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血研究在历史中的发展

心血研究在历史中的发展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类自然科学发展的的历史长河中,医学就如一艘巨大的帆船。这艘船在人类对自身和动物的不断探究中游弋。1628年,威廉·哈维发表的《心血运动论》一书,加快了医学发展的进程。他们利用被尊为医神的阿斯克勒庇厄斯在寺院中进行医疗活动。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人体的“体液学说”,即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在人体中的不同配合使人们出现不同的体质。

在人类自然科学发展的的历史长河中,医学就如一艘巨大的帆船。这艘船在人类对自身和动物的不断探究中游弋。从公元前4000多年到21世纪,人类对血液循环的探索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腾飞期”。1628年,威廉·哈维发表的《心血运动论》一书,加快了医学发展的进程。18世纪末,意大利著名医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各种不同的血型,从而让人们从输血致人死亡的阴霾中脱离出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医学成就将一次又一次得到刷新。

人类最古老的医学体系——印度阿输吠陀

早在公元前4000至前3000年,古代的医学体系在印度河流域便萌发了。那个时候的印度神医学盛行,因此,最初的医生是由僧侣们兼任的,人们认为只有僧侣才最接近神,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解除众生的病痛。随着医学的发展,渐渐地出现了一批专门从医的人,他们奔走于各地,四处为人治病,这样使得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技术都比僧侣们强。随着这批专业医生队伍的发展壮大,古印度的医学体系便自然形成了。对人体的认识,他们构建了“三原质论”,即认为人体由“气”“胆”“痰”三种原质正常配合而成,这三种原质经消化可变为七种成分,即乳糜、血、肉、脂肪、骨、骨髓、精液。并且,这七种成分每五日一递变,在一个月内则会全部转化为排泄物尿、粪、汗、黏液、发、爪、皮、皱。他们还认为,如果这三种原质混合调配不当,便会诱发疾病,如老年多气、中年多胆、少年多痰等。后来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传进印度,又经过当地一番佛教教义的改造,印度医学进而形成了所谓的四大学说——地、水、火、风,并认为肚脐是人体生命的中心所在地。

驱邪治疗

根据古印度医学理论,人类生来是健康的,但易受各种因素引起的疾病的侵袭,如肠内腐败物、可见的或不可见的外在因素、强烈的情感诸如悲伤、单相思和思乡情绪等。人体还一直受有毒的风的威胁,这种风起源于气候变化、幽灵或魔鬼。图为医生正为病人做驱邪治疗。

印度医学代表作是《阿输吠陀》,《阿输吠陀》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医学专著,其影响波及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医学系统。因此《阿输吠陀》又被称为“医疗之母”《阿输吠陀》记载了人体内体液的运作状况,在阿输吠陀医学的观点中,生命由身体、感觉、精神和灵魂构成,人有三种体液——气、胆汁、黏液,七种基本组织——血液、乳糜、肌肉、脂肪、骨、骨髓和精液。人体的发育与衰老以及人体各要素的循环和人们所吃的食物有关,各种食物在人体内得到适当的转化以供人的生命之需。最后,它们统一变为身体的废弃物被排出体外。据资料指出,早期的印度医师依照《阿输吠陀》的指导曾动过人体手术。中国的中医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医疗方法,在《阿输吠陀》中仍然可觅踪影。此外,印度古代最有名的外科医生是妙闻,最有名的内科医生罗迦。

古希腊医学起源于公元前12世纪,希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民族,随着外来移民的进入和商品贸易的发展,古希腊医学家吸收了许多民族和地区的医药知识和经验。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同时也是一位医学家,他提出生命由四元素——土、气、水、火组成,并提出,这些元素的适度平衡造就了人体的健康。四元素论是古希腊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同古印度一样,教会曾统治希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历经了一段神医学的时期,僧侣们被尊奉为“最接近神的人”。他们利用被尊为医神的阿斯克勒庇厄斯在寺院中进行医疗活动。阿斯克勒庇厄斯被誉为古希腊的“医神”,他手持一根长杖,长杖上面盘绕着一条蛇,象征着渊博的智慧和至高无上的权力。由于古希腊医学在世界医学发展中产生的深远影响,迄今,西医的标记仍然是蛇杖。

主管医疗的三神

图为阿波罗、奇隆(最智慧的人马族)和阿斯克勒庇厄斯,三位古时候主管医疗的神。他们一直在试图了解人类和世界,寻求发现一条最佳的生活方式,以便让每一个人都能有机会享受生活。

在古代中国,中医学则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机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从五脏的滋生来看,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这正如《难经》所论述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五脏之间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得太过,即火克金。

中医学还用五行学说来阐述人体与自然环境及气候、饮食等的关系。根据五行学说,人体内脏腑发生病变并不是独立的,不仅会牵连其他器官,甚至和自然万物也有莫大的联系,所以治疗疾病要考虑到万物的生克关系,在治疗的同时更要预防其传染。

总之,印度的三体液学说,希腊的四要素,中国的五行,都是人类对医学世界最初的朴素认识,也造就出医学的最初模型。正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近现代意义的医学逐渐发展起来了。

古代医学新纪元

古希腊医学发展的顶峰,是以著名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出现为标志的。希波克拉底是当代西医学公认的鼻祖,他对医学的伟大贡献,使得西方医学终于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开始步入了正轨。从希波克拉底开始,人们抛弃了宗教迷信思想,逐渐用唯物主义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将医学奠定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人体的“体液学说”,即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在人体中的不同配合使人们出现不同的体质。他认为之所以能感受到脉搏,是因为血液对血管的冲击,而且血管连通心脏。

阿输吠陀坐式

印度的传统医学、生命之学——阿输吠陀(Ayurveda)是全世界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医学系统,阿输吠陀源于梵文,由两个字合成:Ayur“生命 Veda“知识,阿输吠陀对世界各国的医学系统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印度阿输吠陀被誉为“医疗之母”。图为阿输吠陀的坐式。

《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具体指出“人的身体内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这些体液构成了人的体质,人们时而生病时而健康都取决于这些体液成分的不同调制。如果这些体液的比例、能量和体积配合得当,并且是完美地混合在一起,人就感觉精力充沛,全身充满了力量。当某一种体液过多或缺乏时,或某一种体液单独处于身体一处,血液与其他体液不相配合时,人便会感觉到身体不适,甚至会感到痛苦。当一种体液离开其他体液而孤立时,不仅仅是它原来的地方要出现异常,在它所停留的地方也要闹病;因为人体内的体液过多也会造成疾病和痛苦。当一种体液流出体外超过所应当流出的量时,这个空虚处便酿成疾病。另一方面,假如体内发生这种空虚,即使其他体液流向此处作为补充,这样的情况不但不会使人体保持健康,甚至人将表现出双重疾病,一是在该体液所离开的地方,另一个是其他体液流到了不该流的地方。”

