缯网捕鱼习俗简介
海沧大开发以前,70%的村民是渔民,他们所用的缯网在当地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浅海捕鱼工具。随着海沧新港区的建设和发展沿海一带已经不能捕鱼了,渔民们陆续改行,或务农、或进工厂当工人、或经商,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缯网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渐渐地谈出人们的视野。有的网具已经送人,有的在搬新家时当作废品处理只有一些对缯网极有感情的老渔民还保存着心爱的网具。为防止虫蛀鼠咬,他们把网具放人旧水缸中,盖严盖密,细心珍藏。
当年村里的渔民基本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捕鱼作业,一艘渔船另加一张竹排,网具主要是围网、手撒网等较为简易的渔网。如果能配上一张缯网,打鱼的效率将大大提高,所以池民都想方设法尽向己的财力来添置缯网。
当地的缯网是一种海底拖网是结合厦门海域的海底构造和鱼虾类特点手工编织缝制成。缯网所用材料,20世纪80年代后以尼龙丝和合成纤维线为主;以前则是用芝麻线编织,要经过猪血精泡、烈日暴晒、高温蒸煮后才能使用,使用中每隔半月还要晒网,一张网的重量大约近百斤。后来改用新材料制作网具后,使用更加方便,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了。
每当织网时节,海岸边、海堤上、院子里,随处可见一群群的大姑娘小媳妇,飞梭走钱。“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么织渔网;织成渔网心欢畅,渔船冲破千重浪,千张大网撒碧海,载回鱼虾装满仓。”这首经典老歌,仿佛写的就是后井村当年的实景,令人浮想联翩。
一张缯网全长约十二米,像一个两侧各有长耳朵的大口袋;长耳朵就是渔网的侧边,长约七米,高约两米五,后边是五米长的袋状网尾,尾端逐渐缩小;缯网侧边上的网眼孔较大,大约一厘米见宽,网尾的网眼较小,只有半厘米左右;根据不同季节,捕捞鱼虾种类的不同,还需要变换不同孔眼的网具。一般春季杂鱼、虾类比较多,用中等网眼较好。夏季蟹类成熟,那要用大网眼的缯网;到冬季,鳗鱼苗大量繁殖,那就要用最小网眼的网具来捕捞了。
缯网侧边的上沿是一条由三股粗约半厘米细绳组成的大绳,总长约十五米,这就是“上纲”缯网的下沿并排穿着两条大绳,那是“下纲,;以前到处可见的口号“以粮为纲,纲举目张”,就是从渔网操作方法延伸出来的经典语录。缯网确实就是这样子,上下纲就是泡网的生命线,纲举得好,渔网的网眼就会张得好,就可以捕到更多的鱼虾了。
使用缯网捕鱼,涨潮退潮都可以作业,但要顺着海流方向布网,并要让渔网侧边的底部尽量贴着海底,所以下纲的一根粗绳与侧网结在一起,另一根粗细分段包上铅块以增加渔网下沉的重量一张网用的铅块大约要五千克。而为了让渔网侧边能在海底竖立起来就在十五米氏的上细细分段绑上二十个空心的浮标。这时,缯网在海底就像左右两面篱笆墙拖着后面的大袋子,前进方向如果碰到鱼群,就会陆续被扫到袋子里去。
当然,用缯网捕鱼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得让它在海底走动起来。渔网两侧上纲和下纲的绳头各留下一米长然后分别穿过“脚头”上的两个小孔绑牢。两个“脚头”类似于两个小滑撬,其底板是一块结实耐磨的带有弧度的硬木,长度约半米,底板上面竖立镶嵌着一片同样结实的竹板,与底板构成六十度的夹角。渔民在夹角处绑上粗细,在粗绳的一米处再各绑上一块约六斤重的石块,以增加脚头下沉的重量;石块与渔船之间粗绳的粗绳则要根据海底的深度和海流的速度来调整,一般为二三十米,最长的要五十多米。难以置信的是,以前没有尼龙绳的时候,这根长绳是用稻草搓制成的。因为稻草搓绳可以一直接续,可以提到无限长,且材料低廉,随手可得,强度又足以支持拉网上船,所以宿草绳颇受后井、渔民的青睐。
渔网在水下布好后,一根长绳由渔船牵引,另一根长绳则由竹排牵引,船上和排上各有一人分别划桨,拖着缯网慢慢前进,回游的鱼儿也就慢慢被渔网兜住,难免成为人们的桌上美食了。有一些鱼儿会顺着侧网往出口方向游动,这时开口在两边侧网上的两个小网正好把这些漏网之鱼纳入其中。
以前当地妇女很少下海捕鱼,承包责任制以后,夫妻船出海渐渐被人们接受。那时,妻子在机船上学舵,丈夫在竹排上划桨,齐心协力,共同致富,也是当地的一道荣景。
海沧地处九龙江入海处,鱼虾肥美,数量众多,所以渔民都在近海捕鱼,最远也只到金门的大旦、二旦,和龙海的南太武海边。大家对附近海底的地形都较为熟悉,老渔民都会利用远处的山头、房屋、晚上的灯光来定位,及时避开那些礁石、海底杂物等,避免渔网被钩破或损坏。当然,也有不如意的时候,遇到渔阿损坏,那就要花上好几天的工夫来修补渔网了。
