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电的发现 1780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伽尔瓦尼偶然发现用金属刀尖碰到被解剖的青蛙腿外露神经时,蛙腿会发生抽搐现象,经过一系列研究,直到1792年证实生物电的存在。
2.生物电的来源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生物电的来源,但目前公认的理论是生物电来源于细胞。
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膜将细胞和外界分开,但又存在一定通道使细胞可以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内外一般存在多种离子,膜内主要是K+,膜外主要是Na+和Cl-。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内带负电,细胞膜外带正电。若取膜外电位为零。则膜内电位一般为-100~-50mV,该电位称为静息电位。
当可兴奋组织(如神经、肌肉、腺体的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时,则细胞可以兴奋。当外界刺激达到一定阈值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会发生突然变化,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也会发生改变,细胞内的电位可从负电位忽然变为正电位(20~30mV),大约不到1ms的时间,又恢复到原来的静息电位,这种变化的电位称为动作电位。有些细胞(如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不仅在外界刺激下能产生动作电位,而且有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系统正是靠传导各种兴奋对人体各器官的生理过程起到调节作用,使人体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3.电子传递是生命的基本活动 每个细胞就是一台微型发电机,不断地产生电能(生物电),人体任何一个细微活动均和生物电有关,生物电在人体内的流动是无头无尾的。它的每一个细小结构都处于闭合状态。1983年瑞典的诺登斯强姆教授证明生物体内都存在生物闭合电路,并发表了相关专著《生物闭合电路》。他指出人体除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外,还存在第三循环系统,即人体复杂的电网系统。
如果某细胞、某器官或某系统的闭合电路出现了功能障碍,那么该部位就会出现生理功能衰退。如果激活病理状态的生物闭合电路,则会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如血循环和微循环改善等。
人体存在生物电,如心脏搏动时产生1~2mV的电压,眼睛开闭会产生5~6mV的电压,读书和思考问题时大脑会产生0.2~1mV的电压。由于正常人的心脏、肌肉、视网膜、大脑等器官生物电的变化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如果这些生物电发生变化,则可能产生疾病,故可作为诊断之用。
电荷在机体复杂的调节功能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德国贝尔教授曾指出:“生命的基本活动实质是电子传递,只要电子传递停止了,人的生命也就终结了。”
目前,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都认为“人体是一座真正的发电站,细胞就是无数台发电机,不断地产生电能,即生物电。如果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电能无法释放,它便以静电的方式积存下来,这样,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生命运动的本质全部是电生命本质,生命中每一秒钟都有数十甚至上百库仑的电荷在体中流过,成年人体内每秒钟约有45A电流流过。正常电荷的消耗和供应是1∶1,这样才能维护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人类的健康和寿命取决于人体带电量的多少,电足则体健,电亏则体衰;电足血行,电亏血滞。假如儿童储有100%电量,按比例中年人应储50%电量,老年人储有20%电量,体弱多病者储电量很低,生物电消失,生命也就宣告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