中医五行示意图

五行,是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的抽象概念。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归于这五种物质属性中,并且,这些事物之间是一种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保证它们之间和谐地运动,事物才能向前发展。这就是“五行学说”。中医利用这个学说来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外界的相互关系等,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论强调每个病人的个体性以及每种疾病的特殊性,这为医生能针对每个人特殊的体质,灵活改变处方中的药物成分,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提供了依据。体液论也是一种比较简单明了的医学体系,许多病人也能掌握它,进行自我治疗。因此,体液论一提出就广泛被人们接受,并且当时的医生还将这种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给病人增添了信心。体液论一说在希波克拉底时代逐步建立并经后世的不断完善,在现代的西医学中,仍然可觅体液论的踪影。在今天看来,希波克拉底的体液一说是希腊的医学与哲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产物,自然哲学家依据医生所提供的临床经验和观察资料按次序分类,形成了影响西方以后2000多年医学发展的重要理论。

正在做解剖研究的妇女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分为比较解剖学、组织学和人体解剖学。中世纪时期,由于受到当时神学观念的束缚,教会禁止欧洲任何一所大学对人体进行解剖。比利时医生维萨里通过对人体的解剖颠覆了盖仑的学说。他的做法却被教会认为“亵渎了神灵”,而被处以死刑。直到18世纪,人体解剖才正大光明地服务于医学。图为正在做解剖研究的妇女。

随着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于医学的实践与研究不再单纯地限定在动物和植物上,他们开始对自然界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对人体的研究无疑是一个进展性的突破。古希腊的医生、解剖学派创始人赫罗菲拉斯是第一个在人体内发现血管的医学家。他在脑、脉搏、动脉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也另辟蹊径。他在解剖人体时最早发现了血管,并第一个对动脉和静脉作出区分——动脉有搏动,静脉没有搏动,并准确地描述出心脏半月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的位置。赫罗菲拉斯对人类心脏的观察超过以往任何人,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弄清动脉搏动和心跳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动脉只是运输血液的,因此他坚持主张放血具有治疗价值。在他发表的《论解剖学》一书中,他极力强调放血治病这一观点,这在医学上起了有害作用达2000年之久。

阿斯克勒庇厄斯

阿斯克勒庇厄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医神,传说阿斯克勒庇厄斯从小精通医术,后来因从智慧之神雅典娜那里得到了一瓶不可思议的血液,这种血液从左边的血管取,是一种致命的毒药,如果从右边的血管取,这血液就可令人起死回生。宙斯听说后把阿斯克勒庇厄斯处死。但他手中的蛇杖则成为西方医疗机构的标志。

与赫罗菲拉斯同时期的古希腊著名解剖学家埃拉西斯特拉图斯详细观察了动脉和静脉在人体全身的分布情况,他甚至注意到了微血管的状态。埃拉西斯特拉图斯是一个典型的实验主义者,他把实验研究作为任何一个观点或理论的依据。他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临床实践,对人的神经系统也做了同样的探索,特别集中在大脑的解剖方面,并把人脑沟回的复杂性和人类的高级智慧联系起来。埃拉西斯特拉图斯曾经证明过局部真空能吸引液体,反之液体也能吸引空气。这令埃拉西斯特拉图斯想到动脉在正常情况下装满了空气,当血液在血管中向下流时,空气便混同血液被吸进血管中,而在血液从低处流向高处时,空气也随之从低处升向高处,最后被排出。他认为,动物死后,在其体内的空气便逃出动物的机体,而动物的体内就只剩下血液。或者说空气在动物的体内已被转变为一种活力灵气,活的动物的动脉管被割破后,空气就逃走了,接着血就出来。原因在于他发现死去动物的动脉管是空的。因此,他得出结论:空气进入人体,由肺部引进心脏,在心脏里变为活力灵气。活力灵气由动脉输到全身,一小部分活力灵气到了大脑里,在大脑里变成灵魂灵气,它由神经分布出去,一部分则混入血液之中,随着血液的流动而分布于全身各处。

解剖课

这幅图描绘的是中世纪时期大学中的解剖课:教授高坐讲台上指点,助手按部就班在教授的指点下操作,学生则从不亲自实践。因此,人体解剖学在16世纪以前几乎没有什么进步。

此外,埃拉西斯特拉图斯也是继赫罗菲拉斯之后第一个精确地描述了心脏的半月瓣、三尖瓣和二尖瓣等结构的人。他对心脏和血管系统的观察研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古希腊著名学者、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仅次于神的权威,他最早对动物进行分类研究,是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动物学的鼻祖。亚里士多德对鱼、两栖、爬行、鸟、兽等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在《论动物的生殖》中写到“内脏专属有血动物,因此每种内脏都由含血的质料构成。这一点在幼小的有血动物中尤为明显,其内脏含血量较多,同肌体相比体积较大,这是因为在动物形成的早期阶段,其质料的形式和数量最为明显。”

他在对动物心脏的论述中说道“所有有血动物都有心脏,原因业已说过。显然,一切有血动物必然有血,而血是液体,因此必然具有容纳它的器皿,显然出于这个目的,上帝为其设计了血管。这些血管必然拥有一个本原或源泉(在可能的情况下,一个优于多个),这个本原即为心脏。显然,血管发源于心脏,但并不穿越心脏。另外,心脏是同种的,在本性上与血管相同。心脏处于起支配主导作用的第一位置上。它位于身体的中心,不是下部而是上部,不是后面而是前面。上帝总是把比较高贵的位置留给比较高贵的部分,除非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阻止他这样做。”这位博学之人肯定了在动物的机体内,有一个支配中心,即心脏的存在。

古埃及的医生与病人

公元前4000至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形成奴隶社会,那时,“职业医生”—僧侣便出现了。他们认为一切归神主宰,因此僧侣兼管为人除灾祛病的职业,这个时期宗教与非宗教的经验医学互相混杂在一起。他们为了驱逐身体内的鬼怪,使用了催吐、下泄、灌肠法。图为医生正为病人灌药。

