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又称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简称体液免疫,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所发挥的特异性免疫效应。B细胞应答的第一步是BCR对抗原的特异识别及两者的结合,启动B细胞激活信号。此信号被传导入胞内,在协同刺激分子产生的第二信号的作用下诱导细胞激活、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或记忆细胞。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导致细胞灭活或凋亡。TD抗原和TI抗原均可引起体液免疫,但它们引起的免疫应答机制不同。
一、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一)对TD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TD抗原引起体液免疫应答必须有抗原递呈细胞(APC)和Th细胞参与。反应过程也分为3个阶段。
1.抗原递呈和识别阶段 指TD抗原被APC捕获、加工、处理、递呈及CD4+T细胞和B细胞对其识别阶段。APC对TD抗原的加工处理及其递呈抗原的机制和CD4+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活化过程与细胞免疫中CD4+效应T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同。
2.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阶段 B细胞是抗原递呈细胞,也是免疫应答细胞。B细胞的活化增殖也需要双信号刺激(图9-5)。
图9-5 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第一活化信号由B细胞通过其BCR识别TD抗原产生,并通过与BCR相邻的跨膜蛋白Igα和Igβ将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传至细胞内。同时,B细胞作为APC,将加工处理的TD抗原以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递呈给Th细胞,相互作用,使Th细胞活化增殖。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主要由B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CD40分子与活化Th细胞表面的CD40L结合并相互作用而产生。CD40/CD40L的相互作用,在B细胞活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若阻断其间的相互作用,可导致外周血B细胞产生免疫耐受性。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需要T细胞的辅助,这一协助需要T细胞、B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一方面,B细胞可以作为抗原递呈细胞活化T细胞,另一方面活化的T细胞可以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并分泌多种IL-4等细胞因子协助B细胞的进一步分化(图9-6)。
在Th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中,同样受到MHC限制性,即Th细胞表面的CD4分子识别B细胞表面的自身MHCⅡ类分子。在双信号作用下,B细胞活化,并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在IL-2,IL-4,IL-5,IL-6及IFN等细胞因子作用下,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抗体形成细胞———浆细胞。部分B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当其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可迅速分化增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扩大免疫效应。
3.效应阶段 主要是指浆细胞分泌抗体并清除相应抗原阶段。抗体产生后,即可与相应抗原结合,根据抗原种类不同,发挥不同作用。其作用主要有:①中和作用,如抗病毒的中和抗体与相应的病毒结合,阻止病毒进入细胞,中和病毒的感染性,抗毒素抗体可中和相应外毒素的毒性;②调理作用,指抗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颗粒性抗原的作用;③通过激活补体,发挥补体溶菌、溶细胞等作用;④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⑤某些情况下,抗体还参与Ⅰ、Ⅱ、Ⅲ型超敏反应等,引起免疫病理损伤。
图9-6 B细胞与Th细胞的相互作用
(二)对TI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TI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无须Th细胞和巨噬细胞参加,可直接刺激B细胞活化产生抗体。TI抗原可分为两类:TI-Ⅰ和TI-Ⅱ。TI-Ⅰ抗原(如细菌脂多糖和聚合鞭毛素),又称为B细胞丝裂原。对B细胞的激活需要双信号,即TI-Ⅰ抗原决定簇与B细胞的BCR交联产生活化信号1;Ⅰ型TI抗原的有丝分裂原与B细胞丝裂原受体结合,产生活化信号2,在双信号作用下,B细胞被诱导活化。
TI-Ⅱ抗原如细菌细胞壁和荚膜多糖等,具有高度重复排列的结构。其对B细胞活化只需单信号。即许多线性单一抗原决定簇,与B细胞的BCR交联结合,产生活化信号,诱导B细胞活化。活化的B细胞进一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IgM类抗体。
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过程中不形成记忆细胞,故TI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没有再次应答。
二、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在抗原诱导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经淋巴液和血液流向全身,血液中抗体的浓度随应答时间的持续而增高。在初次接受抗原刺激时,机体发生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二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或称再次免疫应答。
1.初次应答 抗原刺激后,在血清中能测到特异抗体前,有一个潜伏期(lag phase)。此期的长短由抗原的性质、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所用佐剂类型及宿主情况所决定,可短至3h,也可长至几星期。此后是对数期(log phase),抗体量呈幂次方增加。抗体量增高变化曲线的坡度取决于所谓的“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即抗体浓度增加一倍所需时间。它取决于抗原剂量和抗原的性质等因素。然后是平台期(steady-state phase or plateau phase),血清中抗体浓度不发生变化,既不增高,也不减少。到达平台期所需的时间及平台的高度与长度,依抗原的不同而异。有的平台很短,有的可长至几周。最后是下降期(decline phase),抗体合成率小于降解速度,血清中抗体浓度慢慢下降。此期可持续几天或几周,也取决于前面所提到的种种因素。
2.二次应答 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机体可发生二次应答,又称为再次免疫应答。它与初次应答的不同之处为:①潜伏期短,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时间的一半;②抗体浓度增加快;③到达平台期快,平台高,时间长;④下降期持久,因为机体会长时间合成抗体;⑤用较少量抗原刺激即可诱发二次应答;⑥二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IgM;⑦抗体的亲和力高,且较均一(图9-7)。
图9-7 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二次应答的强弱取决于抗原的强弱及2次抗原注射的间隔长短。间隔短则应答弱,因为初次应答后存留的抗体可与注入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被迅速清除。间隔太长,反应也弱,因为记忆细胞尽管寿命长,但并非永生。二次应答的能力可持续存在数个月或数年,故机体一旦被感染后可持续相当时间不再感染相同病原体。
掌握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疫苗接种或制备免疫血清时,应采用再次或多次加强免疫,以产生高滴度、高亲和力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在免疫应答中,IgM产生早,消失快,故临床上检测特异性IgM可作为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或宫内感染诊断的指标之一;在检测特异性抗体的量作为某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辅助诊断时,要在疾病的早期和恢复期抽取病人的双份血清做抗体的检查,一般抗体滴度增长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模拟训练
一、单选题
1.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
A.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成熟
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
D.T、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2.在抗体形成过程中,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
A.浆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
B.所有B细胞活化都必须有双信号刺激
C.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需巨噬细胞和TH细胞参加
D.TH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制约
E.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快、效价高
3.TD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
A.产生免疫应答的细胞为B1细胞
B.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不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C.可直接作用于T、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D.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不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E.可形成记忆细胞
4.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由TD抗原诱导
B.T细胞介导,抗原提呈细胞参与
C.IL-1为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D.致敏TC细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E.TH1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5.与细胞免疫无关的免疫反应是( )
A.外毒素中和作用
B.抗肿瘤免疫作用
C.移植排斥反应
D.接触性皮炎
E.结核空洞形成
二、简答题
简述体液免疫应答的机制。
(王 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