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临床工作中对休克进行微循环治疗的同时,应用促细胞功能恢复药物,使休克的疗效得到了很大提高。溶酶体损伤 休克时缺血缺氧及酸中毒等可导致溶酶体膜通透性增加,溶酶体肿胀,甚至破裂释放溶酶体酶,引起细胞自溶和周围组织的破坏。休克时炎症细胞活化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氧自由基等物质,攻击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各脏器细胞,促使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或凋亡。
7.2.3 休克时细胞变化及发生机制
临床工作中发现,根据休克的微循环障碍机制进行针对性治疗,使血压恢复正常、微循环复流,但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却没有恢复。这促使医疗工作者对休克进行更深入地研究,进而对休克有了细胞、分子水平的认识。目前临床工作中对休克进行微循环治疗的同时,应用促细胞功能恢复药物,使休克的疗效得到了很大提高。
休克时细胞的损伤是各器官功能衰竭的共同机制,而细胞的损伤首先表现在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通透性改变(图7-5)。
图7-5 休克时细胞损伤
7.2.3.1 细胞损伤
(1)细胞膜损伤 细胞膜是休克时最早发生损伤的部位。缺氧、酸中毒、高血钾、溶酶体酶、氧自由基、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等都可损伤细胞膜,引起离子泵功能障碍,Na+和Ca2+内流,K+外流,从而引起细胞水肿。
(2)线粒体损伤 休克时Ca2+内流增加,钙盐沉积于线粒体,使呼吸链中断、氧化磷酸化障碍,ATP合成减少,进一步影响细胞功能。
(3)溶酶体损伤 休克时缺血缺氧及酸中毒等可导致溶酶体膜通透性增加,溶酶体肿胀,甚至破裂释放溶酶体酶,引起细胞自溶和周围组织的破坏。
缺血缺氧、创伤、烧伤等病因,均可激活体内的炎症细胞,产生失控性炎症反应。目前认为,休克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休克时炎症细胞活化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炎症介质、氧自由基等物质,攻击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各脏器细胞,促使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或凋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