接着,他又说“在动物的机体中,还存在着两条不可忽视的脉大血管和主动脉。血液离开心脏后,首先流入这两条血管,其他血管仅是源自它们的分支。如之前所述,这两条血管乃是为了运输血液而存在的。因为这些液体物质总需要容器,而血管就是一般意义上容纳血液的器皿。现在我们解释为什么有两条主要的血管,为什么它们源于同一个单一的始点或源泉,并且伸展遍布于整个肌体。两条主要血管之所以归于且源于一个始点,是因为在所有动物中,感觉灵魂在现实意义上是单一的,因此首先包含感觉灵魂的部分也是单一的(在有血动物中既是现实意义的单一又是潜能意义的单一,在无血动物中只是现实意义的单一),热量的本原也必然处于同一位置,而这个本原是血液获取热量和流动的原因。既然感觉的本原和热量的本原位于同一个部分,那么血液必然源于一个本原。因为血液本原的单一性,血管也必然源于单一的本原。主要血管的数目为二,因为每种能位移的有血动物的躯体是对称的。我们可以把所有这些动物的躯体分成前后、左右和上下。由于前比后更为高贵和更富统率性,因此大血管比主动脉更为优越、更为重要,因为大血管在前,主动脉在后。在所有有血动物中大血管明显可见,而在某些有血动物中主动脉模糊不清或完全不能分辨。血管遍布肌体的原因在于血液或在无血动物中类似于血液的东西是整个肌体的质料,血管或类似于血管的东西是输送这种质料的管道。肌体的每一部分都由血液构成,血管的网络应当蔓延遍布整个肌体,这是合理的。如果第一部分都由血液构成,那么血液必须穿越、遍布全部肌体。血管系统好像菜园中修筑的水渠,始于同一个源头,衍生出众多的分支渠道,将水输送到菜园里的每一部分。又好比盖房屋,石头按地基的框架结构堆砌。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水是菜园中植物生长的质料,石头是盖地基的质料。

木乃伊

木乃伊即“人工干尸”。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的传说,认为灵魂会继续寄附于人的尸体上,于是他们把死人制成干尸,以表对先人的缅怀。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埃及人积累了不少解剖学的知识,初步了解到人体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关系以及大脑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同样,上帝为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每一部位而提供了渠道,因为血液是肌体构造的质料。这一点在肌体严重消瘦的情况下十分明显,此时除了血管,什么都看不到。正像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以及相似植物的叶子,当枯萎凋零之时,只剩下叶脉。原因在于血液或类似于血液的东西是潜能意义上的肌体、肉或类似于肉的物质。正如在灌溉系统中,最大的渠道具有永久畅通性,而最小的渠道很快就被泥巴湮没,当除去泥巴便重现出来。同样,最大的血管具有永久畅通性,而最小的血管变成了现实意义上的肉,尽管在潜能意义上它们和以前一样是血管。因此,只要肌体的肉处于健康状态,一经切割,血液就会流出,尽管看不到血管,但必然存在着血管,因为没有血管血液是不会存在的。正像灌溉用的渠道,直到清除了淤泥才能看到。

随着不断往前延伸,血管变得越来越细,直到通道非常狭窄,血液无法通过为止。虽然血液无法通过,但我们称为汗的潮湿分泌物可以通过,这种现象发生在躯体受热、血管出口张开的时候。有时汗由血液状的分泌物构成,这是由于躯体处于不良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肉体松弛,血液因整合不充分而含有水质,而整合不充分是由于在细小血管中的热量十分贫乏。热量不能导致整合作用的原因或在于本身热度不够,或在于同摄入体内的过剩食物相比,相对少一些。食物的过剩或许也有两种情况,或在于量,或在于质,因为并非所有种类的物质都同样地易于整合。位于肌体上部的大血管和主动脉相互分离,在下部相互交换位置,把整个肌体构筑成为一体。就是说,当它们到达腿的交叉处时,一分为二,大血管由前到后,主动脉由后到前,通过这种方式使肌体成为统一体。正像在纺织辫状物时相互交错的线股可以使物品更加结实一样,血管的交换位置也使肌体的前部和后部更加紧密地连结起来。”亚里士多德对动物机体中心脏和血管的认识和阐述客观而缜密,这为后人发现心血循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对血液循环做出正确的认识,在他的《论动物的生殖》中,他提出人体内的血管中仍充满着空气。

换心手术研究

器官移植被称做是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治疗上的进步。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探索中,媒体最关注的是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1967年12月,南非外科医生克里斯琴·伯纳德主刀施行了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从而开创了人工心脏移植的先河。图为伯纳德医生(左一)与同仁们做换心手术的研究。

公元前221至公元220年,中国对人体心血的研究也粗具成就。那时一部对人体组织有详细记载的古老医书叫做《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有“心主身之心脉“诸血皆属于心”的说法。相传这部书是黄帝、雷公、岐伯、俞跗等人讨论医药的笔记,实际上是后人总结秦汉以前中国的医学成就而写成的。在此书中,也有与西方医学家对人体心脏与血液研究的相似之处。

人体经脉图

《黄帝内经》指出“心主身之血脉”,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还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内溉五脏,外濡腠理”。意思是血液在经脉中呈循环式的运行,内及于脏腑,外布于肌肉,并做无休止的运行等。在《黄帝内经》中有关血液循环的几个主要环节都说得很明确。再如对“肺朝百脉”的认识,就与现代医学上称的“肺循环”极其相似。图为人体的经脉图。

《内经》里的“素问说”对血液在人体中的运行途径已经做了明确的介绍:血管是用于储藏血液的,血液在血管中不断地运行着,由于血管在体内是环形地生长着,因此血液流经的途径亦呈环形状,并且做着无止境的运动。血液为什么能在体内做无休止的运行呢?那是由于心脏给予血管不断的冲击,从而为血液的循环运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人们在其左乳下方可以看到或触摸到血管跳动情况,这就是心脏,血液的发源地和为它们的流动提供动力的地方。血液不停地循环运行,对人体有什么益处呢?《灵枢经》说:血液在身体中循环流动,主要的作用是输送营养原料,凡筋骨关节等等地方,只要血液的营养及时充足,自然就运动自如了。《灵枢经》还指出体内有两种不同的血液:阴气多的血液,滑腻而喷射力强;阳气多的血液,色暗而浊,喷射力小。《黄帝内经》对人体气血经络的研究和阐述为以后中医的发展以及临床医疗提供了科学的可循性。