缯网捕鱼习俗给后井渔民带来生活上的富足,海沧新港区的建设虽然让这习俗画上了句点,但后井民众富足的生活并没有画上句点。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村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渔民常用的三种较小型渔网
渔民除了使用较大型的缯网捕鱼外,在渔业生产过程中还经常使用几种较小型的渔网:跑网、丝网和虾网等。
跑网是现年八十岁的街里渔民周和瑞设计发明的一种小型海底跑网,由上下两层鱼网组成。上面一层是渔民平常使用的单层网,用绿色尼龙丝织成,单片长约十米,网高约五十厘米,网眼约为五厘米见方,上端是塑料浮标,下端是小铅锤。单层网以前一般作为固定网使用:前一天晚上沿着水面布网,次日清晨收网,所捕鱼蟹相当有限,有点守株待兔的味道。改革开放以后,村里实行家庭承包制,渔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周和瑞利用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结合九龙江入海口海底鱼蟹的活动特点,对单层网上进行了多次试验改造,于1986年成功创造了称为“跑网”的新式网具和捕捉方法。
跑网是在原先的单层网下部,同接上一层用白色尼龙丝织成的渔网,高约六十厘米,网眼比上层网略大,网的底部也绑上铅垂,单个铅垂的重量比单层网的铅垂略轻,上层网铅垂是每斤二百二十个,跑网下层的铅垂则是每斤三百三十个;据周老先生介绍,掌握这两种铅垂的重量比例很重要,比例不正确,跑网就跑不动,有时跑网还会卷起来,缠绕一起。
跑网的使用范围主要是捕捞栖息在水底的蟹类,如红鲟、虎蟹和其他杂鱼杂蟹。在涨潮时段,水流较缓,小渔船垂直于潮流开行,同时将跑网在船的后方陆续放下水面,系在网上的缆绳长度随着湖水的大小而随时调整。跑网在小铅垂的重力作用下沉到水底,略呈1型,在潮水的推动下,以类似畚斗的形状)顶着湖水跑动起来,将路上遇见的海蟹尽收蘘底。当然,渔民还要参考各种天气、潮汛、地形、暗礁等各种状况进行捕捞作业,才会取得较好的捕捞效果。
周和瑞率先使用跑网,当年的捕捞扯大大提高,村里的渔民纷纷有样学样,一时家家户户都取得好收成,对提高村民的生插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
虾网,顾名思义,就是捕捉各种海虾(包括斑节虾、红虾等)的渔网,作业中遇到一些杂鱼也会被捕捞起来。虾网是由重叠在一起的三层渔网构成,外面两层网的线径较粗,网眼较大,约为八厘米见方;中间一层的尼龙丝比较细,网眼也较小,约为二厘米见方。一张网长度约为五十米,网的上部用木材制作的浮标将三层网串在一起,每层网的下端分别绑着铅垂。下网后,三层网张开像个袋子,将鱼虾围在网中间,最后扎在小网眼的中间层上而被捕获。
根据鱼虾生长活动特点,虾网的使用周期较长,每年三月到十月都可以使用。虾网可以作为固定网,在海边沿水面放置但在后井村,更多的是随渔船出海,将两张网接在一起,边走边放,这样可以捕到较多的海虾。
丝网,是一种较高的渔丝网,网的高度达到四米,用向色尼龙丝编织,网眼大小约为三厘米见方,网的上端是一排塑料浮标下端在原先绑好的小铅垂边上挂上了不少圆形的水泥片,为的是增加下沉的重量。丝网主要用于捕捞各种鱼类,每年的三、四月是丝网捕捞的高峰期。
随着海沧港区的建设,渔民陆续上岸,这些网具也远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只有一些对大海有很深感情的老渔民还珍藏着这些宝贝,在心底深处还保存着一份情感。
渔民讨小海常用的几种渔具
海沧地处九龙江人海口北岸,村边就是大面积的滩涂,村民们经常在退潮后到滩涂上“讨小海”,经验丰富的渔民会有可喜的收获。他们随身携带的三种植具是土龙叉、海锄头和鱼篓。
鱼篓除了偶尔装些捕到的小鱼虾以外,装得更多的是在滩涂上抓到的土龙、鳗鱼、跳跳鱼及一些蟹类。渔民将鱼篓斜挂肩上,挪到臀部后面,将俯身作业时捕捉到鱼蟹随时放入鱼篓中。鱼篓口里倒锥形,可以收口的尼龙网兜罩住鱼篓口,确保捕到的鱼蟹不会跳出鱼篓。
海锄头与农田中使用的锄头有些区别,海锄头的锄板较宽、较薄,而且较短,锄柄也较短,主要适合滩涂上开挖烂。收获海峰、捕捉跳跳鱼和小章鱼时就要用到它。
讨小海时,海锄头的用处可大了。每当退潮后,大片滩涂上露阳很多细小的气孔,有的还会冒水,这就是那些土龙、鳗鱼、跳跳鱼留下的蛛丝马迹。有经验的渔民用海锄头先把表明的图层挖开,再顺着气孔寻找躲在烂泥中的鱼鳗等。
渔民们关于鱼鳗在滩涂下面的走向有句谚语“扁尾走头,尖尾走尾”。就是说扁尾的鱼鳗如海鳗鱼,是顺着它的洞往前逃的;而尖尾的如土龙、鳖头(一种土龙)是洞内往后退得。要是不值得这些规律,要捕捉到鱼鳗那就很困难了。土龙又是一种特制的鱼叉。那些鱼鳗类身体外层都是黏液,滑溜溜的,休想用手逮住他们,这时,土龙叉就报上用场了。经验丰富的渔民举叉,往泥堆深处使劲一刺,说不准一条活蹦乱跳的鳗鱼就被挑了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