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各类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一、白细胞介素
IL最初被认为由白细胞产生,在白细胞间发挥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后来发现其来源并非局限于白细胞,基质细胞、内皮细胞等也可以产生IL,IL也可以作用于其他的靶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神经细胞等,但这一名称仍被广泛使用至今。目前发现的IL已有30多种,常见的IL种类及其主要功能见表6-1。
表6-1 常见的IL种类和主要功能
二、干扰素
IFN为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是由病毒和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有核细胞产生的糖蛋白。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根据合成细胞的不同可将干扰素分为IFN-α、IFN-β、IFN-γ3种。IFN-α和IFN-β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IFN-γ主要由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生。
根据IFN与受体结合的特性,把IFN分为Ⅰ型和Ⅱ型干扰素。Ⅰ型IFN(IFN-α/β)与Ⅰ型受体结合,Ⅱ型IFN(IFN-γ)与Ⅱ型受体结合。Ⅰ型IFN的抗病毒作用较强而Ⅱ型IFN具有较强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三、肿瘤坏死因子
TNF是Garwell等在1975年发现的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肿瘤坏死因子分为TNF-α和TNF-β两种,TNF-α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β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TNF具有抗瘤、抑瘤、抗病毒作用,还可在调节适应性免疫和诱导免疫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作用。
四、集落刺激因子
CSF是指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成某一特定谱系细胞的细胞因子。因它们可刺激不同造血细胞系或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而得名。CSF主要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多克隆集落刺激因子(IL-3)、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干细胞因子(SCF)、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五、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神经生长因子(NGF)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