岐伯像

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医学中就有关于血液循环之说,如《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读医随笔》:“凡人周身百脉之血,发源于心,亦归宿于心,循环不已。”“心主血脉,血足则面容光彩,脉络满盈,故曰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都说明人体中的血液由心脏出发最后归于心脏。图为《素问》中的岐伯。

古罗马医学家盖仑研究过解剖学,但因为当时的罗马统治者禁止解剖人体,盖仑不得不把猕猴作为其解剖的对象。在此研究基础上,他提出了血液运动的理论。盖仑认为,在把心脏分为两半的中隔上,有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小孔,血液穿流过这些小孔,从心脏右侧到心脏左侧,再流经肺部。血液在血管中缓慢地来回流动,开始向这一方向,接着又向相反方向,就如欧里普斯河的涨潮落潮一样往复循环。盖仑认为,肝脏是人体血液的发源地,血液的流动是以肝脏为中心的,血液在人体内像潮水一样流动之后,便逐渐被身体所吸收。他认为,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是构成人体机能的基础。人们摄进食物的有用部分,以“乳糜”形态从营养道通过脉门转到肝脏,再变为深色的静脉血。食物没有用的部分则到了脾里,再变为黑胆汁。肝是生命成长的本部,管理身体的营养和生长的自然灵气就在这里准备好并注入静脉血。然后自然灵气推动静脉血从肝脏以大体上单程的运动转到右心室。盖仑知道心房瓣阻止流入右心室的血液再次回流到静脉中,同样,左心室的血液在进入动脉后根本就没有回流的可趁之机。可是他认为心房瓣不够完善,因此有一小部分静脉血从右心室倒流到静脉里,一小部分动脉血从动脉回流到左心室里。但是,据他所说,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盖仑并没有认为静脉和动脉血液有大量的反复流动。除掉流返静脉的少量血液外,右心室的血或者通过心室的分壁,即隔膜,转入左心室,或者通过肺动脉转到肺里。在左心室里,静脉血的烟气和废物被分出来,并通过肺静脉排除到肺里。通过同样的途径,空气从肺里通过左心室,在左心室里把空气里的营养成分被分离出来并作为活力灵气注入血液。这样制成的鲜红的动脉血由它的推动者活力灵气带进动脉,再通过动脉传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从而为动物的活动提供更多的活力。有些动脉通到脑子下部的细血管网,在这里活力灵气就转变为灵魂灵气。这种灵魂灵气接着分布到神经(盖仑认为,神经是许多空管子),从而使身体各部分有了感觉。

中世纪的大学课堂

13世纪,医学在教会的影响下成长,医学教育的固定模式阻止任何正在萌芽的新著作,同时更多偏重于理论性而非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图为大学中一名教师坐在讲义台上侃侃而谈的情景。

盖仑在观念上是奉行希腊人的那种先入见解,即地球上的运动是直线的,圆周运动是天体所特有的运动。这种见解遏制了血液循环的思想。盖仑还认为,心的主要功能是呼吸,心脏扩张时吸进空气,心脏收缩时排出空气,实则心的跳动常比呼吸率快得多。事实上,在16世纪,维萨里在批判盖仑的观点时也指出,人们切开心脏,发现隔开左右心室的板只是一块硬肌肉,并且血液根本无法通过。还有,细血管网虽然在盖仑研究的反刍动物中找到,但在人体内是找不到的。同样,他认为血液分两种,各有其本身的不同职能,一种是推动者,一种是分布体系,也是受到这种见解的影响。

此外,盖仑是希波克拉底学派的体液论忠实支持者。盖仑认为,由于动脉中的血液由四种体液形成,所以血液具有支配地位。他把体液的作用看做是各种不同气质的基础:血气方刚者是由具有潮湿和温暖的基本性质的血液控制着;冷静沉着者的身上,是潮湿和寒冷的黏液控制着人体的灵魂特质;忧郁的人是处在干而冷的黑胆汁的影响之下;易怒者是受了干而热的黄胆汁的作用。盖仑认为,由不同体液混合所形成的体质既能影响机体,也能影响心灵,并且,他用这种理论阐明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论述的人的抑郁问题,即抑郁质是由人的体质所决定的 。

古罗马医生为病人治疗

古罗马时代的医学是在衰亡的古希腊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对古希腊医学的继承。早期的古罗马帝国就设有“医务总督”的职位,他们还对医生的行医资格进行考试和测评,只有考试合格,经政府批准之后才可以开业行医。图为古罗马时代的医生为病人治病的情景。

盖仑论述的体液决定人的气质一说,不仅使体液论和体质论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也被相面术和占星术所采纳,如占星术士的四相图,将四体液结合到天空中的四个中心点,每三个星座与一种体液相关,如黏液与摩羯座、水瓶座和双鱼座相关。基督徒也将体液论与圣徒彼得、保罗、马克和约翰联系在一起。因此,盖仑的体液论几乎能解释人类健康、疾病及其相关的任何问题,为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回答,例如病人在接受治疗后未能康复,由该体系所提供的多种解释方式本身就可自圆其说。

盖仑的学说影响极大,一直到近代,都统治着医学界。他的著作比古代其他任何一个医学作者的著作保存下来的都要多──他的一百三十一部医学著作中有八十三部流传到今天。人们对他的这些著作感兴趣,一部分原因是这些著作确实对当今科学发展的临床医学实践有莫大的帮助,譬如说,他的天文学造诣比他同时代的托勒密的天文学和地理学著作更有用处,另一部分原因是这些著作洋溢着一种宗教气息,使中世纪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会的学者们比较容易接受。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一样,盖仑除了对医学大有贡献之外,他对创造物体和有机体的宇宙也非常关心,不过由于所处时代的影响,他的这一部分学说神秘成分较多而理智成分较少。

阿维森纳是中世纪阿拉伯伟大的医生,他为世界医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同时也是著名的百科全书编纂家和思想家。阿维森纳极为重视预防医学,他倡导“万病之重,预防为先”。他告诫弟子,要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维持身体中各种物质的平衡与和谐,使它们以适当的形式和比例调制在一起。其中,保持质的平衡,选择饮食,排泄废物,维护个体的合成,保持吸入的空气洁净,防御体外的意外事故,有节制地进行各种身心活动,充足的睡眠等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八大重要因素。阿维森纳最著名的医学著作是《医典》,该书不仅总结了阿拉伯医学临床的丰富经验,而且吸收了古代中国和印度的医药学成就,由此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曾多次被译成拉丁文流传于世界各地。

