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一、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不染色标本法直接用普通显微镜或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活菌的形态轮廓、排列和运动情况等。常用的方法有压滴法和悬滴法和暗视野显微镜法。
二、染色标本法
细菌个体微小,无色透明,折光性和周围环境相似,因此,须经固定染色用显微镜放大后方能更好地观察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染色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单染色法,复染色法和特殊染色法等3类。
(一)单染法
仅用一种染料进行染色,如美兰染色法。用于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与排列,但不能显示细菌的结构和染色特性。
(二)复染法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染料进行染色,既能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与排列,还能鉴别细菌不同的染色特性。常用的方法有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
1.革兰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是细菌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通过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两类。具体方法是细菌涂片标本经固定后,先用结晶紫(或龙胆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此时各种细菌均被染成深紫色,然后用95%乙醇脱色,其中有的细菌脱去紫色,有的仍保持紫色,最后用复红复染。最终不被乙醇脱色而染成紫色者为G+菌,染成红色者为G-菌。
革兰染色对鉴别细菌、指导临床选择药物、分析细菌的致病性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2.抗酸染色 本法可鉴别抗酸菌与非抗酸细菌。染色方法是将固定的标本经石碳酸复红加温染色,再用盐酸酒精脱色,最后用亚甲蓝复染。抗酸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细菌含有分枝菌酸,不易被脱色而染成红色,非抗酸细菌则染成蓝色。
(三)特殊染色法
细菌的特殊结构如鞭毛、荚膜、芽胞以及细胞壁、异染颗粒等,用上述染色不易着色,需用特殊的方法才能着色。这些染色可使细菌的特殊结构着色并与菌体染成不同的颜色,有利于细菌的观察。
模拟训练
一、名词解释
1.质粒 2.荚膜 3.芽胞
二、填空题
1.细菌的测量单位是____________。
2.根据细菌的基本形态将细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不染色标本检查法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____________。
6.细菌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细菌称为革兰_____________菌,被染成红色的细菌称为革兰__________________菌。
三、单项选择题
1.细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是( )
A.磷壁酸
B.脂多糖
C.脂蛋白
D.肽聚糖
2.下列哪项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
A.荚膜
B.细胞膜
C.鞭毛
D.芽胞
3.细菌的运动器官是( )
A.荚膜
B.芽胞
C.菌毛
D.鞭毛
4.在医疗实践中作为灭菌指标的是( )
A.荚膜
B.芽胞
C.鞭毛
D.菌毛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是细菌的遗传物质( )
A.质粒
B.中介体
C.染色体
D.异染颗粒
2.关于普通菌毛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B.具有黏附作用
C.可传递遗传物质
D.普通光镜下能观察到
3.细菌基本形态有( )
A.球形
B.杆状
C.螺形
D.丝状
五、简答题
1.比较G+菌和G-菌细胞壁结构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医学意义。
2.简述细菌特殊结构的种类及其医学意义。
(王盛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