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又称次级淋巴器官(secondary lymphoid organ),是成熟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定居、增殖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lymph node)、脾(spleen)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等。
一、淋巴结
人体全身有500~600个淋巴结,是结构最完备的外周免疫器官,广泛存在于全身浅表凹陷隐蔽处,如颈部、腋窝等,及内脏器官门附近。淋巴结表面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向内伸入实质形成许多小梁,将淋巴结分成许多小叶。淋巴结的实质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构成,皮质与髓质间通过淋巴窦相通。皮质的深皮质区和淋巴小结周围主要为T细胞分布区,称为胸腺依赖区。靠近被膜下的浅皮质区和淋巴小结生发中心以及髓质的髓索是B细胞分布区,称为非胸腺依赖区。髓质区由髓索和髓窦组成,髓索内主要为B细胞和浆细胞,也含部分T细胞及巨噬细胞。髓窦内富含巨噬细胞,有较强的滤过作用。
淋巴结的功能主要有:①是成熟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淋巴结内T细胞约占75%,B细胞约占25%;②是发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③具有杀伤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等净化和滤过淋巴液的作用;④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成熟T细胞、B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特定区域。不同种类的淋巴细胞定位于淋巴器官的不同部位,其中某些淋巴细胞还可以离开淋巴器官,进入血液、淋巴液,在体内游走,最后携带抗原再返回淋巴器官。淋巴细胞这种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之间的反复循环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其意义是有利于淋巴细胞在淋巴器官中的合理分布,及时补充新的淋巴细胞,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增加了与抗原接触的机会,并通过循环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助于免疫信息的传递。
二、脾
脾在胚胎期是重要的造血器官,自骨髓开始造血后,脾演变成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脾的结构类似于淋巴结,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实质分为白髓和红髓。白髓是淋巴细胞聚集之处,沿中央小动脉呈鞘状分布,其中富含T细胞。白髓中的淋巴小结和红髓的髓索内是B细胞定居部位。
脾具有与淋巴结相似的免疫功能:①是成熟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其中B细胞约占脾淋巴细胞总数的60%,T细胞约占40%;②是发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也是体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③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某些补体成分等;④过滤作用,体内90%的循环血液要流经脾脏,脾可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以及自身突变的、衰老的血细胞和其他异物,从而发挥过滤作用,使血液得到净化。
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主要分布于各种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下,其中包括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黏膜固有层的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以及一些已经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
人体黏膜的表面积约400m2,是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异物入侵机体的主要途径,故MALT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构成了机体防御外来抗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参与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在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
模拟训练
一、名词解释
淋巴细胞再循环
二、填空题
1.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分别是人类T细胞和B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2.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三、单项选择题
1.胸腺发育不良,则( )产生不足
A.B细胞
B.T细胞
C.NK细胞
D.单核细胞
E.红细胞
2.数量最多的免疫器官是( )
A.肾
B.脾
C.淋巴结
D.骨髓
E.胸腺
3.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
A.骨髓
B.法氏囊
C.脾
D.胸腺
E.淋巴结
4.关于外周免疫器官,错误的叙述是( )
A.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B.外周免疫器官是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C.外周免疫器官是T、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D.外周免疫器官是T、B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场所
E.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
四、简答题
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蒋莉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