奋笔疾书中的阿维森纳

由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所著的《医典》吸收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的医学成就,其内容十分丰富,是一本囊括了生理学、病理学、处方学、诊疗法的综合性医著。《医典》问世后被世界医学界奉为“医学经典”图为阿维森纳工作的情景。

这本医学知识宝典,代表了当时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著名医学教育家奥斯勒博士对《医典》的评价是“被当做医学圣经的时间比其他任何著作都要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医典》作为各大医学院的教科书被使用,也是现代医学产生的重要基础之一。在治疗方面,阿维森纳很重视药物治疗,在《医典》中,他用很大的篇幅讨论药物治疗问题。他不但采用了希腊、印度的药物,还收集了中国产的药物。此外,他另辟蹊径创新采用了泥疗、水疗、日光疗法和空气疗法。在诊断方面,他很注意切脉,他将脉搏区别为48种。通过阿拉伯,中国的医学也传入了西方。

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医学家纳菲斯曾对盖仑的血液循环学说进行了积极的批判。通过对人体的解剖,纳菲斯发现心脏左右心室之间的隔膜很厚很致密,而且隔膜上面没有像盖仑所设想的那种孔道,血液不可能从右心室直接流至左心室。为了纠正盖仑的谬误,纳菲斯提出一种血液小循环(肺循环)理论,即血液的流程是右心室→肺动脉→肺(交换空气)→肺静脉→左心(房)室。

纳菲斯不仅正确揭示了肺的解剖结构,而且他还是第一位记录心脏冠状动脉血液循环的医学家。在他的医学笔记中写到“为心脏搏动提供动力的营养物质来自沿这些血管运行的血液,而这些血管是分布于心脏的周围的冠状动脉。”遗憾的是,在盖仑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他的学说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一经典被湮没了700多年,直至20世纪才重新被世人在布满尘埃的档案中发现。

研究中的纳菲斯

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生理学家”的纳菲斯并不相信盖仑那一套体液学说,他自成一派,潜心研究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新模式,为心血管和生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也是第一个描述肺循环和冠状血管的人,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这套理论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图为纳菲斯正在做医学上的研究。

烧灼疗法

烧灼术和放血术为古代外科常用手术。医生妙闻认为烧灼术可以用来治疗出血和治疗无效的疾病。而且,他认为烧烙术(红热的铁)的医用疗效远远胜过腐蚀剂烙术(用化学物质引导的烧伤)。图为医生使用烧灼术为病人治病。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致力于研究生理学和医学,并把人体解剖知识应用到艺术创作之中。因此,这位历史上的天才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成就颇丰。当达·芬奇还是实习生的时候,就亲手解剖和研究人体的骨骼。这些经历让他对人体骨骼有了深入的了解,甚至他能绘出精准的医学人体解剖图,即使到了500多年后的今天,他有关心脏瓣膜的作品还能启发一名英国心脏外科医师发展出一种修复受损心脏的新方法。这是一种通过对实践的准确追求揭示出不同于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即通过精确地描绘事物本身来认识事物而并非通过思辨和空想达·芬奇这种对真理和自然奥秘的探索是通过实践研究而并非接受传统观念或崇拜古典著作,这使得真理在他的绘画中得以更加真实呈现。达·芬奇说:“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实践应以好的理论为基础。”他亲自解剖过30具男女老幼的尸体。为了查明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真相,他甚至解剖怀胎去世的母体。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最先发现血液循环对新陈代谢的作用。血液把养料带到身体需要的各个部分,再把体内废物带走。他在研究心脏时发现心脏有四个腔。他用蜡制成人脑内部结构模型,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模型……他把解剖学中的人体构造与绘画相结合,他有许多本记事册,其中一本绘有一个圆圈,圈内有个正方形,正方形里面画着一个男人的形体,两腿并合,再分叉伸开,两臂平伸,再做45°角度伸展。他发现,一个人双臂平伸时,长度等于身体的高度。四肢伸张时由各末端形成的圆圈,其圆心就是肚脐。两腿之间的空位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因此,他绘制了人体解剖图,详细记载了人体各部分构造,在医学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后来,人们把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的遗稿加以整理,出版了六本专著。达·芬奇是医学家们公认的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

蒙娜丽莎像

被人们称为“为艺术达到癫狂”的艺术家达·芬奇可谓将解剖学和绘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解剖过30具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的尸体,为了观察到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情况,他解剖怀孕母亲的尸体。图为达·芬奇所绘的蒙娜丽莎像。

比利时医生安德烈·维萨里(1514—1564年)在实践中掌握和积累了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和经验,他发现,盖仑关于人体解剖的论述并不是全都正确,并决心改变这种现象,纠正盖仑解剖学中的错误观点。经过五年的努力,1543年,年仅28岁的维萨里完成了按骨骼、肌腱、神经等几大系统描述的巨著《人体的构造》。在人体解剖学方面,维萨里从器官的整体性出发,不仅注意到每一个具体的器官结构,而且强调对活的有机体进行观察、研究。他在书中指出“解剖并不是单独对某一个器官进行研究。所有人体的器官、骨骼、肌肉、血管、神经都是密切联系的。每一部分都对整个生理的延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他在解剖学上的革新以及对解剖学概念的标准化,为近代解剖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维萨里通过解剖实践,纠正了盖仑关于人体解剖体系中的两百多处错误,尤其是指出了心脏的中隔是由致密的肌肉组成,并无盖仑所说的许多看不见的小孔。他在再版《人体的构造》一书中否认血液能透过心脏中隔。这为后来的血液循环理论的诞生以及生理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维萨里通过人体解剖证明男人和女人的肋骨数都是24根,数量是相同的。这种说法和《圣经》里讲的,夏娃是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做成的,男人的肋骨因而比女人少一根的说法大相径庭。维萨里通过人体解剖,还否认人体所谓“复活骨”的存在。而按照基督教教义,据说复活骨是复活的肉体不可毁灭的起点,因此他的这些观点无疑给了当时的教会的神学观以沉重的打击,必然使他遭到宗教界的刻骨仇视和残酷迫害。因此,他的《人体的构造》一书刚问世,就被视为是“不敬上帝的著作”,各方面对他的攻击随之而来。由于他的著作激怒了那些盖仑的忠实信徒,人们发表文章诋毁和诬蔑维萨里。不仅如此,维萨里还遭受到来自宗教和神学界的攻击和迫害。至16世纪上半叶,盖仑的医学及解剖学理论仍在医学界占统治地位。由于盖仑的医学理论中夹杂着神学成分,因此教会利用盖仑的医学为他们的教义服务,对他的错误赋予巨大的权威。只要谁违反了盖仑主义,就被指控为异教徒而遭到迫害。因此,维萨里被迫离开了他执教的威尼斯共和国帕多瓦大学,来到西班牙。但他仍没能逃脱教会的魔爪,20年后,西班牙教会诬陷维萨里用活人做解剖,判了维萨里死罪。由于国王出面干预,才免于死罪,改判往耶路撒冷朝圣,了结此案。在归航途中,航船遇险,年仅50岁的维萨里不幸身亡。

