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节淋巴细胞循环(

第三节淋巴细胞循环(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及组织有大量的淋巴细胞,这些部位既是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起点和中途站,也是淋巴细胞归巢的终点。淋巴细胞表达归巢受体,藉此通过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系统在外周免疫器官和血液循环内不断循环,执行免疫巡视功能。

第三节 淋巴细胞循环(Lymphocyte Circulation)

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称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或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表面的归巢受体(homing receptor)和HEV表面的地址素(addressin)等相应配体,是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重要分子。其具体机制为:运行至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中的淋巴细胞,通过其归巢受体与HEV表面相应地址素结合,促使淋巴细胞黏附于HEV,继而迁移至血管外。

淋巴细胞乃不均一的群体,不同亚群淋巴细胞所表达的归巢受体不同,不同组织HEV表达的地址素也有差异,决定了不同淋巴细胞亚类的迁移和再循环有一定选择性,并分布或定居于淋巴器官和组织的不同部位。

淋巴细胞在全身器官组织和体液中的不断循环,可以巡视和扩大与病原等抗原接触的机会,并将被激活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和器官,在T细胞、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间进行协同的免疫应答作用后,产生的效应淋巴细胞定向地迁移到病原等抗原部位,发挥免疫效应功能。外周免疫器官及组织有大量的淋巴细胞,这些部位既是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起点和中途站,也是淋巴细胞归巢的终点。淋巴细胞在发挥免疫效应的同时,被归巢受体引导回该类细胞的原居住地,进行修整、增殖和发育,以提高该类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这是保证淋巴细胞功能健全的重要环节。

本章小结(Summary)

免疫器官根据其在免疫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前者包括胸腺、骨髓,它们是免疫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组织部位。后者包括脾脏、遍布全身的淋巴结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组织。它们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部位。淋巴细胞表达归巢受体,藉此通过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系统在外周免疫器官和血液循环内不断循环,执行免疫巡视功能。

复习思考题(Review Questions)

1.什么是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者在功能上有何不同?

2.什么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简述其生物学意义。

3.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途径及其意义。

张昌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