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DIC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是凝血和抗凝平衡失调的结果。DIC发生的起始环节就是引起凝血系统过度激活的各种因素。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病理产科、外科大手术、恶性肿瘤、实质性脏器坏死、严重感染等情况下,大量TF释放并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引起血液凝固。生物因素、缺氧、理化因素及免疫性因素等都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内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及VEC损伤,均可促进血小板释放促凝和血小板活性物质,促进DIC形成。

8.1.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

DIC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是凝血和抗凝平衡失调的结果。DIC发生的起始环节就是引起凝血系统过度激活的各种因素。

8.1.2.1 组织损伤

组织因子(TF)广泛存在于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中,如脑、肺、胰腺、前列腺、肾、肝脏、子宫、胎盘、蜕膜等,恶性肿瘤组织中也含有大量TF。严重创伤、挤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病理产科、外科大手术、恶性肿瘤、实质性脏器坏死、严重感染等情况下,大量TF释放并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引起血液凝固。

8.1.2.2 血管内皮(VEC)广泛受损

生物因素、缺氧、理化因素及免疫性因素等都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后引起以下结果:①大量表达TF启动外凝血途径;②内皮下胶原纤维接触FⅫ,启动内凝血途径;③内皮下成分与血小板黏附,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释放;④VEC分泌TFPI、AT-Ⅲ、TM减少,使抗凝力量减弱。以上因素既激活内源凝血途径也激活外源凝血途径。

8.1.2.3 血细胞损伤

(1)红细胞破坏 溶血、异型输血及自身免疫病时红细胞大量破坏,红细胞释放ADP(能激活血小板)和膜磷脂(能浓缩和局限凝血因子)。

(2)白细胞大量破坏 严重感染、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均可大量破坏白细胞,释放大量TF,启动外凝血途径。

(3)血小板的激活与损伤 血小板内含有丰富的促凝物质和血管活性物质。内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及VEC损伤,均可促进血小板释放促凝和血小板活性物质,促进DIC形成。

8.1.2.4 其他促凝物质入血

(1)急性胰腺炎 大量胰蛋白酶入血,直接激活FⅩ、FⅡ和FⅫ;胰腺组织坏死时,可有大量TF释放入血。

(2)羊水栓塞 一方面羊水含丰富的TF,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另一方面羊水中颗粒物质(角化上皮细胞、胎脂、胎粪等)入血后,激活FⅫ而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3)异常颗粒物质入血 转移的肿瘤细胞或某些大分子颗粒(如细菌等)入血可激活F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4)外源性毒素入血 蛇毒或蜂毒的水解酶有PF3样作用,可启动外凝血途径。某些蛇毒能直接使纤维蛋白原凝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