正在做人体解剖的维萨里

怀着追求真理的信念,维萨里用事实揭开了人体构造的秘密。在《人体的结构》一书的序言中维萨里写到“我无意找出盖仑的破绽。相反地,我认为盖仑是一位伟大的解剖学家,他解剖过很多动物。限于条件,就是没有解剖过人体,以致造成很多错误,在一门简单的解剖学课程中,我能指出他二百种错误。”

正在做人体解剖的维萨里_fmt

即使在医学和科学非常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维萨里冲破了以盖仑为代表的旧权威们所臆测的解剖学理论,以大量、丰富的解剖实践资料,对人体的结构进行了精确的描述。他在书中写到“人体的所有器官、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都是密切联系的,每一部分都是有活力的组织单位。”这部著作的出版,揭示了盖仑学派的种种错误,使解剖学步入了正轨。

工作中的阿维森纳

在阿维森纳的病史记录中,闪烁着医学哲学规律、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的光芒。像埃拉西斯特拉图斯一样,阿维森纳利用脉搏作为“测谎器”示范生理现象怎样出卖了人们隐藏的想法。

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也是一位不迷信权威的人。他通过解剖发现,血液从右心室流入肺部,经空气净化后,通过曲折的路径,鲜红的血液又从肺流入左心室,从而推翻了盖仑的心脏中隔有筛孔的论点。在《基督教的复兴》一书中,塞尔维特提出了“灵魂本身就是血液”的看法,否定了盖仑的“三灵气说”。“三灵气”即自然灵气、活力灵气和动物灵气。他在书中指出,盖仑的所谓“三灵气说”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学说。盖仑认为血液不是朝一个方向流动的,而是如欧里普斯河的涨潮落潮一样,阵阵往复,方向不定。盖仑还凭自己的想象错误地认为血液是经过心间隔上许多极细的、肉眼看不见的通道从右心室流向左心室。这个理论在尔维特看来完全是荒谬的。因此,塞尔维特在《基督教的复兴》一书中驳斥了这些错误的观点。塞尔维特认为,血液是从右心室先流到肺,再由肺送回左心房,并强调这种循环是“在肺内完成的”。他还指出,如果把这些情形与盖仑所描述的进行对照,那么真理也就不言自喻了。然而这一切,都直接触犯了那些被宗教神学奉为经典的荒谬的理论。1553年10月,塞尔维特在日内瓦被当做“异教徒”活活烧死,终年42岁。

塞尔维特的“肺循环”理论对血液循环的研究刚刚才起步,完成肺循环的研究之后,就要着手体循环的研究了。然而,就在他的研究快要接近真理时却遭到了反动教会的残酷迫害,不但自己献出了生命,而且关于血液循环的科学也因此蒙难。由于教会的迫害,血液循环的发现至少推迟了75年之久。直到1628年才由英国的内科医生威廉·哈维完成。

心血研究的飞跃

17世纪,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找到了血液流通的途径,为人们充分了解人和动物的生理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无疑,哈维是那个时代的幸运21的哈维在离开剑桥两年之后,进入帕多瓦大学医学院,这是一所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有影响的大学,名师云集,思想开放,设备先进,主讲解剖学的老师是著名的《人体的构造》的作者维萨里,伽利略也在这所大学执教。帕多瓦的讲堂敢于宣称盖仑学说的荒谬,摧毁了盖仑教义的桎梏,解放了人们的封建枷锁,引领学子们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得益于当时意大利自由开放的风气,帕多瓦大学吸引了当时最有才智的人,他们不仅来自于整个意大利半岛,还来自于欧洲各地,哈维就是其中一员。正是在帕多瓦大学的求学经历,造就了哈维在生理学上的贡献。应该说,哈维建构“血液循环机制”的大部分意识与知识准备都是这所大学给予的,如对盖仑学说的怀疑,形态学指谬(“左右心室通过心脏间隔上看不见的小孔连通”是盖仑“血液潮汐学说”的形态学基础),小循环(肺循环)的推理等。哈维的解剖老师哥伦坡明确地告诉他的学生,左右心室的中隔上没有假想的通道,血液必定通过肺进入动脉,盖仑学说认为在心脏实现“自然精气”与“生命精气”的交换纯属荒谬。分布在心脏周围的四条大血管各有分工,两条是为了在心脏扩张时把血液带入心脏,另外两条是在心脏收缩时把血液带出心脏。此外,哈维对于大循环(体循环)在当时也提出设想,但对于肝脏与静脉的功能依然模糊。

疼痛的人

中世纪的人由于对解剖方面的知识了解很有限,所以那时的手术非常少见,绝大多数的医生都没有做过内科手术。虽然那时的人们不知道是什么导致疾病,但是他们努力去治疗疾病的症状。图为古代埃及的青铜雕塑——疼痛的人,显示出人们对疾病的畏惧。

06_fmt

哈维在帕多瓦学习他的老师哲罗姆·法布里修斯发现了在静脉中存在着瓣膜,但是法布里修斯对这些瓣膜的真正功能却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他认为瓣膜的功能是阻碍血液的过快流动,以使组织有时间吸收必要的养料。哈维从老师的发现中受到启发,他从实验入手,在人体的手臂上做结扎血管和计算血流量的实验。他发现,当结扎带扎紧人的上臂时,结扎带下方的静脉鼓胀起来,动脉却变得扁平;而在结扎带的上方,动脉膨鼓起来,静脉变平。这表明,动脉和静脉中血液流动的方向相反:一个从心脏流向肢端,一个从肢端流回心脏。此外,为了使自己的推断更加清晰可信,哈维还对活体动物的心脏进行了仔细观察。哈维用兔子和蛇反复做实验,他把它们解剖开之后,找出它们体内还在跳动的动脉血管,然后用镊子把它们夹住,观察血管的变化,他发现血管通往心脏的一头很快膨胀起来,而另一端就马上瘪下去了,由此说明,血液是从心脏流入动脉血管里的,血液在动脉中因无法流通而压迫血管从而使血管膨胀起来。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找出了大的静脉血管,用镊子夹住,其结果正好与动脉血管相反,靠近心脏的那一段血管瘪了下去,而远离心脏的另一端鼓胀了起来,由此说明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是流向心脏的。哈维在不同的动物解剖中发现了同样的结果,他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血液由心脏这个“泵”压入动脉血管,随着血管的分布而流向身体各处。然后,再从静脉血管中流回去,回到心脏,这样完成了血液循环。他还发现,心脏的左右两部分并不是同时收缩的,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的房室口的瓣膜都朝着同一方向生长,静脉中的静脉瓣也是如此。很明显,血液从心脏中被泵出后,沿着动脉流向全身,又循着静脉回到心脏,这些瓣膜起到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中世纪的药店

