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休克时的微循环变化和机制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有共同的发病环节,但各自的病情发展又有自身的规律。以下以失血性休克为例,介绍休克发生的微循环机制,包括以下3期。
7.2.2.1 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缺血性缺氧期)
(1)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①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均持续收缩和痉挛。收缩程度不均,前阻力增加显著,毛细血管前阻力明显大于后阻力。②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动-静脉吻合支开放。③微循环灌流量明显减少,处于“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状态。④微循环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此期微循环与正常情况微循环的比较,见图7-2 A和B。
(2)微循环变化的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和儿茶酚胺释放量增加是休克早期的基本机制。除儿茶酚胺外,还有血管紧张素Ⅱ、血栓素A2、醛固酮、抗利尿激素(ADH)等也参与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变化。
(3)微循环代偿的意义 微循环代偿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回心血量增加、动脉血压维持及血液重新分布3方面。
1)回心血量增加 ①儿茶酚胺等物质使微静脉、小静脉及真毛细血管收缩,迅速地增加回心血量,这起到“自身输血”的作用;②真毛细血管内压降低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血容量得到补充,起到“自身输液”的作用;③动-静脉吻合支的开放,增加了回心血量;④醛固酮和ADH分泌增多,有助于补充血容量增加回心血量。研究表明,休克早期通过代偿反应增加的血容量较为可观,如中度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其组织间液回流量可达50~120 ml/h。
图7-2 正常微循环及休克各期微循环变化
2)动脉血压维持 ①回心血量增加有利于血压的维持;②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增加心排出量;③小动脉、微动脉的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以上3方面综合作用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3)血液重新分布 不同器官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不同。皮肤、腹腔内脏、骨骼肌及肾脏血管的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敏感性高,血管明显收缩。而冠状动脉和脑动脉α受体较少,加上心脏受局部代谢产物影响,冠状动脉反而舒张,所以心脏血流量增加,脑血流量保持稳定。血液重分布,以牺牲皮肤、腹腔内脏等器官的血液供应为代价,但保证了心、脑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在紧急时刻对机体有很重要的价值。
(4)临床表现 主要为皮肤苍白、四肢冰凉、皮温及肛温下降、出冷汗、尿量减少、脉搏细速、烦躁不安、脉压减小等。总结如图7-3。
图7-3 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
7.2.2.2 休克期(休克失代偿期、淤血性缺氧期)
(1)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①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微静脉仍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小于后阻力;②真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增多,毛细血管内压显著升高加上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外渗;③微循环“灌而少流,灌大于流,血液淤滞”;④血液浓缩黏滞性升高,血流速度缓慢,组织缺氧加剧。此期微循环与休克早期微循环的比较,见图7-2 B和C。
(2)微循环变化的机制 主要有以下3方面。
1)酸中毒 休克早期微循环持续缺血缺氧,无氧酵解增强,乳酸大量堆积引起酸中毒。酸性环境使微动脉、后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导致收缩逐渐减弱,甚至发展到舒张;而微静脉对酸的耐受性较强,因而仍保持收缩;总之,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血液淤滞在微循环中。
2)内毒素 休克病人肠道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可通过肠黏膜入血,它激活激肽系统和补体系统,间接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导致微循环淤血。
3)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此期血浆外渗使血液浓缩,另外很多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使红细胞聚积、白细胞贴壁嵌塞、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液黏滞性增加,导致微循环血流缓慢,血液“泥化”淤滞。
(3)休克期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主要有3方面:①“自身输液”停止;②回心血量急剧减少;③心、脑血液灌流量减少。
(4)临床表现 休克失代偿期,病人主要表现为血压和脉压差进行性下降,少尿甚至无尿,皮肤黏膜出现发绀或花斑,表情淡漠甚至昏迷。总结如图7-4所示。
图7-4 休克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
7.2.2.3 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休克难治期)
(1)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①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失去反应,表现为麻痹性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②微循环中有微血栓形成,处于“不灌不流”状态,组织几乎完全不能进行物质交换,故又称为微循环衰竭期;③因血流缓慢、血液浓缩、黏滞度高,此期易发生DIC;④严重缺氧和酸中毒使细胞内溶酶体酶释放,细胞自溶。此期微循环的状态见图7-2 D。
(2)微循环变化的机制 主要有以下方面。
1)微血管麻痹性扩张 持续严重的缺氧、酸中毒及其他毒性物质共同作用,使微循环血管对神经和体液调节失去反应。
2)血液流变学改变 微血管受损通透性增大,血浆外渗加剧;血液中多种细胞因子和毒素使红细胞聚积、白细胞贴壁、血小板黏附,血液流速进一步减慢。
3)DIC形成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内皮细胞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体内释放的大量促凝物质等,多方面综合作用极易导致DIC。不是所有休克都会发生DIC。不同的休克病人和休克病人的不同脏器中,DIC是否形成及形成的早晚各异。但DIC一旦发生,必将进一步加重休克的病情,使其进入难治阶段。
(3)休克合并DIC对机体的影响 ①微血栓形成进一步减少回心血量;②DIC发生时大量凝血因子消耗会继发纤溶亢进,易发生出血加重微循环障碍;③凝血和纤溶过程中很多产物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加重微循环损伤;④持续低血压、酸中毒、溶酶体破裂及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可使心、脑、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4)临床表现 休克症状进一步加重,可出现DIC的表现,如皮下出血和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