属土的母穴(太白穴)。
激光针灸剂量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因激光器种类不同,剂量大小、选穴的多少、照射的时间等均无定论。一般认为:小剂量照射为“补”,大剂量照射为“泻”;短时间照射为“补”,长时间照射为“泻”。常取穴4~5个,每穴照射3~5min,每日照射1次,10~15次为一疗程,如穴位较多,可分次轮流使用,需做第二疗程者,可休息5~7d,这样效果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