中世纪时期的药物通常来自于药草,但是也包括土壤中的蚯蚓、尿液以及动物排泄物。有一种被药剂师称为“糖蜜”的药物,它包含六十多种成分,其中包括烘烤过的毒蛇皮。医生把糖蜜看做是治百病的万灵药。据说它能防止体温上升,治疗发热,缓和心脏问题、生理缺陷、癫痫症和瘫痪。图为中世纪的药店。

通过观察动物搏动着的心脏,哈维还对血流量进行了计算。他发现,心脏每半小时泵出来的血量将超过全身任何时候所含的血液总量。盖仑认为血液是由肝脏制造出来的,哈维通过对机体内血流量的计算得出,肝脏不可能在半小时内造出这么多血,而且血液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机体吸收掉。唯一的可能是,血液在身体内沿着一个闭合路径做循环运动。这个循环的路线是,血液从左心室被泵到动脉,随着动脉的分布运往身体的各个部分,然后再沿静脉回到心脏。哈维预言,在动脉和静脉末端必定有一种微小的通道把两者连结起来。

1628年哈维公布了他的发现,并把这一发现写成了《动物的心血运动及解剖学研究》一书,正式向盖仑的经典理论宣战,并提出了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哈维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其中包括人的临床观察、尸体解剖、许多种类动物的解剖与观察。而且他利用定量思想、逻辑分析、生理测试和科学计算,从各个方面证明心脏是一个可以泵出血液的肌肉实体,血液来源于心脏,机体内的血液以循环的方式做永无止境的运动。他在书中说“推理和实验都表明,全身血液的流动式受心脏搏动的影响,血液由心脏泵出分布全身,流到动脉和肌肉的细孔,然后通过静脉由身体的各个部位流向中心,由较小的静脉流向较大的静脉,最后流入右心室。因此,可以毫无疑问地作出这样的结论:动物的血液是被压入血管内做无休止的循环运动。这一动作和过程完全是由心脏的搏动提供的,心脏搏动也是导致这一动作的唯一原因。”他特别强调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四十种不同动物的解剖观察,他证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哈维把自己的学说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心脏在人体中的地位就像宇宙中的太阳,而太阳也就是宇宙的心脏。血液循环的发现确实给了生理学中的传统观念——盖仑的“三种灵气说”——以致命的打击,正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给天文学中的传统观念以致命的打击一样。从此,血液的运动不再需要灵气的主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就足以使这个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哈维在书上告诫人们“无论你是知识渊博的老师还是在求学道路上探索的学生,都应当以实验为依据,而不应当以书籍为依据。都应当以自然为老师,而不应当以书本、教条为老师。”

人羊输血

从一些中世纪保存下来的画中可以看到人羊输血的场面:一头健壮的公羊的四肢被束缚着,颈部的毛被剃光,割破的颈动脉内插有一根管子,羊血不断流出来。管子的另一头是较细的针孔,刺在病人腕部的血管中。羊血就源源不断向病人的血管流去。

血液循环的发现使生理学发展成为科学,哈维也因这一成就被选为英国皇家医学院院长,并为他塑立了雕像。后世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成就,把哈维称为“近代生理学之父”。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的发表使人们重新审视从古至今遵循的盖仑经典,他标志着医学对人体的研究又更进一步。但哈维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没有解答的谜,那就是血液是怎样从动脉流回静脉去的呢?据哈维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起连接作用的血管网。但由于当时的研究设备的限制,这一假说哈维在有生之年也无法证实。

1661年,在哈维去世四年后,这个谜终于由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揭开了。那个时候,显微镜已经广泛运用到生理学研究领域之中,科学家们利用显微镜相继揭示了物质世界及人体的秘密。首先观察到毛细血管的是意大利学者马尔比基,通过显微镜,马尔比基在青蛙的肠系膜与膀胱壁上发现毛细血管。之后,青蛙肺部动脉、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也毫无例外地展示在显微镜下,真实而清楚。正是这些微细血管把动脉和静脉连接成一个密封管道,使血液在其中循环不息,从而完全证实了哈维的正确推断——血液确实是由动脉毛细血管流入静脉毛细血管,在机体的内部永无止境地做着循环运动。

希波克拉底和病人

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指出:人的膀胱、头颅和子宫都是“空而膨大的,能接受周围的体液,但不能吸收之”,而脾、肺、乳房则是松软的,“尤能吸收周围的液态成分”。可见,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确实对人体进行过系统性的研究。

随后,荷兰的显微镜制造者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在鸡冠、兔耳、蝙蝠的翼膜及鳝鱼的尾巴等处均发现了毛细血管。1684年他准确地描述了红细胞,证明马尔比基推测的毛细血管层是真实存在的。列文虎克还进一步指出:动脉与静脉的毛细血管在其构造上并无特殊区别,凡运送血液至肢体末梢的血管为动脉毛细血管,凡从肢体各处将血液输回心脏的血管为静脉毛细血管。列文虎克的发现补充了马尔比基的观察,也证实了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

至此,哈维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在医学通过实验与研究终于得到了真正的证实。

随着科学发展,人们发展新事物的触觉越来越敏锐,越来越广泛。因此人们对许多事物都感到神秘莫测:从人体血管里流动的液体到底是什么?每个人身体中的血液是否都一样?人们渴望能够将自己的眼睛延伸到微观世界中去。

1726年,英国斯第芬·黑尔斯以马作为测试血压的对象,使人们体内的血液流动变得更加形象。为此,黑尔斯将一根长的玻璃管一端插进马腿股动脉血管里,并且使玻璃管垂直,马腿股动脉中喷涌出来的血液迅速随着玻璃管上升,最后在其内的某一高度上稳定下来。当时,黑尔斯测得马的股动脉的血液在破璃管中升高了2.5米。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次测量马的直接血压。

正在给马量血压的黑尔斯

所谓血压就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给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正因为有血压,血液才能在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人体的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为各组织器官提供足够的血量,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虽然以这种方法可以使血压有据可循,但是人们在实际测量中发现这样测量血压既不安全,用来测量血压的玻璃管也不便于携带,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对机体的破坏极大,根本无法在人身上使用。直到1896年,意大利人里瓦·罗克西在黑尔斯测量马的血压的试验基础上,又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和大胆的试验,终于改制成了一种对人身体无损伤,而且在体外进行测量的血压计。这种仪器由三部分组成:袖带、压力表和气球,气球与袖带气囊相连,气囊与压力表相连。测量血压时,将袖带平铺缠绕在测量者的上臂,然后医生用手捏压气球,同时观察压力表跳动的高度,以此评估血压的数值。显然,这种测量血压的仪器比黑尔斯的原始血压计在安全性和方便性上又更高一筹,因此,这种方法在医疗中很快被推广开来。但是,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却发现了它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即它只能测量动脉的收缩压,而且测量出的数值也只是一个推测性的约数,用现代专业名词说,就是精密度和准确度差。

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

显微镜学家列文虎克在他的一生当中磨制了超过500个镜片,并制造了400种以上的显微镜,其中有九种至今仍有人使用。这无疑为人们探索微观的物质世界提供了便利的阶梯。如今,当人们在精度更高更加清晰的显微镜下分解研究细胞时,不得不对这位对人类认识微观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怀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图为在列文虎克制作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

十年后,俄国人尼古拉·科洛特科夫在这种仪器上进行了加工。他用水银代替了罗克西所制的血压计里的液体,此外,他在为病人测定血压时,另在其袖带里面靠肘窝内侧动脉搏动处放上听诊器。当听到听诊器中传出的第一个声音时,水银柱所达到的高度就被定义为血压的收缩压。水银柱继续下降,到脉搏跳动声音变得微弱时,水银柱所在的高度就被定义为血压的舒张压。这些规定在临床应用中基本能客观反映人体生理血流体力学的变化。因此,人们普遍接受了这种方法简单、安全,并且测量结果较为准确的血压测量仪。直至今日,这种水银血压计仍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马尔比基显微镜下的肺叶

科学的发展势必推动医学的进步,为了证实毛细血管的存在,马尔比基通过显微镜观察动物肺中的动脉与静脉。他首先向肺动脉注水,冲淡血管中的血液,使连接肺动脉和肺静脉毛细血管在显微镜下显得更清晰,同时他还发现,肺中含有气泡,气泡和血液之间由隔膜隔开。这为后人理解肺中气体交换的生理机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由于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的进步,医学上开始探讨人体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这个定义被一个年仅30岁的法国医生比沙最先提出。比沙认为“组织”是人体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21种组织,这些组织构成了人体内的每一个器官。如: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血管组织、浆液组织、骨组织、腺组织等等。如果把人体比做一座堡垒,那么,每一个组织就如砌成堡垒的基石,这些基石哪怕稍微有异样,这座堡垒将永远不会稳固。因此,比沙提出人体的疾病源并不来自器官,而是来自这些细小而繁多的组织。

1800年,比沙出版了

中世纪教会医院

中世纪,教皇和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天主教几乎握有全欧洲三分之一的土地,教会成了最大的封建主,寺院很兴盛。在文化思想方面,欧洲中世纪几乎完全由教会统治。神学渗透到一切知识部门,医学也由僧侣掌握,只有他们懂得拉丁语,保存了一些古代传下来的医药知识,他们为病人看病,也替病人祈祷,成了所谓的“寺院医学”。图为设在教堂中的医院。

他的《论一般组织和特殊组织》及《生与死的生理研究》两部著作,一年之后,又出版了《一般解剖学,应用于生理学和医学》,在短时间内出版三部医学专著,这三本专著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当时医学界的共鸣。当他着手创作另一部更宏伟的巨15卷本的《描述解剖学》时,终因积劳成疾,被肺结核病夺走了年轻的生命,当时比沙31岁。1803年,比沙的遗著出版,立即引起全球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从此,医学的一门新学组织学诞生了,比沙也被医学界称为“组织学之父”。

比 沙

比沙对人体组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企图创造一个新的能诠释人体结构的名词,比沙把它称之为“膜”或“组织”。他也是第一个设想出人体是由一种简单的称之为“器官前体”的物质组成。后来人们才把这种“器官前体”命名为“细胞”。

血液探究新篇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心血循环的探索变得更加具体。20世纪初,意大利著名医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人的血型有A、B、O、AB四种,他为医学在这个新纪元的起跑线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00年兰德斯坦纳在维也纳病理研究所工作时发现了甲者的血清有时会与乙者的红血球凝结的现象。这一现象当时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的足够重视,但它却使不同人之间输血成了致命的危险。也正是这一现象促使兰德斯坦纳对血液认真、系统地进行研究。同年,兰德斯坦纳从自己和五名实验室同事的静脉里分别抽取了几毫升血,又将每人的血液分离成血清和红细胞两部分,然后分别注入做上标记的六个试管。他在一个白瓷盆里,分别滴下六滴来自同一个人的血清,再把每个人血液里分离出来的红细胞分别滴在六滴血清上。此时奇怪现象出现在他眼前:有的血清里滴入红细胞,呈现均匀一致的淡红色;而另一些血清里滴入红细胞,却凝结成絮团状或红色的血细胞凝块。为此,他又用另外五个人的血清做试验,结果与上次试验一样。于是他大胆宣告:人类存在着ABO三种血型。他认为不同血型的红细胞和血清相混产生凝结反应,这是致人死命的输血反应的奥秘所在。

1902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对155人进行血型测试,发现除了ABO三种血型外还存在着一种较为稀少的第四种类型,他们把此种血型命名为AB型。1927年,国际会议决定,采用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即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至此现代血型系统正式确立。兰德斯坦纳的研究为血液重新正名,因此,在1930年兰德斯坦纳当之无愧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21世纪,科学的发展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翻起一波又一波的巨浪,医学这艘巨帆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也越发迅猛。以后人类对自然界、对自身的探索将乘着科学的航轮在历史这条长河中越漂越快,越漂越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